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098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吸收塔和脱硫塔;吸收塔内设有除雾器以及与双氧水储槽连接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与双氧水储槽连接的喷淋管、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吸收塔的下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上方设有若干曝气器,下方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脱硫塔包括由隔板分隔为上腔和下腔,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上腔内设有若干S型的导流管,导流管的上方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有一出气口,密封板的上方设有过滤层,下腔与脱硫塔的进气管连通,脱硫塔的出气管连接有一集气箱,集气箱与排气管连接,排气管上设有废气检测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工业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硫酸产量也突飞猛进,SO2的排放量也是与日俱增,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减少SO2的排放刻不容缓。随着《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生产企业直接达标排放的可能性很小,必须得增设尾气处理装置。目前对于尾气的脱硫处理方法有200多种,但工业中应用的不过20多种。综合以往的各种干法、半干法和湿法脱硫工艺和装置存在:脱除SO2效率低,一次投资大,运行成本较高,同时产生副产品,造成二次污染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在吸收塔内喷淋双氧水来大量吸收二氧化硫,并利用脱硫塔对二氧化硫进行二次脱硫,提高了脱硫效率,净化后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低,硫被回收利用,不仅降低了硫酸的生产成本,而且防止了二次污染。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业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吸收塔和脱硫塔;吸收塔内设有除雾器以及与双氧水储槽连接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与双氧水储槽连接的喷淋管、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吸收塔的下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上方设有若干曝气器,下方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收集槽通过循环管与双氧水储槽连接;脱硫塔包括由隔板分隔开的上腔和下腔,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上腔内设有若干S型的导流管,导流管的上方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有一出气口,密封板的上方设有过滤层,下腔与脱硫塔的进气管连通,脱硫塔的出气管连接有一集气箱,集气箱与排气管连接,排气管上设有废气检测仪。优选的,吸收塔和脱硫塔之间通过导管连接。优选的,喷淋管上设有加压泵以及流量调节阀。优选的,曝气器的下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对应一个曝气器。优选的,排气管还与回流管连接,回流管上安装有回流阀。优选的,密封板倾斜设置,且出气口设置在密封板较高的一端。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将尾气通入到吸收塔中吸收二氧化硫,由喷淋头喷出的双氧水与向上流动的二氧化硫反应,脱除效果好,脱硫率高,净化后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低,硫被回收利用,不仅降低了硫酸的生产成本,而且防止了二次污染,同时,剩余的尾气通过连接管流入脱硫箱中进行第二次脱硫,尾气在脱硫箱中停留时间更长,且将气体分隔为小的气泡,使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脱硫效率,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业尾气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吸收塔;2、脱硫塔;3、导管;4、出气口;5、除雾器;6、第一喷淋头;7、第一填料层;8、第二喷淋头;9、第二填料层;10、曝气器;11、排液管;12、进气口;13、收集槽;14、加压泵;15、上腔;16、下腔;17、过滤层;18、密封板;19、出气口;20、导流管;21、通孔;22、隔板;23、进气管;24、集气箱;25、废气检测仪;26、排气管;27、回流管;28、双氧水储槽;29、循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工业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吸收塔1和脱硫塔2;吸收塔1内设有除雾器5以及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的喷淋管、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8,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8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层7和第二填料层9,吸收塔1的下端设有进气口12,进气口12的上方设有若干曝气器10,下方设有收集槽13,收集槽13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11,收集槽13通过循环管29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脱硫塔2包括由隔板22分隔开的上腔15和下腔16,隔板22上设有多个通孔21,上腔15内设有若干S型的导流管20,导流管20的上方设有密封板18,密封板18上设有一出气口19,密封板18的上方设有过滤层17,下腔16与脱硫塔2的进气管23连通,脱硫塔2的出气管连接有一集气箱24,集气箱24与排气管26连接,排气管26上设有废气检测仪25。本技术的优化实施例,吸收塔1和脱硫塔2之间通过导管3连接;喷淋管上设有加压泵14以及流量调节阀;曝气器10的下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对应一个曝气器;排气管26还与回流管27连接,回流管27上安装有回流阀;密封板18倾斜设置,且出气口19设置在密封板18较高的一端。使用时,将进气口12与制酸设备的尾气出口连接,在收集槽13内加入浓度为0.1-5%的双氧水溶液,在双氧水储槽28内加入浓度较高的双氧水溶液。含二氧化硫的硫酸工业尾气由吸收塔1下部进气口12进入,加压泵14将双氧水溶液泵入吸收塔1上部的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8内由上部淋下,气液在塔中间第一填料层7和第二填料层9内充分接触反应,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双氧水吸收转化为稀硫酸落入吸收塔1底部的收集槽13内,剩余尾气经过除雾器5后随着导管3进入脱硫塔2内。当收集槽13内的双氧水浓度高于0.1%时,溶液由收集槽13底部的循环管29经循环泵进入喷淋头,实现循环喷淋;当溶液中双氧水浓度低于0.1%时,打开排液管11上的阀门,将其一部分由收集槽13底部的排液口排入干吸工段的循环酸槽内做为调节酸浓用水,一部分通过循环泵补充适量的双氧水溶液,将双氧水含量控制在0.1%-5%,然后再进入喷淋头喷淋。通过循环泵补充的双氧水溶液的体积与排液口排出的溶液体积相同,确保装置的长时间运行。脱硫塔2内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22,隔板22与脱硫塔2的横截面相对应,隔板22将脱硫塔的内腔分隔为上腔15和下腔16,进气口23与下腔16相连通,隔板22上设有多个通孔21,将上腔15与下腔16连通,上腔15与下腔16中均装有氨水,另有S型的导流管20设置在上腔15中,导流管20的两端开口,且导流管20下端与通孔21相对应设置;尾气通过隔板22的通孔21进入上腔15内,在通过隔板22的过程中,将尾气分隔为小的气泡,增大与氨水的接触面积,通过隔板22后的气体进入导流管20中,由于导流管20为S型,增大气体在导流管20中的行走面积,使气泡与氨水充分反应,脱硫更彻底。不能反应的尾气则汇聚到集气箱24中,通过废气检测仪25的检测后,尾气达标则排放,不达标则送入回流管27中,进行再次脱硫,有效防止了大气污染。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吸收塔(1)和脱硫塔(2);所述吸收塔(1)内设有除雾器(4)以及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的喷淋管、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8),所述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8)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层(7)和第二填料层(9),所述吸收塔(1)的下端设有进气口(12),进气口(12)的上方设有若干曝气器(10),下方设有收集槽(13),所述收集槽(13)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11),所述收集槽(13)通过循环管(29)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所述脱硫塔(2)包括由隔板(22)分隔开的上腔(15)和下腔(16),所述隔板(22)上设有多个通孔(21),所述上腔(15)内设有若干S型的导流管(20),所述导流管(20)的上方设有密封板(18),所述密封板(18)上设有一出气口(19),所述密封板(18)的上方设有过滤层(17),所述下腔(16)与脱硫塔(2)的进气管(23)连通,所述脱硫塔(2)的出气管连接有一集气箱(24),所述集气箱(24)与排气管(26)连接,所述排气管(26)上设有废气检测仪(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吸收塔(1)和脱硫塔(2);所述吸收塔(1)内设有除雾器(4)以及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的喷淋管、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8),所述第一喷淋头(6)和第二喷淋头(8)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层(7)和第二填料层(9),所述吸收塔(1)的下端设有进气口(12),进气口(12)的上方设有若干曝气器(10),下方设有收集槽(13),所述收集槽(13)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11),所述收集槽(13)通过循环管(29)与双氧水储槽(28)连接;所述脱硫塔(2)包括由隔板(22)分隔开的上腔(15)和下腔(16),所述隔板(22)上设有多个通孔(21),所述上腔(15)内设有若干S型的导流管(20),所述导流管(20)的上方设有密封板(18),所述密封板(18)上设有一出气口(19),所述密封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世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