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轮缘润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和轮缘润滑方法。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动车和城轨车辆等过弯道或蛇形摆动时,车轮轮缘与钢轨轨距角会发生剧烈的摩擦磨损,这种车轮轮缘磨损与钢轨侧磨是曲线上车轮与钢轨的主要伤损类型之一,严重影响车轮和钢轨寿命。轮缘润滑技术是一种减缓轮缘轨侧磨损的重要手段。适当地润滑轮缘和轨距角可以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不但能够延长车轮和钢轨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降低脱轨系数、利于行车安全、降低轮轨噪声并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根据润滑剂的形态,轮缘润滑可分为流体轮缘润滑和固体轮缘润滑。流体轮缘润滑一般采用润滑脂、润滑油;固体轮缘润滑采用润滑棒、润滑块。固体轮缘润滑技术及系统是国内外主流的轮缘润滑减磨方式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固体轮缘润滑装置是利用弹簧将固体润滑块(石墨或二硫化钼等)挤压在轮缘上,通过轮缘与固体润滑块之间的摩擦,把润滑剂涂覆到轮缘上,从而达到润滑目的。以弹簧的弹性压力为动力源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润滑块(棒)套筒外部的扭力弹簧提供近似恒定拉力,通过钢丝绳、导向轮将恒定拉力转换成施加在润滑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的多个润滑机构,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电控器,所述电控器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控器用于确定轨道车辆的行车情况和轮缘磨耗程度并根据确定的所述轨道车辆的行车情况和轮缘磨耗程度输出润滑策略;和气动执行机构,所述气动执行机构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并且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分别与所述电控器、外部压缩气体源以及所述多个润滑机构相连接,以使所述气动执行机构能够在所述电控器的控制下从外部压缩气体源获得压缩气体并按照所述润滑策略驱动所述多个润滑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所述多个润滑机构分别靠近轨道车辆的轮缘设置,并且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的多个润滑机构,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电控器,所述电控器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控器用于确定轨道车辆的行车情况和轮缘磨耗程度并根据确定的所述轨道车辆的行车情况和轮缘磨耗程度输出润滑策略;和气动执行机构,所述气动执行机构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并且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分别与所述电控器、外部压缩气体源以及所述多个润滑机构相连接,以使所述气动执行机构能够在所述电控器的控制下从外部压缩气体源获得压缩气体并按照所述润滑策略驱动所述多个润滑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所述多个润滑机构分别靠近轨道车辆的轮缘设置,并且所述多个润滑机构中的每一个中都容纳有润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润滑机构中的每一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两端开口的筒状筒体,所述润滑块能够放置在所述筒体内;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筒体的一端的开口相配合,以密封所述筒体的所述一端,并且所述后盖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气动执行机构相连接以将压缩气体从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引入所述筒体内;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且所述活塞具有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配合的横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筒体的侧壁的厚度在3-5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后盖的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进气口的内径在1.5-2.5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活塞的横截面的外围尺寸比所述筒体的横截面的内侧尺寸小0.1-0.3mm,且所述活塞与所述筒体的接触边界为倒圆角,优选地,所述活塞由聚四氟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筒体的内壁的横截面与所述润滑块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内壁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润滑块的横截面尺寸0.5-1.0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后盖与所述筒体相配合的端面设置有密封圈。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活塞通过拉链与所述后盖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靠近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放气孔,并且所述多个放气孔与所述另一端的垂直距离大于在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活塞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多个放气孔为4个,并且所述4个放气孔沿所述筒体的横截面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多个加强筋与所述筒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多个加强筋为4个三角形加强筋,所述底座的厚度在6-8mm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筒体两侧的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筒体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个长圆孔,以调节所述润滑机构相对于轮缘的距离和角度。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润滑机构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两个搭扣锁,所述两个搭扣锁相应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和所述后盖上,并且所述两个搭扣锁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将所述后盖连接到所述筒体的所述一端;和两个拉链座,所述两个拉链座相应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和所述后盖上,并且所述两个拉链座通过拉链连接以防止所述后盖丢失,优选地,所述两个搭扣锁和所述两个拉链座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更优选地,所述两个搭扣锁和所述两个拉链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侧壁和所述后盖上。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分别与轨道车辆电源和所述电控器相连接;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连接器串联,以控制所述电连接器的通断;和熔断体,所述熔断体与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开关相串联。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包括: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外部压缩气体源相连接;截断塞门,所述截断塞门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气接头相连接;减压过滤器,所述减压过滤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截断塞门的另一端相连接;和多个电空阀,所述多个电空阀中的每一个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减压过滤器相连接,所述多个电空阀分别与所述电控器相连接以接收所述润滑策略,并且所述多个电空阀分别通过出气接头与所述多个润滑机构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气动固体轮缘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润滑机构为4个,所述4个润滑机构分别靠近轨道车辆的1轴的左轮位、右轮位和4轴或6轴的左轮位、右轮位安装。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宽,申灏,王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