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9851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2:19
一种可拆卸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属于电辐射加热技术领域。该锻模加热装置,由于采用双向圆板辐射器及圆筒形单向环形辐射器等配置,即采用电辐射加热锻模技术,故此,当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在工作时,可使其锻模各部分能够同时达到所需的工艺温度,不仅可以解决以往加热锻模的方法适用面窄、使用不安全以及加热不均匀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加热效率,满足其工艺需求,并可防止其龟裂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辐射加热
,涉及一种锻模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螺旋压力机的可拆卸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系用来完成模锻、精锻等工艺的一种锻压设备。其中,热锻模具、温锻模具和冷锻模具都是在极高的动载荷或静载荷反复作用下工作,且在工作时的应力变化很大,即在加载瞬时应力急剧升高而在卸载时应力消失,工作环境恶劣。在设备和锻模条件已定情况下,锻模的使用及维护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锻模的使用寿命和锻件的产出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通常情况下,工作前,根据工艺要求需将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上的锻模预热到150℃~300℃的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模具的强韧性处于最佳状态;另因为锻模系由高合金钢制成,具有一定的脆性,冷模具与高温的钢材相接触会在瞬间使锻模表面产生尺寸热膨胀,而其心部温度低不膨胀,一方面所锻钢材不能很好地填充模具型槽和现有的脱模剂不能适用于冷模具应用,另外,还易造成锻模表面会被拉开,形成龟裂。故此,对于这种因高温锻件与冷锻模相接触所出现的上述问题,现有公知技术一般是需要对锻模进行预热之后再进行锻造作业。目前,加热锻模采用的公知方法有以下几种:1、模架开孔预热方法。系指在锻模架上开孔,并将加热管伸入孔中,使加热管管壁紧贴模架孔壁,当加热管通电加热时,通过其管壁将热量传导到模架上,然后再传导到锻模上。这种方法,对于小型压力机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尺寸及重量较大的锻模,通过模架传导热量,功率损耗较大,传导效率极低,即适用面窄。如采用的电动螺旋压力机模架重量约2500kg,锻模重量约260kg,为了加热260kg的锻模而把2500kg的模架全部加热再传导到锻模上,显然是不合适的。2、使用燃气加热方法。系指使用燃气加热器,将锻模缓慢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区间。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明火及易燃气体,对车间环境及用火安全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即不安全,且费时费力。3、烧红棒料加热方法。系指将烧红的棒料,加热到大约1100℃,放置在下锻模上,将上锻模下移至接近棒料的位置,通过热量传导和辐射,将上下锻模加热。这种方法容易使模具表面退火,降低模具硬度,同时上下锻模受热不均匀,即下锻模由于直接接触棒料,传导的温度较高,上锻模靠近棒料,加热是靠热辐射,温度较低,即加热不均匀。另一方面,用棒料加热完后,还需要人工将使用后的棒料清理到棒料箱,这时棒料的温度仍然很高,操作不当,会引发烫伤事故。综上可知,为解决冷锻模与高温钢材相接触而使锻模表面产生尺寸膨胀以及能够很好地填充模具型槽和现有脱模剂的使用,另外,为避免造成锻模表面会被拉开,形成龟裂等问题,上述加热锻模所采用的方法虽存在着一些有益效果,也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作出过一些积极贡献,但是,仍然还存在加热方法适用面窄、使用不安全以及加热不均匀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现有公知技术仍存有一些局限性和技术上的不足,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系通过在其锻模加热装置上采用电辐射方法加热,且当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在工作时,使其锻模各部分能够同时达到所需的工艺温度,不仅可以解决以往加热锻模的方法适用面窄、使用不安全以及加热不均匀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加热效率,满足其工艺要求,并可防止其龟裂情况的发生,且具有可推广的实用价值。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包括:两个把手1、两个壳体2、若干个螺钉3、十二个固定片4、若干个紧固件5、六根接线螺柱6、六个接线螺母7、两块保温棉8、一个双向圆板辐射器9和一个单向环形辐射器10;所述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为圆环形,且用若干个螺钉3固联在壳体2内壁上并与其同心设置,另在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与壳体2外壁间填充有两块保温棉8;所述保温棉8和壳体2均为半圆形,且二者一一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壳体2均由各自其上配置的六个固定片4并通过紧固件5实施二者固联,且另在两个壳体2外壁上分别各自固联有一个把手1,还在其中一个壳体2的外侧配置了六根接线螺柱6,且两根一组成三排设置;所述双向圆板辐射器9,配置在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中间且与其轴线垂直,并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二者等高,即,装置上部深度h1等于装置下部深度h3,h1=h3。所述六根接线螺柱6,依序分为:上左接线柱6a、上右接线柱6b、中左接线柱6c、中右接线柱6d、下左接线柱6e、下右接线柱6f,其中,上左接线柱6a和上右接线柱6b的一端通过壳体2和保温棉8与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上部内的电热元件连接,中左接线柱6c和中右接线柱6d的一端通过壳体2和保温棉8与双向圆板辐射器9的电热元件连接,下左接线柱6e和下右接线柱6f的一端通过壳体2和保温棉8与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下部内的电热元件连接,另外,上述六个接线螺柱6的另一端上均配置有接线螺母7,可与外部电源联接。所述接线螺柱6、接线螺母7的材料均为黄铜;所述壳体2的材料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另外,上述电热元件系指通过镍铬电阻丝绕在云母片上形成电加热元器件。由于采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采用双向圆板辐射器及圆筒形单向环形辐射器,不需要在通过在螺旋压力机模架上开孔,再由加热管管壁传导的方式加热模具,因此,可以有效地解决锻模加热的效率问题,即可以拓宽其加热方法的适用面,对于尺寸及重量较大的锻模来说,同样适用。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避免使用明火及可燃气体,因此,可以解决其安全性问题,另外,采用电辐射式锻模加热和采用燃气加热相比,前者有利于工作环境质量的提升,且符合国家环保的要求。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避免将烧红的棒料,直接放置在锻模上所造成的模具表面退火,降低模具硬度的问题,同时还可解决加热不均匀以及容易引发烫伤事故等问题。4、本技术,由于放置和取出方便、快捷,几秒钟就可完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由于采用拆卸结构放置,大大方便其使用,且便于日常检查和实施维护,故此,具有可推广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K向视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接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用电动螺旋压力机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工作示意图。图中:1、把手;2、壳体;3、螺钉;4、固定片;5、紧固件;6、接线螺柱;7、接线螺母;8、保温棉;9、双向圆板辐射器;10、单向环形辐射器;11、上锻模;12、下锻模;13、限位圆盘;14、模架;15、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另图中:φ1、装置内径;φ2、装置外径;φ3、装置限位内径;φ4、上模具外径;φ5、下模具外径;φ6、限位圆盘外径;h、装置高度;h1、装置上部深度;h2、双向圆板辐射器厚度;h3、装置下部深度;h4、装置限位深度;h5、上模具高度;h6、下模具高度;h7、限位圆盘高度;w1、单向环形辐射器厚度;w2、壳体厚度;δ1、上锻模与双向圆板辐射器上表面的距离;δ2、下锻模与双向圆板辐射器下表面的距离;δ3、锻模与单向环形辐射器内表面的距离;δ4、装置限位直径与圆板直径之间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两个把手(1)、两个壳体(2)、若干个螺钉(3)、十二个固定片(4)、若干个紧固件(5)、六根接线螺柱(6)、六个接线螺母(7)、两块保温棉(8)、一个双向圆板辐射器(9)和一个单向环形辐射器(10);所述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为圆环形,且用若干个螺钉(3)固联在壳体(2)内壁上并与其同心设置,另在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与壳体(2)外壁间填充有两块保温棉(8);所述保温棉(8)和壳体(2)均为半圆形,且二者一一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壳体(2)均由各自其上配置的六个固定片(4)并通过紧固件(5)实施二者固联,且另在两个壳体(2)外壁上分别各自固联有一个把手(1),还在其中一个壳体(2)的外侧配置了六根接线螺柱(6),且两根一组成三排设置;所述双向圆板辐射器(9),配置在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中间且与其轴线垂直,并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二者等高,即装置上部深度h1等于装置下部深度h3,h1= h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电辐射式锻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两个把手(1)、两个壳体(2)、若干个螺钉(3)、十二个固定片(4)、若干个紧固件(5)、六根接线螺柱(6)、六个接线螺母(7)、两块保温棉(8)、一个双向圆板辐射器(9)和一个单向环形辐射器(10);所述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为圆环形,且用若干个螺钉(3)固联在壳体(2)内壁上并与其同心设置,另在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与壳体(2)外壁间填充有两块保温棉(8);所述保温棉(8)和壳体(2)均为半圆形,且二者一一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壳体(2)均由各自其上配置的六个固定片(4)并通过紧固件(5)实施二者固联,且另在两个壳体(2)外壁上分别各自固联有一个把手(1),还在其中一个壳体(2)的外侧配置了六根接线螺柱(6),且两根一组成三排设置;所述双向圆板辐射器(9),配置在单向环形辐射器(10)中间且与其轴线垂直,并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二者等高,即装置上部深度h1等于装置下部深度h3,h1=h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芳王云飞范巧变夏占雪王海平吴志刚于学敏边思纯杨启帆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