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离和修复方法。技术背景在电池中,正极片通常是由正极材料、铝箔集流体和粘结剂组成,在正极极片中,正极材料作为其核心组成,含有战略稀缺资源-锂、钴等,它的成本约占整个电池的40%左右。另外,铝作为有价金属也具有较大的回收价值。因此,对废旧电池中正极片进行分离,从而对正极材料和铝分别进行回收对于降低成本和缓解资源消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常见分离废旧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高温法和液相法。其中高温法由于操作简单,易于生产化而成为主流。常规高温法是在空气条件下,将正极片加热至300-500℃,使粘结剂分解失活,使其失去粘结性能,然后将正极片分散在水中,超声或者搅拌处理,即可使正极材料从铝箔上脱落,从而达到分离正极材料出目的。但是,高温处理后,铝箔会被氧化,变成氧化铝,难以进行高值化利用。此外,分离得到的正极材料中也会残留有部分氧化铝,由于此氧化铝为α-Al2O3,耐酸耐碱,无法去除,成为正极材料中的杂质,对正极材料的高值化利用,也会制造一定的困难。另一种分离方法,液相法主要采用有机溶剂将极片中的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离和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混合工序,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多孔材料以及锂盐按照一定比例关系混合,所述多孔材料为孔径小于20nm、粒径小于1um的微球,锂盐颗粒大于5um,得到混合物;煅烧工序,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混合物在700‑800℃,煅烧4~8h;筛分工序,将煅烧后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筛分,小于3um的为吸附了铝的含铝微球,其余为修复再生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离和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混合工序,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多孔材料以及锂盐按照一定比例关系混合,所述多孔材料为孔径小于20nm、粒径小于1um的微球,锂盐颗粒大于5um,得到混合物;煅烧工序,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混合物在700-800℃,煅烧4~8h;筛分工序,将煅烧后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筛分,小于3um的为吸附了铝的含铝微球,其余为修复再生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离和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混合工序中,所述比例关系为:在所述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多孔材料的孔体积×铝的密度<1:1,并且,锂的摩尔量:铁的摩尔量≥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离和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多孔材料的孔体积×铝的密度=1:2~3,锂的摩尔量:铁的摩尔量=1.02~1.0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离和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混合工序中,所述微球为中介孔微球、微孔微球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微球的材料为碳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叶建,张云河,郭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