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1180069136.2、专利技术名称为热压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高强度部件的制造方法、申请日为2011年3月9日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延迟断裂性优异的热压(hotstamping)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钢板热压成形的高强度部件。特别地涉及汽车用结构部件所使用的高强度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强烈希望汽车的轻量化,汽车车身、例如立柱(pillar)、门防撞梁、保险杠横梁(缓冲梁:bumperbeam)等的汽车用结构部件,应用高强度钢板,减薄钢板的板厚,谋求轻量化。因此,也推进钢板的高强度化,特别是开发了抗拉强度(TS)超过1000MPa的高强度钢板,但钢板的高强度化,招致部件制造时的可加工性、压制成形性的降低,特别是难以确保回弹(springback)等的制品精度。为了解决这些课题,近年来,作为同时满足钢板的高强度化和可加工性、制品精度的方法,热压工作法(模压淬火工作法)作为实用技术被使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这是将钢板加热到约900℃左右的奥氏体区域后,在热态下进行压制成形,同时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压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5~0.40%、Si:0.001~0.02%、Mn:0.1~3%、Al:0.0002~0.005%、Ti:0.0005~0.01%、O:0.003~0.03%、Nb:0.005~0.05%和Cr和Mo之中的1种或2种:合计为0.005~2%,其余量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化学成分,并且,分散地含有平均直径为0.1~15μm的Fe‑Mn系复合氧化物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5~0.40%、Si:0.001~0.02%、Mn:0.1~3%、Al:0.0002~0.005%、Ti:0.0005~0.01%、O:0.003~0.03%、Nb:0.005~0.05%和Cr和Mo之中的1种或2种:合计为0.005~2%,其余量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化学成分,并且,分散地含有平均直径为0.1~15μm的Fe-Mn系复合氧化物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还含有以下所示的(a)~(c)这3组之中的1组或2组以上中所包含的成分,(a)B:0.0005~0.01%;(b)V、W、Co的1种或2种以上:合计为0.005~1%;(c)Ni、Cu之中的1种或2种:合计为0.005~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压用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氧化物粒子的周围具有空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楠见和久,小川雄司,阿部雅之,村上英邦,竹田健悟,真木纯,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