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电机和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648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散热电机和无人机,该自散热电机包括转子框架、散热盘和散热片,转子框架具有位于电机端面的转子框架出风口,散热盘位于转子框架出风口外侧并可随转子框架回转,散热盘和转子框架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散热片设置于散热盘面向转子框架出风口侧的盘面,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至少对应两个散热片。传统转子框架出风口为与单个散热片形状相似的细长条结构,与此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的宽度至少为两个散热片宽度和两个散热片之间间隙之和。当转子框架出风口长度方向尺寸相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的气流流通量大于传统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的气流流通量,气流流通量的增大必然会提高自散热电机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散热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自散热电机和无人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机工作时将会产生大量热量,若不及时疏导将会造成电机过热死机,为了解决电机过热死机的问题,一种具备自散热功能的自散热电机应运而生。自散热电机是在传统电机本体基础上增设了具有散热片的散热盘,电机本体开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且该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均与电机本体的线圈安装腔连通。散热盘位于电机本体的出风通道侧并与电机本体的转子固定连接,散热盘与电机本体出风通道侧之间具有通风间隙,且散热片设置于散热盘面向出风通道侧的盘面上。散热盘随转子回转以便在电机本体的出风通道侧形成气流低压区,压力差作用下外部冷却风经由进风通道进入线圈安装腔内,与线圈进行热交换后再经由出风通道和通风间隙排出至大气环境中。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自散热电机存在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有鉴于此,如何提高自散热电机的散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散热电机,以提高现有自散热电机的散热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该自散热电机的无人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自散热电机,包括转子框架、散热盘和散热片,转子框架具有位于电机端面的转子框架出风口,散热盘位于转子框架出风口外侧并可随转子框架回转,散热盘和转子框架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散热片设置于散热盘面向转子框架出风口侧的盘面,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至少对应两个散热片。传统自散热电机的转子框架出风口为与单个散热片形状相似的细长条结构,与此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自散热电机的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的宽度至少为两个散热片宽度和两个散热片之间间隙之和。显然,当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长度方向的尺寸相同时,本技术中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的气流流通量大于传统自散热电机的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的气流流通量,气流流通量的增大必然会提高自散热电机的散热效率。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转子框架的回转轴线向外周方向,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的宽度递增。由于转子框架通常为圆盘类结构,如此限定转子框架出风口的宽度尺寸,可在充分利用转子框架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大转子框架出风口的气流流通量,进而进一步地提高自散热电机的散热效率。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位于所述转子框架外周的一侧为圆弧,且圆弧所对应圆心角范围为30°至90°。经分析表明,转子框架出风口的圆弧的圆心角限定于这一数值范围时,可在保证转子框架强度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大转子框架出风口的宽度尺寸。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相对于所述转子框架的回转轴线按圆周阵列均布。如此,气流可经由各个转子框架出风口均匀导出,以减小气流在转子框架内局部集中而引起转动阻尼,从而尽可能地减小自散热功能的增加而引起的能量损失。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具体为弧形散热片。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插入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如此设置,可使散热片尽可能的靠近线圈,继而提高自散热电机的散热效率。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散热电机包括壳体和支撑板,所述壳体具有壳体进风口和壳体出风口,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壳体进风口和所述壳体出风口之间,所述转子框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也开设有支撑板进风口。这种自散热电机通过壳体对其内部功能组件提到防护作用,可防止外物撞击或大量灰尘侵入转子框架内,从而保证自散热电机的正常工作。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具体为栅格板,所述栅格板的栅格为所述支撑板进风口。这样可省去在支撑板加工支撑板进风口的工序,从而简化了自散热电机整体加工工艺。除上述自散热电机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体、螺旋桨和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相对于所述机体转动,其中,所述电机具体为如上所述的自散热电机。采用这种散热效率高、工作性能优的自散热电机,可提高无人机整体的动力性能。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体包括安装所述螺旋桨的螺旋桨安装臂,所述自散热电机还包括壳体和支撑板,所述壳体具有壳体进风口和壳体出风口,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壳体进风口和所述壳体出风口之间,所述转子框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也开设有支撑板进风口,所述壳体具体为所述无人机的螺旋桨安装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自散热电机与螺旋桨装配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装配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装配体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散热盘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定子和转子框架的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5中各组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壳体、10i壳体进风口、10o壳体出风口、11支撑板、11i支撑板进风口、12定子、13转子框架、13i转子框架进风口、13o转子框架出风口、131顶板、132环形侧板、133底板;2散热盘;3散热片;4螺旋桨;5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自散热电机,接下来,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应用于无人机为例来详细说明该自散热电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应用于无人机时,自散热电机主要用于驱动无人机的螺旋桨转动。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本文通过选取无人机领域来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自散热电机,并不说明这种自散热电机仅适用于无人机领域,也即这种自散热电机可适用于任何领域。请参见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自散热电机与螺旋桨装配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所示装配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3为图1中所示装配体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自散热电机包括转子框架13、散热盘2和散热片3,转子框架13具有位于电机端面的转子框架出风口13o,散热盘2位于转子框架13的转子框架出风口13o外侧并可随转子框架13回转,散热盘2和转子框架13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散热片3设置于散热盘2面向转子框架出风口13o侧的盘面,转子框架13的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13o至少对应两个散热片3。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这种自散热电机的具体结构,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2。传统自散热电机的转子框架的出风口为与单个散热片形状相似的细长条结构,与此相比,本具体实施例的转子框架的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13o的宽度至少为两个散热片3宽度和两个散热片3之间间隙之和。显然,当转子框架13每个出风口长度方向的尺寸相同时,本具体实施例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13o的气流流通量大于传统自散热电机的每个出风口的气流流通量,气流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散热电机,包括转子框架(13)、散热盘(2)和散热片(3),所述转子框架(13)具有位于电机端面的转子框架出风口(13o),所述散热盘(2)位于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外侧并可随所述转子框架(13)回转,所述散热盘(2)和所述转子框架(13)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所述散热片(3)设置于所述散热盘(2)面向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侧的盘面,其特征在于,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13o)至少对应两个所述散热片(3)。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散热电机,包括转子框架(13)、散热盘(2)和散热片(3),所述转子框架(13)具有位于电机端面的转子框架出风口(13o),所述散热盘(2)位于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外侧并可随所述转子框架(13)回转,所述散热盘(2)和所述转子框架(13)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所述散热片(3)设置于所述散热盘(2)面向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侧的盘面,其特征在于,每个转子框架出风口(13o)至少对应两个所述散热片(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子框架(13)的回转轴线向外周方向,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的宽度递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位于所述转子框架(13)外周的一侧为圆弧,且圆弧所对应圆心角范围为30°至90°。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相对于所述转子框架(13)的回转轴线按圆周阵列均布。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具体为弧形散热片。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插入所述转子框架出风口(13o)。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欣王汉荣田光义郭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