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树森专利>正文

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664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真空玻璃领域的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由上片玻璃、下片玻璃上、下平行叠装而成,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均布置有的支撑物,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的边缘部位置有低熔点玻璃粉,其中在上片玻璃四边的边缘向里制有内倾角,在下片玻璃的边缘部位制有环槽,或者在下片玻璃与上片玻璃的边缘部位相对应位置均制有环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十分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上、下两块玻璃受力均匀,力学强度好,在强化真空玻璃边缘密封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真空玻璃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真空玻璃的破损率,极大地促进了真空玻璃工业的发展。(*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dge sealing structure of vacuum glas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acuum glass vacuum glass in the field of edge sealing structure, a piece of glass, glass, parallel stacked, between glass and glass are arranged under some support, in the piece of glass with a low melting point glass powder and the edge position between under the glass, the glass on the edge to a four angle, on the edge of the glass sheet part has a ring groove, or with a piece of glass in the glass under the edge of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integral structu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and two pieces of glass uniform stress, good mechanical strength, strengthen the vacuum glass edge seal performance but also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vacuum glass, reducing the breakage rate of the vacuum glas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vacuum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真空玻璃领域,尤其是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真空玻璃工艺技术中,其边缘封接结构是保证真空玻璃大面积封 接气密性、玻璃封接后不变形、不产生超标应力以及真空玻璃寿命长短的 关键技术。目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是将低熔点玻璃粉涂装于两块玻璃 的边缘接口处,在高温作用下利用烧熔后的玻璃粉毛细现象流入两块玻璃 之间的缝隙中,实现两块玻璃的边缘封接。这种工艺的缺点是l.玻璃粉 布粉不均匀,以及内吸力不均、加热温度过高均导致两块玻璃之间的玻璃 粉流入量不能控制,从而造成真空玻璃边缘的密封参差不齐,密封气密性 难以保证;2.上、下两块玻璃受力不均匀,力学强度不好,影响了真空玻 璃的使用寿命;3.上、下两块玻璃因都是光面,造成低熔点玻璃粉附着力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可有效 保证真空玻璃气密性的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由上片玻璃、下片玻璃上、下平行叠 装而成,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均布置有的支撑物,在上片玻璃与下 片玻璃之间的边缘部位置有低熔点玻璃粉,其特征在于在上片玻璃四边 的边缘向里制有内倾角,在下片玻璃的边缘部位制有环槽,或者在下片玻 璃与上片玻璃的边缘部位相对应位置均制有环槽。而且,所述环槽制在上片玻璃所制内倾角以内位置,该环槽是封闭环 槽,或者是断续环槽。而且,所述环槽为矩形截面的环槽,或者是圆弧形环槽。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l.本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是采用在上、下玻璃之间的临近边缘处 玻璃上制出环槽的方式,使低熔点玻璃粉在熔融时在其间能够形成一道 "密封墙",增大了密封的表面积,解决了两块玻璃之间的玻璃粉的流入量不能控制以致造成真空玻璃边缘的密封参差不齐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 真空玻璃边缘的气密性,大大加强了封接的附着力和附着强度。2.本技术整体结构十分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上、下两块玻璃受 力均匀,力学强度好,在强化真空玻璃边缘密封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真空 玻璃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真空玻璃的破损率,极大地促进了真空玻璃工业 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截面剖视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截面剖视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 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l:参见图l、图2、图3。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由上片玻璃l、下片玻璃6上、下平 行叠装而成,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通过均布的支撑物5留有间隙, 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的边缘部位置低熔点玻璃粉4。本技术 的创新点在于在上片玻璃四边的边缘向里制有内倾角3,以便于向两片 玻璃之间填充低熔点玻璃粉;在下片玻璃的边缘部位制有环槽2,该环槽 制在上片玻璃所制内倾角以内;所制环槽为矩形截面的环槽,该环槽是封 闭环槽,也可以是断续环槽,在该环槽内可堆积熔化后的低熔点玻璃粉。实施例2:参见图4。将下片玻璃所制环槽的截面形状改变为圆弧形环槽7,其他均同于实 施例1 。实施例3:参见图5。下片玻璃所制环槽为圆弧形环槽,并在上片玻璃上与下片玻璃相对应 也制有圆弧形环槽8,其他均同于实施例l。 实施例4:参见图6。下片玻璃所制环槽为圆弧形环槽,在上片玻璃上与下片玻璃相对应制 有一矩形截面的环槽9,其他均同于实施例l。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实施例所延伸的技术方案,如在上片玻璃及4下片玻璃所制各种形状的封闭环槽、断续环槽,以及与本环槽实现的功能 相近的结构,如在下片玻璃上所制麻点、凸点等,也属于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由上片玻璃、下片玻璃上、下平行叠装而成,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均布置有的支撑物,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的边缘部位置有低熔点玻璃粉,其特征在于在上片玻璃四边的边缘向里制有内倾角,在下片玻璃的边缘部位制有环槽,或者在下片玻璃与上片玻璃的边缘部位相对应位置均制有环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环槽制在上片玻璃所制内倾角以内位置,该环槽是封闭环 槽,或者是断续环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环槽为矩形截面的环槽,或者是圆弧形环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真空玻璃领域的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由上片玻璃、下片玻璃上、下平行叠装而成,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均布置有的支撑物,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的边缘部位置有低熔点玻璃粉,其中在上片玻璃四边的边缘向里制有内倾角,在下片玻璃的边缘部位制有环槽,或者在下片玻璃与上片玻璃的边缘部位相对应位置均制有环槽。本技术整体结构十分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上、下两块玻璃受力均匀,力学强度好,在强化真空玻璃边缘密封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真空玻璃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真空玻璃的破损率,极大地促进了真空玻璃工业的发展。文档编号C03B23/24GK201206116SQ20082007432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左树森 申请人:左树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玻璃的边缘封接结构,由上片玻璃、下片玻璃上、下平行叠装而成,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均布置有的支撑物,在上片玻璃与下片玻璃之间的边缘部位置有低熔点玻璃粉,其特征在于:在上片玻璃四边的边缘向里制有内倾角,在下片玻璃的边缘部位制有环槽,或者在下片玻璃与上片玻璃的边缘部位相对应位置均制有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左树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