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接收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000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碰撞接收器组件(1),其具有一横向承载件(2)和两个碰撞盒(3),所述两个碰撞盒分别能够一方面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上与所述横向承载件连接并能够另一方面布置在交通工具侧上的纵向承载件上。该碰撞接收器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具有空心腔型廓(5),所述空心腔型廓具有在横截面上至少以区段方式圆形的空心腔(33),所述空心腔型廓布置在垂直于交通工具中心纵轴线(6)延伸的横向承载件纵轴线(7)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
技术介绍
这类碰撞接收器组件在机动车中不仅在前侧上而且在后侧上被装入用于这样接收或导出碰撞的能量,使得机动车的承载结构尽可能不受损害。在此,这类碰撞接收器组件一般由在变形做功中使碰撞能量转换的构件(例如碰撞盒)和横向承载件构成,该横向承载件用于将由强烈撞击产生的能量导入或导出碰撞盒。这类碰撞接收器组件例如由DE102009053861A1和EP2318237B1已知。虽然在这些碰撞接收器组件的情况下已经发生到碰撞盒中的良好能量导出或导入以及发生碰撞盒在强烈撞击下的良好变形,但还是存在关于能量导入特性方面、并也关于碰撞接收器组件的变形特性方面、以及参照通过碰撞横向承载件自身的能量卸载方面的改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以如下方式进一步改进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即,不仅发生碰撞盒和交通工具车身中的减少的负载峰值和改善的能量导出,而且发生碰撞接收器组件在碰撞场景中的改善的或有目的的变形。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全部特征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得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碰撞接收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碰撞接收器组件(1),其具有一个横向承载件(2)和两个碰撞盒(3),所述碰撞盒分别能够一方面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上与该外区域相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布置在交通工具侧上的纵向承载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具有空心腔型廓(5),所述空心腔型廓具有在横截面方面至少区段地圆形的空心腔(33),所述空心腔型廓布置在垂直于交通工具中心纵轴线(6)延伸的横向承载件纵轴线(7)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06 DE 102015112935.31.一种碰撞接收器组件(1),其具有一个横向承载件(2)和两个碰撞盒(3),所述碰撞盒分别能够一方面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上与该外区域相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布置在交通工具侧上的纵向承载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具有空心腔型廓(5),所述空心腔型廓具有在横截面方面至少区段地圆形的空心腔(33),所述空心腔型廓布置在垂直于交通工具中心纵轴线(6)延伸的横向承载件纵轴线(7)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基本上在整个横向承载件纵向延伸范围上延伸和/或关于穿过所述交通工具纵轴线(6)延伸且垂直于行车道的平面以镜面对称方式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关于穿过所述横向承载件纵轴线(7)且平行于行车道延伸的平面以非对称方式构造。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至少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之间具有圆形横截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至少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之间具有扁平的横截面。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挤压成型并且优选构造为多腔型廓。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腔型廓(5)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接片(10、1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在其外区域(4)中设有变形插入件或者加强插入件(12)和/或在该横向承载件的位于外区域(4)之间的中间区域(13)中设有至少一个加强套置件(14)、加强插入件或者冲压部。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和/或所述空心腔型廓(5)在所述外区域(4)中或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端部(8、9)上实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拉贝C·汉丁M·帕阿雷E·默勒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本特勒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