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0484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引入智能步进控制式窗口散热技术,在接收器壳体(1)表面开设矩形开口,并设置百叶窗装置(5),基于针对接收器壳体(1)内部实时所获得的温度检测结果,结合具体所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11),针对所设计的步进电机(9)进行智能控制,通过所设计的随动杆(6)针对百叶窗装置(5)中的各个百叶片进行转动控制,实现所设计矩形开口的封闭或贯通,实现针对接收器壳体(1)内部热量的散热操作,通过此种技术方案,针对无线数据接收器实现了窗口式散热操作,散热效果明显,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Intelligent driving step cooling type wireless data receiv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driving step cooling type wireless data receiver,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lligent stepper control window cooling technology, the receiver shell (1)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rectangular opening, and set the shutter device (5), based on the receiver shell (1) temperature detec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internal real-time, combined with specific motor the design of the driving circuit (11), for the design of the stepper motor (9)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through the servo rod design (6) of the shutter device (5) each louver of rotation control, realize the design of closed rectangular openings or through, for the receiver shell (1) cooling operation of internal heat, the technical scheme for wireless data receiver to achieve a window cooling operation, the cooling effect is obvious, which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drive step cooling wireless data receiver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属于无线数据接收器

技术介绍
无线数据接收器是指一种用于接收无线数据的装置,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线网络的发展日趋成熟,无线传输速率变得越来越快,由于有线传输存在着布线麻烦,且成本高的缺点,无线数据传输正逐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针对无线数据接收器的改进与创新,正伴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同时进行着,诸如专利号:201210274429.0,公开了一种无线接收器,用以接收多个来自不同定位系统的共存无线信号,其包括一模拟前端与一模数转换单元,模拟前端藉由一本地频率而将所述共存无线信号的频带转换为多个对应的中间频带,并提供一含括该中间频带的中间信号,模数转换单元耦接模拟前端,用以将该中间信号转换为一数字信号,其中,模数转换单元的工作频带涵盖该中间频带。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无线收发器的模拟前端仅藉由单一一个本地振荡信号来进行信号混波,使得功率与电流消耗均能有效降低,连带地,也一并减少了硬件成本与复杂度。还有专利申请号:201310511522.3,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接收器,它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接收端线圈和接收转换电路;所述接收端线圈与所述接收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接收转换电路连接设置有用于连接移动设备的输出接口。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便携式无线充电接收器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具有便携性,应用该技术方案可以让不带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手机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由上述现有技术可以看出,现有技术针对无线数据接收器进行了多方位的改进与创新,以获得无线数据接收器更多好的性能,众所周知,电子产品的最大问题就是散热,如何实现更好的散热,是电子产品改进与创新中不断追求的目标,同样,对于无线数据接收器来说,要想实现更好、更稳定的工作,其更好的散热同样是需要考虑的,但是现有产品多从产品内部空间进行考虑,通过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利用空气流动,实现散热,但这种设计存在局限性,无法真正做到散热,因此散热效果受限,实际应用中,就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无线数据接收器进行改进,引入智能步进控制式窗口散热技术,基于智能检测和智能控制,实现高效散热,保证工作稳定性的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包括接收器壳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接收器壳体中的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上的数据输出端与接收器壳体上的数据输出接口相对接;还包括百叶窗装置、随动杆、步进电机、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电机驱动电路;其中,步进电机经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的取电端由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取电,一方面控制模块为温度传感器进行供电,另一方面经过电机驱动电路为步进电机进行供电;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和电机驱动电路固定设置于接收器壳体中,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NPN型三极管Q4、第五NPN型三极管Q5、第六NPN型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控制模块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步进电机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步进电机的负极同时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第四电阻R4后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R1后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接收器壳体上与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相平行的表面设置预设尺寸的矩形开口,百叶窗装置的尺寸与矩形开口的尺寸相适应,百叶窗装置采用与接收器壳体相同的材料制成,百叶窗装置内嵌设置在矩形开口中,且与接收器壳体所在表面想平齐;随动杆位于百叶窗装置面向接收器壳体内部的一侧,随动杆依次贯穿百叶窗装置中各个百叶片的边缘,且随动杆与各个百叶片相接触的位置彼此固定连接,随动杆与百叶窗装置中各个百叶片相垂直,随动杆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的驱动端相固定连接,步进电机位置固定,在步进电机控制下,随动杆沿其所在直线进行来回运动,且百叶窗装置中的各个百叶片随随动杆的运动针对所在区域实现封闭或贯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进电机为无刷步进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收器壳体为铝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针对现有无线数据接收器进行改进,引入智能步进控制式窗口散热技术,在接收器壳体表面开设矩形开口,并设置百叶窗装置,基于针对接收器壳体内部实时所获得的温度检测结果,结合具体所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针对所设计的步进电机进行智能控制,通过所设计的随动杆针对百叶窗装置中的各个百叶片进行转动控制,实现所设计矩形开口的封闭或贯通,由此为接收器壳体内部空间、外部空间提供一个可变的贯穿通道,实现针对接收器壳体内部热量的散热操作,通过此种技术方案,针对无线数据接收器实现了窗口式散热操作,散热效果明显,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中,针对步进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步进电机,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的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中,针对接收器壳体,进一步设计采用铝材料制成,能够有效提高整个设计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散热效果,有效保证实际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中电机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其中,1. 接收器壳体,2. 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3. 数据输出端,4. 数据输出接口,5. 百叶窗装置,6. 随动杆,7. 控制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包括接收器壳体(1),以及固定设置在接收器壳体(1)中的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2),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2)上的数据输出端(3)与接收器壳体(1)上的数据输出接口(4)相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百叶窗装置(5)、随动杆(6)、步进电机(9)、控制模块(7),以及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8)、电机驱动电路(11);其中,步进电机(9)经过电机驱动电路(11)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控制模块(7)的取电端(10)由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2)取电,一方面控制模块(7)为温度传感器(8)进行供电,另一方面经过电机驱动电路(11)为步进电机(9)进行供电;控制模块(7)、温度传感器(8)和电机驱动电路(11)固定设置于接收器壳体(1)中,电机驱动电路(11)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NPN型三极管Q4、第五NPN型三极管Q5、第六NPN型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控制模块(7)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步进电机(9)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步进电机(9)的负极同时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第四电阻R4后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R1后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接收器壳体(1)上与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2)相平行的表面设置预设尺寸的矩形开口,百叶窗装置(5)的尺寸与矩形开口的尺寸相适应,百叶窗装置(5)采用与接收器壳体(1)相同的材料制成,百叶窗装置(5)内嵌设置在矩形开口中,且与接收器壳体(1)所在表面想平齐;随动杆(6)位于百叶窗装置(5)面向接收器壳体(1)内部的一侧,随动杆(6)依次贯穿百叶窗装置(5)中各个百叶片的边缘,且随动杆(6)与各个百叶片相接触的位置彼此固定连接,随动杆(6)与百叶窗装置(5)中各个百叶片相垂直,随动杆(6)的一端与步进电机(9)的驱动端相固定连接,步进电机(9)位置固定,在步进电机(9)控制下,随动杆(6)沿其所在直线进行来回运动,且百叶窗装置(5)中的各个百叶片随随动杆(6)的运动针对所在区域实现封闭或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驱动步进散热式无线数据接收器,包括接收器壳体(1),以及固定设置在接收器壳体(1)中的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2),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2)上的数据输出端(3)与接收器壳体(1)上的数据输出接口(4)相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百叶窗装置(5)、随动杆(6)、步进电机(9)、控制模块(7),以及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8)、电机驱动电路(11);其中,步进电机(9)经过电机驱动电路(11)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控制模块(7)的取电端(10)由无线接收器本体电路板(2)取电,一方面控制模块(7)为温度传感器(8)进行供电,另一方面经过电机驱动电路(11)为步进电机(9)进行供电;控制模块(7)、温度传感器(8)和电机驱动电路(11)固定设置于接收器壳体(1)中,电机驱动电路(11)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NPN型三极管Q4、第五NPN型三极管Q5、第六NPN型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控制模块(7)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步进电机(9)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步进电机(9)的负极同时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盖恩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