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气吸收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0747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解酸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提出的水解酸气吸收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碱液罐和纯水罐,碱液罐和纯水罐顶部均设置有进液口,底部均设置有PH测试仪和排污口,进液口和排污口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碱液罐通过鼓风机与酸气输送管连接,碱液罐和纯水罐通过气体导管连通,碱液罐通过依次连接的导液管与气体导管连通,导液管上设置有循环泵,电磁阀、PH测试仪、鼓风机和循环泵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操作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纯水吸收,浪费水资源,且吸收效果不好,需要不断对吸收液进行PH测试,将废液排出,并补充纯水,操作过程繁琐,工作效率较低,易影响酸气净化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解酸气净化设备
,涉及一种水解酸气吸收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调料制备过程中极易产生酸性副产品,为解决尾气排放中酸性气体对空气的污染,目前通常采用纯水吸收的方式将尾气中的酸性物质吸收到水中,达到降低酸性气体排放的目的。现在广泛使用的是尾气吸收塔,这种尾气吸收塔一般采用管道直接供水的方式向吸收塔内注水以吸收尾气,不但需要大量纯水,且吸收效果不好。同时,需要不断对吸收液进行PH测试,随时将废液排出,并向吸收装置中补充纯水,操作过程繁琐,工作效率较低,易影响酸气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水解酸气吸收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纯水吸收,浪费水资源,且吸收效果不好,需要不断对吸收液进行PH测试,将废液排出,并补充纯水,操作过程繁琐,工作效率较低,易影响酸气净化效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水解酸气吸收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碱液罐和纯水罐,所述碱液罐和所述纯水罐顶部均设置有进液口,底部均设置有PH测试仪和排污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污口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碱液罐通过鼓风机与酸气输送管连接,所述碱液罐和所述纯水罐通过气体导管连通,所述碱液罐通过依次连接的导液管与所述气体导管连通,所述导液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电磁阀、所述PH测试仪、所述鼓风机和所述循环泵均与控制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气体导管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喷淋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导液管的下方。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导管呈倒U型。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碱液罐与所述纯水罐内设置有位于其顶部中央的挡板。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纯水罐的出气口处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中设置有活性炭。本技术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传统的纯水罐前加设了碱液罐,使得待净化的酸气在经纯水吸收前先经碱液进行吸收,使用时,酸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由酸气输送管送至碱液罐,之后酸气与碱液接触并与之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未反应的酸气进入气体导管,酸气向上流动时还将遇到由导液管向下喷射的碱液,这些碱液将对酸气进行进一步吸收,反应生成的盐溶液通过导液管落入碱液罐,未经吸收的酸气则通过气体导管导入纯水罐,由纯水对剩余酸气进行再次吸收。由于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密度高于碱液和纯水,所以盐溶液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至罐底,罐底又设置有PH测试仪和排污口,控制器可根据与之相连的PH测试仪的测试结果对罐底溶液的PH情况进行测试,当PH测试仪显示罐底溶液呈中性(碱性罐)或酸性(纯水罐)时,则控制排污口上的电磁阀打开,将罐底的盐溶液排出,同时控制进液口上的电磁阀打开,向碱液罐或纯水罐中补充吸收液,当罐底的盐溶液被全部排出后,PH测试仪显示碱性(碱性罐)或中性(纯水罐),电磁阀关闭,排污结束。其中纯水罐中排出的酸性水可先经碱性罐中排出的碱液中和后,再通过排污管排出。由于碱液与酸气易发生中和反应,相较于单一的纯水吸收,净化酸气的速度更快,与纯水吸收相配合,有效保障了酸气净化的彻底性,同时避免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构思巧妙,净化装置更加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通过PH测试仪、电磁阀和控制器相配合的智能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酸气净化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避免了人工测试PH、开放排污或供液阀门的繁琐工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保证了净化效果。2、本技术导液管与气体导管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喷淋头,可有效将导入气体导管的碱液进行分散排放,增大碱液与气体导管内酸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酸气的吸收量,使得进入纯水罐的酸气量更低,进一步减少了纯水的使用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3、本技术碱液罐与纯水罐内设置有位于其顶部中央的挡板,避免罐体内水位较低时,酸气直接由罐顶空隙通过气体导管导出,不与碱液或纯水接触,影响净化效果。挡板的设置可迫使罐体内的酸气向下运行一段距离(挡板高度),增大酸气与碱液或纯水的接触面积,保证酸气的净化效果。4、本技术纯水罐的出气口处设置有过滤层,可对即将排至空气中的酸气进一步净化,避免排至空气的气体中有酸气残留,影响环境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结构框线示意图;图中:1-碱液罐,2-纯水罐,3-进液口,4-PH测试仪,5-排污口,6-电磁阀,7-控制器,8-鼓风机,9-酸气输送管,10-气体导管,11-导液管,12-循环泵,13-喷淋头,14-过滤层,15-排污管,16-挡板,17-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水解酸气吸收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碱液罐1和纯水罐2,碱液罐1和纯水罐2顶部均设置有进液口3,底部均设置有PH测试仪4和排污口5,进液口3和排污口5上均设置有电磁阀6,碱液罐1通过鼓风机8与酸气输送管9连接,碱液罐1和纯水罐2通过气体导管10连通,碱液罐1通过依次连接的导液管11与气体导管10连通,导液管11上设置有循环泵12,电磁阀6、PH测试仪4、鼓风机8和循环泵12均与控制器7连接。本技术在传统的纯水罐前加设了碱液罐,使得待净化的酸气在经纯水吸收前先经碱液进行吸收,使用时,酸气在鼓风机8的作用下由酸气输送管9送至碱液罐1,之后酸气与碱液接触并与之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未反应的酸气进入气体导管10,酸气向上流动时还将遇到由导液管11向下喷射的碱液,这些碱液将对酸气进行进一步吸收,反应生成的盐溶液通过导液管11落入碱液罐1,未经吸收的酸气则通过气体导管10导入纯水罐2,由纯水对剩余酸气进行再次吸收。由于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密度高于碱液和纯水,所以盐溶液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至罐底,罐底又设置有PH测试仪4和排污口5,控制器7可根据与之相连的PH测试仪4的测试结果对罐底溶液的PH情况进行测试,当PH测试仪4显示罐底溶液呈中性(碱性罐1)或酸性(纯水罐2)时,则控制排污口5上的电磁阀6打开,将罐底的盐溶液排出,同时控制进液口3上的电磁阀6打开,向碱液罐1或纯水罐2中补充吸收液,当罐底的盐溶液被全部排出后,PH测试仪4显示碱性(碱性罐1)或中性(纯水罐2),电磁阀6关闭,排污结束。其中纯水罐2中排出的酸性水可先经碱性罐1中排出的碱液中和后,再通过排污管15排出。由于碱液与酸气易发生中和反应,相较于单一的纯水吸收,净化酸气的速度更快,与纯水吸收相配合,有效保障了酸气净化的彻底性,同时避免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构思巧妙,净化装置更加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通过PH测试仪、电磁阀和控制器相配合的智能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酸气净化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避免了人工测试PH、开放排污或供液阀门的繁琐工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保证了净化效果。进一步,导液管11与气体导管10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喷淋头13。导液管11与气体导管10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喷淋头13,可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解酸气吸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碱液罐(1)和纯水罐(2),所述碱液罐(1)和所述纯水罐(2)顶部均设置有进液口(3),底部均设置有PH测试仪(4)和排污口(5),所述进液口(3)和所述排污口(5)上均设置有电磁阀(6),所述碱液罐(1)通过鼓风机(8)与酸气输送管(9)连接,所述碱液罐(1)和所述纯水罐(2)通过气体导管(10)连通,所述碱液罐(1)通过依次连接的导液管(11)与所述气体导管(10)连通,所述导液管(11)上设置有循环泵(12),所述电磁阀(6)、所述PH测试仪(4)、所述鼓风机(8)和所述循环泵(12)均与控制器(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解酸气吸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碱液罐(1)和纯水罐(2),所述碱液罐(1)和所述纯水罐(2)顶部均设置有进液口(3),底部均设置有PH测试仪(4)和排污口(5),所述进液口(3)和所述排污口(5)上均设置有电磁阀(6),所述碱液罐(1)通过鼓风机(8)与酸气输送管(9)连接,所述碱液罐(1)和所述纯水罐(2)通过气体导管(10)连通,所述碱液罐(1)通过依次连接的导液管(11)与所述气体导管(10)连通,所述导液管(11)上设置有循环泵(12),所述电磁阀(6)、所述PH测试仪(4)、所述鼓风机(8)和所述循环泵(12)均与控制器(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义申马凤莲王海民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新味康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