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1018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主要由延压部分、取皮部分、引导部分和碎枝部分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桑枝条剥皮、粉碎技术的局限,实现了取皮和枝杆粉碎的机械连续化作业。具有系统结构简单,用工少,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势。并且剥取的桑皮及制成的桑枝碎粒品质好,完全能够满足各自后续加工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机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
技术介绍
桑树每年有二次伐条管理,将产生巨大的桑枝条资源。利用桑枝皮提取桑皮纤维,利用取皮后的桑枝杆粉碎成一定规格的碎粒用作纤维板、复合地板原料,菌类培养基等,有广泛的开发价值。现有桑枝剥皮大都采用人工剥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浪费大;或有试验机械剥皮,因技术局限易使桑枝条过度破碎,对桑皮及纤维损伤大,也不利皮与碎屑的分离。现有枝条粉碎设备常用的结构设计和粉碎方式对桑枝碎粒规格控制较差,或存在粉碎过度,灰分多,材料制成率低;或粉碎作用不良,碎粒规格差异大,需采用多级粉碎才能达到工艺要求,设备机构复杂,生产效率低,影响其产品品质和加工成本。并且现有机械大都不具备桑枝取皮和碎枝一步进行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通过本系统实现了取皮和枝杆粉碎的机械连续化作业,具有用工少,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势。并且剥取的桑皮及制成的桑枝碎粒品质好,完全能够满足各自后续加工的生产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主要由延压部分,取皮部分,引导部分和碎枝部分组成;所述延压部分主要由进料槽、主剥辊、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组成。主剥辊与传动轴相连,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与机架相连,主剥辊和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的隔距从进口至出口由大逐步收小。所述取皮部分主要由第一差速剥辊、第二差速剥辊、剥皮打手和原皮仓组成。第一差速剥辊、第二差速剥辊、剥皮打手均与传动轴相连,原皮仓设置在剥皮打手下部。所述引导部分主要由引导口、第一转移罗拉、第二转移罗拉、第一喂入罗拉和第二喂入罗拉组成。第一转移罗拉、第二转移罗拉、第一喂入罗拉、第二喂入罗拉均与传动轴相连,引导口设置在第一转移罗拉和第二转移罗拉之间。所述碎枝部分主要由粉碎仓、组合打手和出料仓组成。所述粉碎仓主要由上仓盖、下仓体、挡片和进料口组成。上仓盖与下仓体连接,且上仓盖与下仓体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上;下仓体底部为网格;挡片设置在上仓盖顶部,进料口设置在上仓盖和下仓体的侧面;所述组合打手主要由固定刀排、三叶打手座、活动打手轴、活动刀片、环形杆、限位隔距块和中心轴组成。固定刀排安装在三叶打手座的弧形基座上,中心轴的两端与粉碎仓上仓盖、下仓体相连,三叶打手座与中心轴相连,活动打手轴通过环形杆与三叶打手座相连,活动刀片活套在活动打手轴上,限位隔距块安装在活动打手轴上;出料仓位于下仓体下方。实施过程中,桑枝条经进料槽喂入由主剥辊和位于其下方沿圆周分布的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组成的曲线延压区。所述主剥辊、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均为圆弧直齿沟槽罗拉,主剥辊与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间的隔距从进口至出口由大逐步收小。主剥辊与附剥辊及主剥辊与两组由相邻一对附剥辊构成的凹凸空间形成一组曲线延压通道。桑枝条在主剥辊与附剥辊组成的曲线通道和钳口连续的压力下,枝条因在曲屈状态下受持续增强的挤压力作用使桑皮破裂与芯杆分离。而枝杆因纤维和胶质含量高、韧性好,不会碎裂成节而呈扁条状,在第一差速剥辊和第二差速剥辊的牵引下输出。在主剥辊与附剥辊组成的延压通道出口上前方设置有由尼龙、工程塑料或韧性材料制作的方框形剥皮打手。经差速剥辊牵引输出的桑枝条在剥皮打手的打击振动下使桑皮彻底脱离芯杆,因自重下垂脱落收集入取皮机构下方的原皮仓。分离后的枝杆经引导口、第一转移罗拉、第二转移罗拉、第一喂入罗拉和第二喂入罗拉送入碎枝部分的粉碎仓,先后受到三个方面的粉碎作用力:在枝条握持状态下,受来自于高速旋转的三叶打手座上安装的数列固定刀排的剪切和冲击打击作用;活套在随三叶打手座运动的活动打手轴上的成排活动刀片,在自身惯性和活动打手轴的驱动下作旋转或不规则运动,对断裂的桑枝碎节产生自由打击和碰撞作用,增加了打手每转动一圈对材料的打击、碰撞次数,且作用较温和;桑枝碎节在组合打手高速旋转打击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与设置在上仓盖顶部的一组挡片发生撞击粉碎作用。通过上述对桑枝杆的剪切、冲击、打击、碰撞等作用力的综合作用,使其得到充分而适度的粉碎处理,减少了粉尘,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制成率。粉碎达标的粒料通过下仓体底部的网格进入出料仓被收集。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的优选结构,即:主要由延压部分,取皮部分,引导部分和碎枝部分组成;所述延压部分主要由进料槽、主剥辊、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组成。主剥辊与传动轴相连,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与机架相连,主剥辊和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的隔距从进口至出口由大逐步收小。所述取皮部分主要由第一差速剥辊、第二差速剥辊、剥皮打手和原皮仓组成。第一差速剥辊、第二差速剥辊、剥皮打手均与传动轴相连,原皮仓设置在剥皮打手下方。所述引导部分主要由引导口、第一转移罗拉、第二转移罗拉、第一喂入罗拉和第二喂入罗拉组成。第一转移罗拉、第二转移罗拉、第一喂入罗拉、第二喂入罗拉均与传动轴相连,引导口设置在第一转移罗拉和第二转移罗拉之间。所述碎枝部分主要由粉碎仓、组合打手和出料仓组成。所述粉碎仓主要由上仓盖、下仓体、挡片和进料口组成。上仓盖与下仓体连接,且上仓盖与下仓体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上;下仓体底部为网格;挡片设置在上仓盖顶部,进料口设置在上仓盖和下仓体的侧面;所述组合打手主要由固定刀排、三叶打手座、活动打手轴、活动刀片、环形杆、限位隔距块和中心轴组成。固定刀排安装在三叶打手座的弧形基座上,中心轴的两端与粉碎仓上仓盖、下仓体相连,三叶打手座与中心轴相连,活动打手轴通过环形杆与三叶打手座相连,活动刀片活套在活动打手轴上,限位隔距块安装在活动打手轴上;出料仓位于下仓体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延压部分的主剥辊与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均为圆弧直齿沟槽罗拉,主剥辊与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以适应桑枝粗细变化大或干、湿桑枝加工的需要。进一步地,所述取皮部分的第一差速剥辊和第二差速剥辊与主剥辊及第一附剥辊、第二附剥辊和第三附剥辊之间的线速度有一定的差值,第一差速剥辊和第二差速剥辊较快。进一步地,所述取皮部分的剥皮打手的转轴与物料运动方向平行,剥皮打手一般为尼龙、工程塑料或韧性材料制作的方框形打手,其结构简单,材料柔韧性好,并可根据桑枝干、湿状态或皮与杆分离情况对打手速度进行调节,不会对桑皮造成损伤,或使桑枝断裂成节。进一步地,所述碎枝部分的上仓盖与下仓体连接,且上仓盖与下仓体两端通过螺杆连接在机架上,便于组合打手的拆卸和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打手的每个三叶打手座弧形基座上安装3至5片固定刀排,固定刀排刀刃处截面结构形状为圆弧形,增加其结构强度。固定刀排与三叶打手座弧形基座呈一定角度安装,且两者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打手的活动刀片每列为8至12片,活动刀片一端设有圆孔,活套在活动打手轴上,可绕活动打手轴自由转动,大大增加了组合打手每转动一圈对桑枝碎节的打击、碰撞次数,由于是自由打击,作用较温和。进一步地,所述活套在活动打手轴上相的邻两只活动刀片间设置有限位隔距块,避免活动刀片集中在一起。并且通过对三组活动打手轴上隔距块位置的错位安装,使活动刀片空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要由延压部分,取皮部分,引导部分和碎枝部分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要由延压部分,取皮部分,引导部分和碎枝部分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压部分主要由进料槽(1)、主剥辊(2)、第一附剥辊(3)、第二附剥辊(4)和第三附剥辊(5)组成,主剥辊(2)与动力设备相连,第一附剥辊(3)、第二附剥辊(4)和第三附剥辊(5)与机架相连,主剥辊(2)和第一附剥辊(3)、第二附剥辊(4)和第三附剥辊(5)的隔距从进口至出口由大逐步收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皮部分主要由第一差速剥辊(6)、第二差速剥辊(7)、剥皮打手(8)和原皮仓(9)组成,第一差速剥辊(6)、第二差速剥辊(7)、剥皮打手(8)均与传动轴相连,原皮仓(9)设置在剥皮打手(8)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分主要由引导口(10)、第一转移罗拉(11)、第二转移罗拉(12)、第一喂入罗拉(13)和第二喂入罗拉(14)组成,第一转移罗拉(11)、第二转移罗拉(12)、第一喂入罗拉(13)、第二喂入罗拉(14)均与传动轴相连,引导口(10)设置在第一转移罗拉(11)和第二转移罗拉(1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枝取皮碎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枝部分主要由粉碎仓、组合打手(18)和出料仓(20)组成;所述粉碎仓主要由上仓盖(16)、下仓体(19)、挡片(17)和进料口(15)组成;上仓盖(16)与下仓体(19)连接,且上仓盖(16)与下仓体(19)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上;下仓体(19)底部为网格;挡片(17)设置在上仓盖(16)顶部,进料口(15)设置在上仓盖(16)和下仓体(19)的侧面;所述组合打手(18)主要由固定刀排(203)、三叶打手座(202)、活动打手轴(205)、活动刀片(204)、环形杆(2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平方佳李乔兰刘季平王建平陈武彪晋良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