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酸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9804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酸洗机,包括开卷机、卷取机以及设置在开卷机和卷取机之间的转向夹送辊、九辊矫直机、切头剪设备、酸洗槽、漂洗槽、烘干机、切尾机和张力辊,酸洗槽包括导向轮、酸洗池和带钢表面除液机构;导向轮设置在靠近酸洗槽的带钢进入口,酸洗池的尾部壁上横向均设有弧形凸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包括上转动轴、下转动轴、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酸洗后的带钢通过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时受到挤压,进而除去带钢表面的酸洗液,当橡胶套与带钢接触的部位磨损后,橡胶套转动一定角度,又可以保持橡胶套与带钢表面的挤压力,大大延长了带钢表面除液机构的使用寿命,也有效避免了酸洗池中的酸洗液产生混合,提高了带钢的酸洗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酸洗机,尤其涉及一种冷轧酸洗机。
技术介绍
冷轧厂酸洗机组采用线槽浸泡式酸洗形式。酸洗槽呈串列布置型式,共计三个酸槽,1#酸槽酸液浓度:3~5%HCL,2#酸槽酸液浓度:8~10%HCL,3#酸槽酸液浓度:12~16%HCL,酸液由蒸汽加热,最高温度为90℃,酸槽之间采用挤干辊和隔离段隔开,保持每个酸槽内酸液浓度一定,因此保证了带钢的酸洗效果。酸槽由钢体,防腐层,花岗石组成。现有技术中的酸洗槽结构如图1所示,酸洗槽包括按照生产流水线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轮33、第一酸洗池12、第二酸洗池13、第三酸洗池14和第二导向轮34。在第一酸洗池12和第二酸洗池13之间,第二酸洗池13和第三酸洗池14之间,以及第三酸洗池14的尾部都分别设置一对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包括上橡胶压板35和下橡胶压板36,经过第一酸洗池12酸洗后的带钢通过其尾部的一对挤压装置时,第一酸洗池12尾部的上橡胶压板35和下橡胶压板36分别挤压在带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而除去带钢表面的酸液;经过第二酸洗池13酸洗后的带钢通过其尾部的一对挤压装置时,第二酸洗池13尾部的上橡胶压板35和下橡胶压板36分别挤压在带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而除去带钢表面的酸液;经过第三酸洗池14酸洗后的带钢通过其尾部的一对挤压装置时,第三酸洗池14尾部的上橡胶压板35和下橡胶压板36分别挤压在带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而除去带钢表面的酸液。可见,挤压装置将第一酸洗池12、第二酸洗池13、第三酸洗池14之间的酸洗液严格隔开,避免因带钢在输送过程中酸洗池中的酸液产生混合,进而影响带钢酸洗质量。带钢在上橡胶压板35和下橡胶压板36之间穿过时,上橡胶压板35和下橡胶压板36会逐渐磨损,导致挤压装置的使用寿命缩短,且上橡胶压板35和下橡胶压板36更换频繁,影响带钢酸洗生产;同时磨损后的上橡胶压板35和下橡胶压板36挤压带钢的力度不够,进而影响带钢酸洗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延长酸洗设备使用寿命,提高酸洗质量的冷轧酸洗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冷轧酸洗机,包括开卷机、卷取机以及依次按照生产流水线设置在开卷机和卷取机之间的转向夹送辊、九辊矫直机、切头剪设备、酸洗槽、漂洗槽、烘干机、切尾机和张力辊,所述酸洗槽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轮、第一酸洗池、第二酸洗池、第三酸洗池、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Ⅱ和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Ⅲ;所述导向轮设置在靠近酸洗槽的带钢进入口,所述第一酸洗池靠近第二酸洗池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Ⅰ;所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Ⅰ包括上转动轴Ⅰ、下转动轴Ⅰ、上橡胶套Ⅰ和下橡胶套Ⅰ;所述上转动轴Ⅰ和下转动轴Ⅰ均由伺服电机Ⅰ同步驱动,所述上转动轴Ⅰ和下转动轴Ⅰ相互平行,上橡胶套Ⅰ套在上转动轴Ⅰ上,下橡胶套Ⅰ套在下转动轴Ⅰ上,所述上橡胶套Ⅰ的两端面底部和下橡胶套Ⅰ的两端面均压在第一酸洗池的两侧壁上且与对应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下橡胶套Ⅰ的底部压在弧形凸台Ⅰ上,所述上橡胶套Ⅰ的底部压在下橡胶套Ⅰ的顶部;所述第一酸洗池的上方倾斜设置刮板Ⅰ,所述刮板Ⅰ的一端压在上橡胶套Ⅰ的外圆面上部,刮板Ⅰ的另一端伸向第一酸洗池的中部;所述第一酸洗池的顶部高于上橡胶套Ⅰ和下橡胶套Ⅰ的接触面;所述第二酸洗池靠近第三酸洗池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Ⅱ;所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Ⅱ包括上转动轴Ⅱ、下转动轴Ⅱ、上橡胶套Ⅱ和下橡胶套Ⅱ;所述上转动轴Ⅱ和下转动轴Ⅱ均由伺服电机Ⅱ同步驱动,所述上转动轴Ⅱ和下转动轴Ⅱ相互平行,上橡胶套Ⅱ套在上转动轴Ⅱ上,下橡胶套Ⅱ套在下转动轴Ⅱ上,所述上橡胶套Ⅱ的两端面底部和下橡胶套Ⅱ的两端面均压在第二酸洗池的两侧壁上且与对应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下橡胶套Ⅱ的底部压在弧形凸台Ⅱ上,所述上橡胶套Ⅱ的底部压在下橡胶套Ⅱ的顶部;所述第二酸洗池的上方倾斜设置刮板Ⅱ,所述刮板Ⅱ的一端压在上橡胶套Ⅱ的外圆面上部,刮板Ⅱ的另一端伸向第二酸洗池的中部;所述第二酸洗池的顶部高于上橡胶套Ⅱ和下橡胶套Ⅱ的接触面;所述第三酸洗池靠近酸洗槽的带钢输出口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Ⅲ;所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Ⅲ包括上转动轴Ⅲ、下转动轴Ⅲ、上橡胶套Ⅲ和下橡胶套Ⅲ;所述上转动轴Ⅲ和下转动轴Ⅲ均由伺服电机Ⅲ同步驱动,所述上转动轴Ⅲ和下转动轴Ⅲ相互平行,上橡胶套Ⅲ套在上转动轴Ⅲ上,下橡胶套Ⅲ套在下转动轴Ⅲ上,所述上橡胶套Ⅲ的两端面底部和下橡胶套Ⅲ的两端面均压在第三酸洗池的两侧壁上且与对应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下橡胶套Ⅲ的底部压在弧形凸台Ⅲ上,所述上橡胶套Ⅲ的底部压在下橡胶套Ⅲ的顶部;所述第三酸洗池的上方倾斜设置刮板Ⅲ,所述刮板Ⅲ的一端压在上橡胶套Ⅲ的外圆面上部,刮板Ⅲ的另一端伸向第三酸洗池的中部;所述第三酸洗池的顶部高于上橡胶套Ⅲ和下橡胶套Ⅲ的接触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刮板Ⅰ压在上橡胶套Ⅰ上的一端高于刮板Ⅰ伸向第一酸洗池的另一端;所述刮板Ⅱ压在上橡胶套Ⅱ上的一端高于刮板Ⅱ伸向第二酸洗池的另一端;所述刮板Ⅲ压在上橡胶套Ⅲ上的一端高于刮板Ⅲ伸向第三酸洗池的另一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酸洗后的带钢通过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时,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分别挤压在带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而除去带钢表面的酸洗液,当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与带钢接触的部位磨损后,伺服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进而使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转动一定角度,使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的另一部分与带钢接触,又可以保持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与带钢表面的挤压力,大大延长了带钢表面除液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效避免了酸洗池中的酸液产生混合,提高了带钢的酸洗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酸洗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冷轧酸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酸洗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开卷机;2—卷取机;3—转向夹送辊;4—九辊矫直机;5—切头剪设备;6—酸洗槽;7—漂洗槽;8—烘干机;9—切尾机;10—张力辊;11—导向轮;12—第一酸洗池;13—第二酸洗池;14—第三酸洗池;15—弧形凸台Ⅰ;16—上转动轴Ⅰ;17—下转动轴Ⅰ;18—上橡胶套Ⅰ;19—下橡胶套Ⅰ;20—刮板Ⅰ;21—弧形凸台Ⅱ;22—上转动轴Ⅱ;23—下转动轴Ⅱ;24—上橡胶套Ⅱ;25—下橡胶套Ⅱ;26—刮板Ⅱ;27—弧形凸台Ⅲ;28—上转动轴Ⅲ;29—下转动轴Ⅲ;30—上橡胶套Ⅲ;31—下橡胶套Ⅲ;32—刮板Ⅲ;33—第一导向轮;34—第二导向轮;35—上橡胶压板;36—下橡胶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2所示,冷轧酸洗机包括开卷机1、卷取机2以及依次按照生产流水线设置在开卷机1和卷取机2之间的转向夹送辊3、九辊矫直机4、切头剪设备5、酸洗槽6、漂洗槽7、烘干机8、切尾机9和张力辊10,酸洗槽6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轮11、第一酸洗池12、第二酸洗池13和第三酸洗池14,导向轮11设置在靠近酸洗槽6的带钢进入口,酸洗槽6还包括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Ⅱ和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Ⅲ,如图3所示。第一酸洗池12靠近第二酸洗池13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Ⅰ15;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Ⅰ包括上转动轴Ⅰ16、下转动轴Ⅰ17、上橡胶套Ⅰ18和下橡胶套Ⅰ19。上转动轴Ⅰ16和下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冷轧酸洗机,包括开卷机(1)、卷取机(2)以及依次按照生产流水线设置在开卷机(1)和卷取机(2)之间的转向夹送辊(3)、九辊矫直机(4)、切头剪设备(5)、酸洗槽(6)、漂洗槽(7)、烘干机(8)、切尾机(9)和张力辊(10),所述酸洗槽(6)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轮(11)、第一酸洗池(12)、第二酸洗池(13)和第三酸洗池(14),所述导向轮(11)设置在靠近酸洗槽(6)的带钢进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槽(6)还包括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Ⅱ和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Ⅲ;所述第一酸洗池(12)靠近第二酸洗池(13)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Ⅰ(15);所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Ⅰ包括上转动轴Ⅰ(16)、下转动轴Ⅰ(17)、上橡胶套Ⅰ(18)和下橡胶套Ⅰ(19);所述上转动轴Ⅰ(16)和下转动轴Ⅰ(17)均由伺服电机Ⅰ同步驱动,所述上转动轴Ⅰ(16)和下转动轴Ⅰ(17)相互平行,上橡胶套Ⅰ(18)套在上转动轴Ⅰ(16)上,下橡胶套Ⅰ(19)套在下转动轴Ⅰ(17)上,所述上橡胶套Ⅰ(18)的两端面底部和下橡胶套Ⅰ(19)的两端面均压在第一酸洗池(12)的两侧壁上且与对应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下橡胶套Ⅰ(19)的底部压在弧形凸台Ⅰ(15)上,所述上橡胶套Ⅰ(18)的底部压在下橡胶套Ⅰ(19)的顶部;所述第一酸洗池(12)的上方倾斜设置刮板Ⅰ(20),所述刮板Ⅰ(20)的一端压在上橡胶套Ⅰ(18)的外圆面上部,刮板Ⅰ(20)的另一端伸向第一酸洗池(12)的中部;所述第一酸洗池(12)的顶部高于上橡胶套Ⅰ(18)和下橡胶套Ⅰ(19)的接触面;所述第二酸洗池(13)靠近第三酸洗池(14)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Ⅱ(21);所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Ⅱ包括上转动轴Ⅱ(22)、下转动轴Ⅱ(23)、上橡胶套Ⅱ(24)和下橡胶套Ⅱ(25);所述上转动轴Ⅱ(22)和下转动轴Ⅱ(23)均由伺服电机Ⅱ同步驱动,所述上转动轴Ⅱ(22)和下转动轴Ⅱ(23)相互平行,上橡胶套Ⅱ(24)套在上转动轴Ⅱ(22)上,下橡胶套Ⅱ(25)套在下转动轴Ⅱ(23)上,所述上橡胶套Ⅱ(24)的两端面底部和下橡胶套Ⅱ(25)的两端面均压在第二酸洗池(13)的两侧壁上且与对应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下橡胶套Ⅱ(25)的底部压在弧形凸台Ⅱ(21)上,所述上橡胶套Ⅱ(24)的底部压在下橡胶套Ⅱ(25)的顶部;所述第二酸洗池(13)的上方倾斜设置刮板Ⅱ(26),所述刮板Ⅱ(26)的一端压在上橡胶套Ⅱ(24)的外圆面上部,刮板Ⅱ(26)的另一端伸向第二酸洗池(13)的中部;所述第二酸洗池(13)的顶部高于上橡胶套Ⅱ(24)和下橡胶套Ⅱ(25)的接触面;所述第三酸洗池(14)靠近酸洗槽(6)的带钢输出口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Ⅲ(27);所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Ⅲ包括上转动轴Ⅲ(28)、下转动轴Ⅲ(29)、上橡胶套Ⅲ(30)和下橡胶套Ⅲ(31);所述上转动轴Ⅲ(28)和下转动轴Ⅲ(29)均由伺服电机Ⅲ同步驱动,所述上转动轴Ⅲ(28)和下转动轴Ⅲ(29)相互平行,上橡胶套Ⅲ(30)套在上转动轴Ⅲ(28)上,下橡胶套Ⅲ(31)套在下转动轴Ⅲ(29)上,所述上橡胶套Ⅲ(30)的两端面底部和下橡胶套Ⅲ(31)的两端面均压在第三酸洗池(14)的两侧壁上且与对应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下橡胶套Ⅲ(31)的底部压在弧形凸台Ⅲ(27)上,所述上橡胶套Ⅲ(30)的底部压在下橡胶套Ⅲ(31)的顶部;所述第三酸洗池(14)的上方倾斜设置刮板Ⅲ(32),所述刮板Ⅲ(32)的一端压在上橡胶套Ⅲ(30)的外圆面上部,刮板Ⅲ(32)的另一端伸向第三酸洗池(14)的中部;所述第三酸洗池(14)的顶部高于上橡胶套Ⅲ(30)和下橡胶套Ⅲ(31)的接触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冷轧酸洗机,包括开卷机(1)、卷取机(2)以及依次按照生产流水线设置在开卷机(1)和卷取机(2)之间的转向夹送辊(3)、九辊矫直机(4)、切头剪设备(5)、酸洗槽(6)、漂洗槽(7)、烘干机(8)、切尾机(9)和张力辊(10),所述酸洗槽(6)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轮(11)、第一酸洗池(12)、第二酸洗池(13)和第三酸洗池(14),所述导向轮(11)设置在靠近酸洗槽(6)的带钢进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槽(6)还包括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Ⅱ和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Ⅲ;所述第一酸洗池(12)靠近第二酸洗池(13)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Ⅰ(15);所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Ⅰ包括上转动轴Ⅰ(16)、下转动轴Ⅰ(17)、上橡胶套Ⅰ(18)和下橡胶套Ⅰ(19);所述上转动轴Ⅰ(16)和下转动轴Ⅰ(17)均由伺服电机Ⅰ同步驱动,所述上转动轴Ⅰ(16)和下转动轴Ⅰ(17)相互平行,上橡胶套Ⅰ(18)套在上转动轴Ⅰ(16)上,下橡胶套Ⅰ(19)套在下转动轴Ⅰ(17)上,所述上橡胶套Ⅰ(18)的两端面底部和下橡胶套Ⅰ(19)的两端面均压在第一酸洗池(12)的两侧壁上且与对应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下橡胶套Ⅰ(19)的底部压在弧形凸台Ⅰ(15)上,所述上橡胶套Ⅰ(18)的底部压在下橡胶套Ⅰ(19)的顶部;所述第一酸洗池(12)的上方倾斜设置刮板Ⅰ(20),所述刮板Ⅰ(20)的一端压在上橡胶套Ⅰ(18)的外圆面上部,刮板Ⅰ(20)的另一端伸向第一酸洗池(12)的中部;所述第一酸洗池(12)的顶部高于上橡胶套Ⅰ(18)和下橡胶套Ⅰ(19)的接触面;所述第二酸洗池(13)靠近第三酸洗池(14)的内壁上横向设置一弧形凸台Ⅱ(21);所述带钢表面除液机构Ⅱ包括上转动轴Ⅱ(22)、下转动轴Ⅱ(23)、上橡胶套Ⅱ(24)和下橡胶套Ⅱ(25);所述上转动轴Ⅱ(22)和下转动轴Ⅱ(23)均由伺服电机Ⅱ同步驱动,所述上转动轴Ⅱ(22)和下转动轴Ⅱ(23)相互平行,上橡胶套Ⅱ(24)套在上转动轴Ⅱ(22)上,下橡胶套Ⅱ(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艳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