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四氟丙氧基取代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810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06:44
一种四氟丙氧基取代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取代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要解决现有制备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周期长、产率低、成本高和材料性能差的问题。方法:将四氟丙氧基邻苯二腈、无水乙醇、金属盐、羧基化碳纳米管、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依次加入到反应釜中,溶剂热反应,离心或过滤,丙酮洗、盐酸洗、水洗,干燥,即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原材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合成周期短、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分离容易,产率高,环境友好和材料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代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比如独特的准一维纳米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相当高的电导率和稳定的理化性质,成为近年来气体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领域争相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由于碳纳米管易聚集成束或缠绕,表面相对惰性,在常见的溶剂中的分散度低,成膜手段受限,气体传感性能也不够理想,比如,恢复时间慢、选择性较差,这些极大制约了其广泛应用。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办法是采用掺杂、表面修饰等手段将碳纳米管与其它材料复合,其中金属酞菁作为有机半导体气敏材料与碳纳米管复合制备的复合材料,由于二者的协同作用,其恢复时间和灵敏度等敏感性能显著提高,有望用作高性能气敏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敏感材料。目前制备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报道较少,主要有两种,即物理混合法和化学键合法。物理混合法一般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惰性气氛下通过模板反应(催化),进行有机合成,并通过柱层析或真空升华等分离手段得到纯化的金属酞菁;第二步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氟丙氧基取代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以下步骤实现:一、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4.04%~4.05%的四氟丙氧基邻苯二腈、2.17%~2.31%的金属盐、0.35%~0.36%的羧基化碳纳米管、7.73%~7.74%的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和85.56%~85.68%的无水乙醇;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四氟丙氧基邻苯二腈、无水乙醇、金属盐、羧基化碳纳米管和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依次加入到反应釜中,搅匀后在100~160℃下溶剂热反应1~10h,然后冷却至10~50℃,经离心或者过滤后,所得沉淀依次用丙酮洗、质量浓度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氟丙氧基取代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以
下步骤实现:
一、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4.04%~4.05%的四氟丙氧基邻苯二腈、2.17%~2.31%的金属
盐、0.35%~0.36%的羧基化碳纳米管、7.73%~7.74%的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
和85.56%~85.68%的无水乙醇;
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四氟丙氧基邻苯二腈、无水乙醇、金属盐、羧基化碳纳米管和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依次加入到反应釜中,搅匀后在100~160℃下溶剂热反应
1~10h,然后冷却至10~50℃,经离心或者过滤后,所得沉淀依次用丙酮洗、质量浓度为
1%~5%的盐酸洗和水洗,干燥,即完成四氟丙氧基取代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
备;
其中步骤一中所述的金属盐为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锌、氯化钯、
氯化铅或氯化锰;
步骤一中所述的四氟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敏吴昊梁秀华郭良宵贺春英王彬吴谊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