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模制体和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复合体含有包含四氟乙烯(TFE)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的共聚物的层。所述复合体可在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邻接层不熔融、热降解或分解的条件下制造。基于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计,所述共聚物具有20至80重量%的PEVE含量,和按照ASTM D1238,使用5kg重量且在250℃±0.1的温度下所测量的0.1至100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
本公开涉及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复合模制体。另外,本公开涉及这种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模制体。专利技术背景氟化树脂具有优异的化学特性、电特性、机械特性和表面特性,并且被广泛用作各种物品的表面涂层,这些物品包括煎锅、面包模、电饭锅等。在各种氟化树脂中,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这种全氟树脂(通常被称为PFA)具有这三种期望的特性,而且为热可熔的并且可熔融模制。因此,其广泛用于与刺激性化学品频繁接触的化学品制造设备,以及利用其耐化学性的半导体领域制品的构造材料。PFA还用作电绝缘材料,并且利用其极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的电特征在电子领域中使用。PFA的理想特征包括其耐热性和其高熔点。因为PFA熔点高,所以如果施加有用作涂层的PFA的基材为同样具有耐热性的制品,那么可以毫无问题地使用PFA。然而,如果PFA所邻接的基材没有耐热性,或如果其熔点相对于PFA的熔点低,那么PFA的使用将受到限制。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No.H07-161260公开了一种电阻器支撑件,其中使用据称具有耐热性的树脂(诸如聚苯硫醚和聚醚醚酮)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外表面被氟树脂涂覆。PFA被用作氟树脂,但该文献描述了为形成PFA涂层而使用如下方法:预先制备PFA的可收缩薄膜或管,并使用该可收缩薄膜或管覆盖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然后在250℃下进行较短时间的热处理,以使该薄膜或管收缩,从而施加涂层。这是因为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树脂组分将完成PFA涂覆,而不会在250℃的高温下分解或熔融。因此,不使用被称为PFA的氟化树脂来涂覆具有相对较低的熔点的基材,并且此构思未见于本领域。对于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的共聚物,在美国专利号3,980,649的实例3中公开的包含32.9重量%的PEVE的TFE/PEVE二元共聚物为无定形含氟聚合物。然而,在该实例中,公开了10重量%浓度的无定形含氟聚合物的溶液,并且仅将所得溶液描述为在室温下极具粘性,并且未公开任何关于涂覆具有相对较低熔点的基材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致力于研究一种技术的开发而得到本专利技术,该技术可提供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复合模制体,尤其是这种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模制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模制体,其中基于该共聚物的总重量计,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中PEVE的含量为20-80重量%,并且按照ASTMD1238,使用5kg重量并在250℃±0.1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100g/10min。前述按照ASTMD1238,使用5kg重量并在250℃±0.1下测量的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MFR为0.1-100g/10min的复合模制体,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复合体是多层模制体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模制体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在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模制体的表面上涂敷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水性分散液,或涂敷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并将其加热至大于或等于共聚物的熔融温度而获得的多层模制体,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模制体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共挤出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水性分散液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而获得的多层模制体,也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模制体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多层模制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模制体的表面上涂敷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水性分散液,或涂敷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并将其加热至大于或等于该共聚物的熔融温度而获得多层模制体,其中基于该共聚物的总重量计,共聚物中PEVE的量为20-80重量%,并且按照ASTMD1238,使用5kg重量并在250℃±0.1的温度下测量的MFR为0.1-100g/10min。通过共挤出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而制造多层模制体的制造方法,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模制体,其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模制体,其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而不会造成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熔融、热变形或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可获得具有复杂形状的多层模制体,其中该多层模制体包括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层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层。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多层模制体具有包含颜料的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层,该颜料表现出特征色而不被分解或改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模制体,该多层模制体被提供了在模制体中具有理想的化学特性、电特性、机械特性和表面特性的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方法,利用该制造方法可获得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多层模制体,而不造成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熔融、热变形或分解。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层的复合模制体,其中基于该共聚物的总重量计,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的量为20-80重量%,并且按照ASTMD1238,使用5kg重量并在250℃±0.1的温度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100g/10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模制体,其中基于该共聚物的总重量计,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中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的量为20-80重量%,并且按照ASTMD1238,使用5kg重量且在250℃±0.1的温度下测量的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100g/10min。在本专利技术中,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模制体用于意指,其包括其中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各自形成单独的层的多层模制体,并且还意指在将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一起熔融的条件下,通过捏合和模制这两种组分的混合物而获得的模制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组分的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各自不排除包含落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目的的范围内的其他组分的实施例。以相同的方式,如果必要的话可向该混合物中添加其他组分。本专利技术的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是包含四氟乙烯(TFE)聚合单位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的聚合单位的共聚物(在本文另选地称为TFE/PEVE共聚物),并且基于该共聚物的总重量计,PEVE的含量是20-80重量%,优选地为20-60重量%,并且更优选地为25-50重量%。本专利技术的TFE/PEVE共聚物优选地是这样的共聚物,在该聚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中不具有熔融峰,或者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模制体,所述复合模制体包括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层,其中基于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计,所述共聚物中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量为20重量%至80重量%,并且其中按照ASTM D1238,使用5kg重量并在250℃±0.1的温度下测量的所述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g/10min至100g/10mi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25 JP 2014-0624061.一种复合模制体,所述复合模制体包括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层,其中基于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计,所述共聚物中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量为20重量%至80重量%,并且其中按照ASTMD1238,使用5kg重量并在250℃±0.1的温度下测量的所述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g/10min至100g/1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模制体,所述复合模制体包含所述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模制体,其中所述四氟乙烯和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g/10min至100g/10mi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模制体,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为选自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尼龙、聚碳酸酯、聚缩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氨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或选自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或选自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聚烯烃:低密度聚乙烯、中等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丙烯、中等密度聚丙烯、高密度聚丙烯;或选自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乙烯-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和乙烯(甲基)丙烯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模制体,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是选自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树脂: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硅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模制体,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沢正輝,
申请(专利权)人:杜邦三井氟化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