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2468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解去毛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包括立柱、气缸、导轨、滑块、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和电解装置,导轨横向固定在立柱的上部,滑块设于导轨上,滑块上开有滑槽,气缸一端的活塞杆为空心活塞杆,空心活塞杆穿过滑槽且与滑槽滑动连接,空心活塞杆内设有工具电极,空心活塞杆上端设有电解液入口,空心活塞杆下端设有电解液喷头,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固定在立柱的下部,解决了专用电解去毛刺机设备成本高,不能对每一个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进行去毛刺,难以满足非批量生产厂家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解去毛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工作时,润滑油通过缸体内交错的油道、油槽,流入曲轴、轴瓦中的油孔,进入曲轴、轴瓦的油孔后再通过相交孔道,最后送达到诸如连杆、轴瓦等部位,起到润滑连杆和轴瓦的作用。而在曲轴、轴瓦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曲轴和轴瓦进行切削加工,切削的过程中工件表面过渡处会出现各种尖角、毛边等不规则的金属部分,即毛刺;切削后的工件表面则会残留有碎屑。当曲轴和轴瓦在有毛刺和碎屑时,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碎屑会随着机油、柴油进入油道;另一方面,毛刺在机油、柴油流动的冲击下,会有部分脱落,脱落的毛刺会随着机油、柴油等进入油道,一方面碎屑和毛刺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对曲轴和轴瓦产生磨损;另一方面,当碎屑和脱落的毛刺累积到一定程度则会堵塞油道,使其工作失效,进而使缸盖的进气门和排气门关不住,导致缸体缺缸,所以必须保证主油道孔不能残留任何毛刺。电解去毛刺是利用电解作用去除金属零件毛刺的一种电解加工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去毛刺技术,电解去毛刺不会对工件产生机械作用力和热应力,且不会改变工件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具有去除毛刺质量好、安全可靠、高效等优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有的专利文献和目前市场上的电解去毛刺设备基本都是专用设备,即每一种去毛刺机只能适应于一种或者一类零件毛刺的去除,不能对发动机缸体每一个油道孔进行去毛刺,这种去毛刺机的广泛适用性比较差,并且设备成本也比较高,对于非批量生产的厂家难以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专用电解去毛刺机设备成本高,广泛适用性比较差,难以满足非批量生产厂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包括立柱、气缸、导轨、滑块、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和电解装置,导轨横向固定在立柱的上部,滑块设于导轨上,滑块上开有滑槽,气缸一端的活塞杆为空心活塞杆,空心活塞杆穿过滑槽且与滑槽滑动连接,空心活塞杆内设有工具电极,空心活塞杆上端设有电解液入口,空心活塞杆下端设有电解液喷头,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固定在立柱的下部。在本方案中,导轨横向固定在立柱上,导轨上设有滑块,这样在需要对发动机缸体不同油道孔去毛刺时,可以横向移动导轨上的滑块,实现对不同位置发动机缸体油道孔的去毛刺工序;滑块上设有滑槽,气缸一端的空心活塞杆可以在滑槽内上下滑动,实现对一个特定发动机缸体油道孔去毛刺过程中纵向位置的精准控制;并且气缸的往复运动也可以实现对一个发动机缸体油道孔去除毛刺过程的往复运动,空心活塞杆下端的电解液喷头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缸体油道孔中的毛刺和碎屑进行精准喷洒,将毛刺和碎屑快速溶解掉。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在对发动机缸体油道孔中毛刺进行去毛刺作业时,首先要将空心活塞杆的下端对准需要去毛刺的发动机缸体油道孔,然后通过气缸控制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空心活塞杆以及空心活塞杆中的工具电极移动,从而将空心活塞杆下端的电解液喷头伸入需要去毛刺的发动机缸体的油道孔内,将电解液通过电解液入口缓缓注入空心活塞杆内,启动电解装置的加工电源,在短时间加以电解电压,这时由于工件的毛刺和棱边上的电流最集中,电流密度最大,因此毛刺很快被溶解去除,棱角也被倒圆。最后气缸带动空心活塞杆以及空心活塞杆中的工具电极反向移动,从而将工具电极抽出发动机缸体的油道孔,完成一次去毛刺作业。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导轨上的滑块可以在导轨上水平移动,气缸一端的空心活塞杆在滑块的滑槽中可以上下移动,二者的结合能够实现对横向不同位置发动机缸体油道孔的准确定位,空心活塞杆的上下移动实现了对特定一个发动机缸体油道孔去毛刺的精准定位,进而实现了对发动机缸体任意位置油道孔去毛刺的精准定位,从空心活塞杆下端的电解液喷头喷出的电解液能够将发动机缸体油道孔中的毛刺和碎屑快速溶解,该方案能够广泛应用,并且这种方法所用到的设备简单易得,操作流程简单,适合非批量生产的厂家。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电解液喷头上设有若干出液孔。有益效果:电解液喷头上设有若干出液孔,可以使电解液电解发动机缸体油道孔中的毛刺时,电解液喷洒均匀,对发动机缸体油道孔中的毛刺快速电解。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设有水平支撑导轨。有益效果:这样可以调节发动机缸体油道孔相对于空心活塞杆下端电解液喷头的相对位置,使其工具电极与电解液喷头的配合使用实现依次对发动机缸体的多个油道孔进行去毛刺加工的工序。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下设有电解液收集盘。有益效果:这样可以将发动机缸体下端残留的电解液以及电解毛刺产生的沉淀物收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立柱10、气缸11、导轨12、滑块13、空心活塞杆14、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15、电解液收集盘16、待加工发动机缸体17、电解液入口18、工具电极19、电解液喷头20。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包括立柱10、气缸11、导轨12、滑块13和电解装置,导轨12固定在立柱10上,滑块13设于导轨12上,滑块13上开有活动槽,气缸11一端设有空心活塞杆14,空心活塞杆14活动卡在活动槽中,空心活塞杆14内设有工具电极19,空心活塞杆14上端设有电解液入口电解液入口18,电解液入口18连接加工电源,空心活塞杆14下端设有电解液喷头20,电解液喷头20上设有若干出液孔,如图2所示的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15设有水平支撑导轨,待加工发动机缸体17可以在水平支撑导轨上来回移动,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15下设有电解液收集盘16,可以收集残留电解液以及电解后的沉淀物。在对发动机缸体油道孔中毛刺进行去毛刺作业时,首先要将空心活塞杆14的下端对准需要去毛刺的发动机缸体油道孔,然后通过气缸11控制空心活塞杆14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空心活塞杆14以及空心活塞杆14中的工具电极19移动,从而将空心活塞杆14下端的电解液喷头20伸入需要去毛刺的发动机缸体的油道孔内,将电解液通过电解液入口18缓缓注入空心活塞杆14内,空心活塞杆14下端的电解液喷头20上设有若干出液孔,对发动机缸体油道孔中需要去毛刺的地方均匀喷洒,启动电解装置的加工电源,在短时间加以电解电压,这时由于工件的毛刺和棱边上的电流最集中,电流密度最大,因此毛刺很快被溶解去除,棱角也被倒圆。最后气缸11带动空心活塞杆14以及空心活塞杆14中的工具电极19反向移动,从而将工具电极19抽出发动机缸体的油道孔,完成一次去毛刺作业。调节发动机缸体油道孔相对于空心活塞杆14下端工具电极19的相对位置,使工具电极19与电解液喷头20的配合使用实现依次对发动机缸体的多个油道孔进行去毛刺加工的工序。通过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15下的电解液收集盘16收集发动机缸体下端残留的电解液以及电解毛刺产生的沉淀物。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气缸、导轨、滑块、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和电解装置,所述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上部,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上开有滑槽,所述气缸一端的活塞杆为空心活塞杆,所述空心活塞杆穿过滑槽且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空心活塞杆内设有工具电极,所述空心活塞杆上端设有电解液入口,所述空心活塞杆下端设有电解液喷头,所述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横向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缸体油道孔自动电解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气缸、导轨、滑块、发动机缸体固定支架和电解装置,所述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上部,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上开有滑槽,所述气缸一端的活塞杆为空心活塞杆,所述空心活塞杆穿过滑槽且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空心活塞杆内设有工具电极,所述空心活塞杆上端设有电解液入口,所述空心活塞杆下端设有电解液喷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钰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