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竖向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9791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竖向减振装置,包括上基板、上固定支座、上刚性杆、复位机构、粘滞阻尼器、套箍、下基板、下固定支座、下刚性杆;所述上基板设置在下基板上方,所述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动杆与外套,活动杆与上基板连接,粘滞阻尼器的外套与下基板连接,所述上基板的下端面设有左右对称的上固定支座,所述下基板的上端面设有左右对称的下固定支座,所述上固定支座和下固定支座之间连接有上刚性杆和下刚性杆;所述复位机构一端与上刚性杆和下刚性杆的连接处相连接,另一端与粘滞阻尼器外套上的套箍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依靠与刚性杆连接的弹性变形从而提供自复位的回复力,可以保持稳定的较小的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竖向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日益加速,其以低污染、低能耗、大容量及安全、准点、快速的优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而地铁轨道不可避免的穿越人口密集区和重要建筑下,列车行驶时振动和噪声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及工作,因此设法降低城市轨道振动及噪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对轨道的减振降噪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水平减振的减振机理相似,为了达到明显的竖向减振效果,竖向减振装置既要具有较低的竖向刚度,又要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和竖向阻尼,还应能发生较大的竖向变形。对于同时隔离地铁振动的三维减振装置,由于水平和竖向振动作用的耦联,使得该减振装置已成为国际难题。目前,对于通过专利技术一个未定的三维减振支座来减轻水平和竖向地振作用已经有过很多的尝试。很多三维减振装置都具有良好的竖向减振性能或阻尼性能,但这些设备的由于较为昂贵,而且相对来说体积较大,从而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现有竖向减振的难点在于装置较小的竖向刚度与较大的支撑力之间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竖向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竖向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基板、上固定支座、上刚性杆、复位机构、粘滞阻尼器、套箍、下基板、下固定支座、下刚性杆;所述上基板设置在下基板上方,所述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动杆与外套,活动杆与上基板连接,粘滞阻尼器的外套与下基板连接,所述上基板的下端面设有左右对称的上固定支座,所述下基板的上端面设有左右对称的下固定支座,所述上固定支座和下固定支座之间连接有上刚性杆和下刚性杆;所述复位机构一端与上刚性杆和下刚性杆的连接处相连接,另一端与粘滞阻尼器外套上的套箍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竖向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基板、上固定支座、上刚性杆、复位机构、粘滞阻尼器、套箍、下基板、下固定支座、下刚性杆;所述上基板设置在下基板上方,所述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动杆与外套,活动杆与上基板连接,粘滞阻尼器的外套与下基板连接,所述上基板的下端面设有左右对称的上固定支座,所述下基板的上端面设有左右对称的下固定支座,所述上固定支座和下固定支座之间连接有上刚性杆和下刚性杆;所述复位机构一端与上刚性杆和下刚性杆的连接处相连接,另一端与粘滞阻尼器外套上的套箍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复位机构的竖向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川于意王瑞栋张佳
申请(专利权)人:钧玖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