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吉旺专利>正文

板件崩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331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件崩裂装置,是包含有一承板用以供一板件置放,一导气板贴合于该承板,一抵顶件以及一弹性件,该承板具有复数通孔与一长槽,该导气板设有若干气室分别与该等通孔与该长槽连通,以及若干气道连通该等气室与外界,气道并与气泵的导气管连接,该抵顶件则设于该长槽中且可受气压作用而伸出该长槽或缩回该长槽中,由此,该板件崩裂装置可有效将板件崩裂,且结构轻巧操作容易。(*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late cracking device

A plate crac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e used for placing a plate, a gas guide plate is attached to the bearing plate, a pressing piece and an elastic piece, the bearing plate has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nd a long groove, the air gu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chambers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s and the long groove, and a plurality of the air chamber air passag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with the air of the airway and airway connection, the abutt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long groove and under air pressure and out of the slot or retraction of the long groove, thus, the plate cracking device can effectively plate cracking, compact structure and easy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自动化机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板件崩裂装置,其能有效将板件崩裂,结构轻巧且操作简便。
技术介绍
已知的板件(如玻璃板)崩裂加工程序,是先将一玻璃板置于一切割台上,利用一钻石刀或雷射光于该玻璃板表面切割一道切口,接着将该玻璃板移送至另一承台上,该承台上设有一顶刀,将该玻璃板切口对准该顶刀位置放下,利用玻璃板本身重量使应力集中于该切口,即可将该玻璃板崩裂。已知结构虽能有效将玻璃板崩裂,然操作上极为不便,特别是欲崩裂大面积的玻璃板时,搬运过程常发生意外碰撞而使玻璃板毁损,且需有搬运机构与定位机构的设计,始能完成自动化操作程序,复杂的机构使机台体积庞大,成本更为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有监于上述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板件崩裂装置,其结构轻巧且操作简便。为达成前揭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板件崩裂装置,用以崩裂一板件,其特征在于,该板件崩裂装置是包含有一承板,具有一第一表面用以供该板件置放,一第二表面,复数通孔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以及一长槽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其中该长槽具有一狭部与该第一表面邻接,以及一广部与该第二表面邻接,该狭部与该广部之间则形成一肩部;一导气板,是贴合于该承板的第二表面,该导气板表面设有一第一气室与该等通孔连通,一第二气室与该长槽连通,该导气板内则设有一第一气道连通该第一气室与外界,以及一第二气道连通该第二气室与外界;以及一抵顶件,具有一头部容设于该长槽的广部,以及一本体由该头部延伸而出且穿设于该长槽的狭部。其中还包含有一弹性件设于该长槽的广部中,该弹性件并以其二端分别抵顶于该长槽肩部与该抵顶件头部。本技术一种板件崩裂装置,用以崩裂一板件,其特征在于,该板件崩裂装置是包含有一承板,具有一第一表面用以供该板件置放,一第二表面,复数通孔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以及一长槽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其中该长槽具有一狭部与该第一表面邻接,以及一广部与该第二表面邻接,该狭部与该广部之间则形成一肩部;一抵顶件,具有一头部容设于该长槽的广部,以及一本体由该头部延伸而出且穿设于该长槽的狭部;以及一凸轮,是枢设于该长槽的广部中,该凸轮并以其轮缘贴抵于该抵顶件的头部。其中还包含有一弹性件设于该长槽的广部中,该弹性件并以其二端分别抵顶于该长槽肩部与该抵顶件头部。附图说明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特点所在,以下结合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图4是图1沿4-4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板件崩裂装置10是包含有一承板20,一导气板30,一抵顶件40,以及一弹性件50。该承板20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该顶面即第一表面21是用以供一待崩裂板件12如玻璃板置放,该底面则为第二表面22,该承板20开设有复数通孔23连通该第一表面21与该第二表面22,该承板20中央并设有一长槽24连通该第一表面21与该第二表面22,其中该长槽24具有一狭部25与该第一表面21邻接,以及一广部26与该第二表面22邻接,该狭部25与该广部26之间则形成一肩部27,该长槽24的长度L是大于该板件12的宽度W。该导气板30是贴合于该承板20的第二表面22,该导气板30表面设有二网格状的第一气室31与该等通孔23连通,一直线状的第二气室32与该长槽24连通,该导气板30内则设有二第一气道33分别连通该等第一气室31与外界,以及一第二气道34连通该第二气室32与外界;该等第一气道33的出口分别设有一接头35,用以供二第一气泵的导气管(图未示)接设,该第二气道34的出口亦设有一接头36供一第二气泵的导气管(图未示)接设;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气室31为配合该等通孔23的位置而呈纵横网格状排列,实际制造时可依需要设置,其形状并无限制。该抵顶件40具有一头部42容设于该长槽24的广部26,以及一本体44由该头部42中央向上方延伸而出且穿设于该长槽24的狭部25,该抵顶件40是呈长条状,其长度与该长槽24约相等,故该抵顶件40的长度亦大于该板件12的宽度W。该长槽24广部26内容设有一弹性件50,该弹性件50并以其二端分别抵顶于该长槽24肩部27与该抵顶件40头部42,以提供该抵顶件40一向下的预力。对该板件12进行崩裂作业时,首先将该板件12置于该承板20的第一表面21,启动该等第一气泵经由该等第一气道33、该等第一气室31与该等通孔23抽气,使该板件12能稳固地定位于该承板20上,接着,利用一激光光束或钻石刀于该板件12表面切割一道切口13,该切口13恰位于该长槽24上方,如图4所示,切割完成之后,启动该第二气泵将气体经由该第二气道34与该第二气室32灌入该长槽24中,利用气压差克服该弹性件50的弹力,可将该抵顶件40向上推抵,该本体44即伸出该长槽24狭部25并将该板件12向上推抵,由于该等第一气泵仍在抽气,提供向下吸附该板件12的力量,因此,该抵顶件40将使该板件12弯曲变形,应力集中的结果将使该板件12沿着该切口13裂开,如图5所示,如此即完成该板件12的崩裂程序,将该第一、二气泵关闭之后,该弹性件50的弹力将迫使该抵顶件40向下移动,该本体44即缩回该长槽24狭部25中,且该板件不再被吸附于该承板20上,如此即可取用分割完成的二板件。由此崩裂方式分割板件时,仅需将板件置于同一承板上,即可完成切割切口与崩裂二道程序,无须如已知结构般要将具有切口的板件移至他处进行崩裂,不仅操作简便,更能有效降低板件意外破损的机率,同时机台设计将更轻巧且节省成本,有效改善已知结构的缺点,从而达成本技术的目的。要特别说明的是,该等弹性件50并非本技术的必要元件,可因成本或其他考量而省略不设,该抵顶件40利用本身重量亦可自动回复至最低位置而将本体缩回长槽中;另外,当该板件12本身重量足够时,仅需启动该第二气泵驱动该抵顶件40向上推抵即可将该板件12崩裂,而无须同时利用该等第一气泵抽气提供该板件12向下的吸力。该抵顶件40除可利用气压驱动之外,亦可以机械方式驱动,如图6所示,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板件崩裂装置60,具有一承板62供一板件64置放,该承板62中央设有一长槽66,长槽66中设有一抵顶件68,长槽66的广部67更枢设有一凸轮70,该凸轮70并以其轮缘贴抵于该抵顶件68的头部69,当该凸轮70受驱动而旋转时,即可驱动该抵顶件68上下往复移动,对该板件64进行崩裂作业;凡此等易于思及的结构变化,均不脱本技术的原始创意,应为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板件崩裂装置,用以崩裂一板件,其特征在于,该板件崩裂装置是包含有一承板,具有一第一表面用以供该板件置放,一第二表面,复数通孔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以及一长槽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其中该长槽具有一狭部与该第一表面邻接,以及一广部与该第二表面邻接,该狭部与该广部之间则形成一肩部;一导气板,是贴合于该承板的第二表面,该导气板表面设有一第一气室与该等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件崩裂装置,用以崩裂一板件,其特征在于,该板件崩裂装置是包含有:一承板,具有一第一表面用以供该板件置放,一第二表面,复数通孔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以及一长槽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其中该长槽具有一狭部与该第一表面邻接 ,以及一广部与该第二表面邻接,该狭部与该广部之间则形成一肩部;一导气板,是贴合于该承板的第二表面,该导气板表面设有一第一气室与该等通孔连通,一第二气室与该长槽连通,该导气板内则设有一第一气道连通该第一气室与外界,以及一第二气道连通该 第二气室与外界;以及一抵顶件,具有一头部容设于该长槽的广部,以及一本体由该头部延伸而出且穿设于该长槽的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飞陈育斌
申请(专利权)人:梁吉旺陈明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