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瓶送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950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09:47
一种药瓶送瓶装置,涉及制药技术领域,该药瓶送瓶装置的外盒体的顶面具有第一开口,底部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通过通道与输送带连接,通道邻近第二开口的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导向轮,内盒体由第一开口沿外盒体的长度方向可插拔的插入外盒体内,外盒体的侧壁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二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的外缘面与内盒体的外侧壁相切。使用时,将预先放置有药瓶的内盒体由第一开口,在第二导向轮的作用下沿外盒体的长度方向插入其中,然后拆卸掉第一底板,并拔出内盒体,内盒体内的药瓶会落到外盒体内,并在第一导向轮的作用下,通过通道顺次落在输送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送瓶,送瓶效率高,可满足高效率的瓶装药生产线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药瓶送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瓶装药时,需要对药瓶进行贴签,药瓶标签上可以用于显示药品的名称、成分及主要功能等基本信息,便于患者识别、了解药品。为了增加药瓶贴签的效率,瓶装药生产企业会使用专门的自动贴签机给药瓶贴签,因此,自动贴签机是瓶装药生产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贴签机给药瓶贴签之前,需要先把未贴签的药瓶整齐、规律性的排列在输送带上,再由输送带输送到自动贴签机的工作位置,自动贴签机以规律性的贴标动作给排列有序的药瓶贴签,以保证标签贴在药瓶的特定位置。以往,很多瓶装药生产企业是靠人工将药瓶按照统一的瓶口朝向顺次摆放在输送带上,这种人工送瓶方式的送瓶效率很低,而且很难保证所有药瓶整齐、规律性的排列在输送带上,因此难以保证自动贴签机对药瓶的贴签质量。后来,有些瓶装药生产企业采用半自动的送瓶设备:先人工将药瓶按统一的瓶口朝向,并排码放在一个容纳盒内,使药瓶在重力作用下,由容纳盒底部的通道顺次落在输送带上。虽然这种半自动的送瓶方式相较于人工送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送瓶效率,但这种半自动的送瓶方式还是需要人工配合,导致送瓶效率依旧很低,难以满足高效率的瓶装药生产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瓶送瓶装置,其能够实现自动送瓶,送瓶效率高,可满足高效率的瓶装药生产线的需求。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药瓶送瓶装置,其包括具有可拆卸的第一底板的内盒体、支座、以及安装于支座上的外盒体和输送带,外盒体位于输送带的上方,外盒体的顶面具有第一开口,外盒体的底部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通过通道与输送带连接,通道邻近第二开口的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导向轮,内盒体由第一开口沿外盒体的长度方向可插拔的插入外盒体内,外盒体的侧壁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二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的外缘面与内盒体的外侧壁相切。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内盒体还包括第三内侧板,以及与第三内侧板垂直的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和顶板,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均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相对设置,第三内侧板连接于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之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外盒体包括第三外侧板,以及与第三外侧板垂直的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第三外侧板均设置于第二底板上,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相对设置,第三外侧板连接于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之间,第二外侧板与第二底板的相邻端之间形成第二开口。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外侧板开设有供第二导向轮穿过的开口,第二导向轮的外缘面与第二内侧板的外壁相切。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底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底板邻近第一外侧板的一端高于第二底板邻近第二外侧板的一端。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外侧板相对竖直面倾斜设置,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第三外侧板和第二底板围合而成的空腔开口斜向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底板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三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的轴心与第三外侧板垂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开口与输送带之间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面开设有通道。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向轮穿过连接块伸入通道内。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向轮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盒体的顶面具有第一开口,底部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通过通道与输送带连接,通道邻近第二开口的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导向轮,内盒体由第一开口沿外盒体的长度方向可插拔的插入外盒体内,外盒体的侧壁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二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的外缘面与内盒体的外侧壁相切。使用时,预先将未贴签的药瓶按照统一的瓶口朝向并排放置于内盒体内,再将内盒体由第一开口,在第二导向轮的作用下沿外盒体的长度方向插入外盒体内,然后拆卸掉第一底板,并拔出内盒体,内盒体内的药瓶会落到外盒体内,并在第一导向轮的作用下,通过通道顺次落在输送带上,实现药瓶的自动送瓶,送瓶效率高,可满足高效率的瓶装药生产线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瓶送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药瓶送瓶装置中的内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药瓶送瓶装置中的外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药瓶送瓶装置;110-内盒体,111-第一内侧板,112-第二内侧板,113-第三内侧板,114-第一底板,115-顶板,116-第一卡板,117-第二卡板,118-第一插板,119-第二插板;120-外盒体,121-第一外侧板,122-第二外侧板,123-第三外侧板,124-第二底板,125-第二开口;130-通道;140-输送带;150-通孔;161-支座,162-支架;170-连接块;181-第一导向轮,182-第二导向轮,183-第三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瓶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可拆卸的第一底板的内盒体、支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支座上的外盒体和输送带,所述外盒体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外盒体的顶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外盒体的底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通过通道与所述输送带连接,所述通道邻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导向轮,所述内盒体由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外盒体的长度方向可插拔的插入所述外盒体内,所述外盒体的侧壁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外缘面与所述内盒体的外侧壁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瓶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可拆卸的第一底板的内盒体、支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支座上的外盒体和输送带,所述外盒体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外盒体的顶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外盒体的底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通过通道与所述输送带连接,所述通道邻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导向轮,所述内盒体由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外盒体的长度方向可插拔的插入所述外盒体内,所述外盒体的侧壁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外缘面与所述内盒体的外侧壁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瓶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体还包括第三内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三内侧板垂直的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均设置于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内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瓶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包括第三外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三外侧板垂直的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第三外侧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第二外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外侧板连接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香兴福何宇东陈雪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