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绞制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线芯定尺合格率的框绞机拉模装置。其包括支撑座、设置于支撑座上的固定模和拉模,以及设置于固定模上部的压模座,在拉模的一端设有卡合部,在固定模上设有与卡合部相匹配的卡槽,卡合部配合安装在卡槽内,使拉模和固定模安装在一起;在拉模和固定模上设有相通的、内径相等的用于穿过电缆导线的线孔;在压模座中部设有立柱,立柱紧压固定在固定模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拉模结构,导线在绞制成型过程中穿过拉模,被紧压绞合,使导线产生塑性变形,导线间的距离被压实,使得制成的缆线更加紧实、缝隙更小、线径更小,缆线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有利于提高缆线的性能和缆线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框绞机拉模装置。
技术介绍
框绞机,即框架式绞线机,主要用于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将圆形导体、扇形导体绞制紧压成型。现有的框绞机在进行导体绞制时,仅仅是将导体绞合在一起,紧压系数较低,制成的缆线中,各导体单线之间的缝隙大,紧合度低。同时现有的框绞机在生产过程中断线率高,断线修线耗时耗力,造成生产效率低,且线芯定尺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线绞制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线芯定尺合格率的框绞机拉模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框绞机拉模装置,包括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固定模和拉模,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模上部的压模座,在所述拉模的一端设有卡合部,在所述固定模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合部配合安装在所述卡槽内,使所述拉模和所述固定模安装在一起;在所述拉模和固定模上设有相通的、内径相等的用于穿过电缆导线的线孔;在所述压模座中部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紧压固定在所述固定模上部。优选的,所述拉模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硬质合金材料制成的拉模,能够对导线起到更好的紧压效果,使导线绞合成型的效果更好。优选的,该框绞机拉模装置还包括冷却部件,所述冷却部件包括支杆、设置于所述支杆上的固定环和套装于所述固定环内的冷却液瓶,所述冷却液瓶的瓶口朝下,在所述冷却液瓶的瓶口设有滴管,所述滴管的末端对应设置于所述拉模的上部;在所述滴管上设有流速调节器。优选的,在所述压模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滴管的搭扣。优选的,在所述冷却液瓶内装有酒精。在导线绞制过程中,导线穿过拉模的过程中摩擦力大,容易使拉模温度升高,冷却装置能够实时给拉模进行降温,避免因其温度过高而造成断线。使用酒精作为冷却液,冷却效果更好,更加有利于拉模的降温;流速调节器能够根据具体需要调整冷却液的流量。优选的,所述固定模由上下对称的两部分扣合在一起组成,这种结构使得对拉模的紧固效果更好且便于安装,同时,在固定模磨损后便于更换。优选的,所述固定模为尼龙材质制成,使其耐磨效果更好,提高固定模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在所述压模座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压模座位移的转盘。转盘可调整压模座对固定模和拉模的紧固程度,同时便于拆装和维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本技术拉模结构,导线在绞制成型过程中穿过拉模,被紧压绞合,使导线产生塑性变形,紧压系数可达到0.7-0.9,导线间的距离被压实,使得制成的缆线更加紧实、缝隙更小、线径更小,缆线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有利于提高缆线的性能和缆线的生产质量。2.采用固定模将拉模进行固定、压模座将固定模紧固在支撑座上,避免拉模在绞线过程中发生位移造成断线或导线扭曲变形,有利于减少断线、修线的次数和时间,进而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线芯定尺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框绞机拉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固定模和拉模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图2中固定模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固定模的上下两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支撑座,2为固定模,3为拉模,4为压模座,5为线孔,6为立柱;7为支杆,8为固定环,9为冷却液瓶,10为滴管,11为流速调节器,12为搭扣,13为转盘;14为固定模上部;15为固定模下部,16为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下列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框绞机拉模装置,参见图1、图2,包括支撑座1、设置于支撑座1上的固定模2和拉模3,以及设置于固定模2上部的压模座4。在拉模3的一端设有卡合部,在固定模2上设有与卡合部相匹配的卡槽,卡合部配合安装在卡槽内,使拉模3和固定模2安装在一起;在拉模3和固定模2上设有相通的、内径相等的用于穿过电缆导线16的线孔5;在压模座4中部设有立柱6,立柱6紧压固定在固定模2上部,在压模座4上设有用于控制压模座4位移的转盘13。其中,拉模3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固定模2为尼龙材质制成。固定模2由上下对称的两部分(固定模上部14、固定模下部15)扣合在一起组成,参见图3、图4。该框绞机拉模装置还包括冷却部件,冷却部件包括支杆7、设置于支杆7上的固定环8和套装于固定环8内的冷却液瓶9,在冷却液瓶9内装有酒精。冷却液瓶9的瓶口朝下,在冷却液瓶9的瓶口设有滴管10,滴管10的末端对应设置于拉模3的上部,用于将冷却液滴至拉模上进行降温。在滴管10上设有用于调节冷却液流速的流速调节器11。在压模座4上设有用于固定滴管的搭扣12。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设备。以“1-6-12-18-24”结构的4层导体绞线过程为例,使用1根强度为95~105MPa的铝杆作为中心单线,依次绞制6根、12根、18根、24根共四层导体,使用本技术进行绞制的工艺如下:首先进行作业前的准备:按工艺卡片将各段绞体转速、绞向、及牵引手柄挂到位;安装好所用整套拉模装置,以免生产过程中更换模子造成浪费;把所用的牵引线沿各段绞体空心轴穿出引至牵引轮,绕5~6圈后,引向收线盘固定好,收线张力调整适当。6盘绞体的上线、穿线及随线:上线前必须检查所领用单线,以免上错线造成返工;上线时一定要将线盘分布均匀,以免造成偏重,损坏设备;上完线后进行穿线,穿线前必须检查各个线嘴、导轮是否完好,必要时更换,避免造成挂线和擦线现象;穿线时单线一定要拉顺,以防压线,并且按先后顺序进行,避免穿错造成断线。将6盘单丝经各个线嘴、导轮穿出分线板,6盘单丝穿进拉模5根,穿出约50~60厘米后,将各段拉模按顺序大小都套在6盘穿出的单丝上,固定牢靠。用一个绳扣将牵引线的一端和6盘所穿出的单丝固定牢靠。调整好6盘放线张力(建议0.25Mpa),将牵引线收紧后,低速启车进行随线,不要随错并且注意安全,将6盘所剩最后一根单丝随进拉模,随出拉模后用钳子夹紧,不能后退。待6盘绞成的导体走至12盘分线板和压模座时停机。12盘绞体的上线、穿线及随线:上12盘单丝和6盘单丝的基本顺序一致,穿线时由于单线根数较多,应小心穿线,12盘单丝穿出分线板后,将预先套好的拉模所固定的单丝去掉。12盘单丝穿进拉模9~10根,待单丝穿出拉模后,将6盘所用的绳扣打开,把12盘所穿出的单丝和6盘的单丝一起用绳扣固定牢靠。调整好12盘放线张力(建议0.2Mpa),低速启车,将12盘所剩余的单丝随进拉模,随线速度不要过快,每根单丝间距约30~40厘米。随线时要用钳子夹紧,否则后退越多,废品越多,待12盘绞成的导线走至18盘分线板和压模座时停机。18盘绞体的上线、穿线及随线:上18盘单丝和前两段的基本顺序一致,穿线时由于单线根数更多,应更加小心穿线,待18盘单线经各个线嘴、导轮穿出分线板后,再穿进提前套在导线上的18盘所需拉模。18盘单丝穿进拉模14~17根,穿出拉模约60~70厘米后,将18盘穿出拉模的单丝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绞机拉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固定模和拉模,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模上部的压模座,在所述拉模的一端设有卡合部,在所述固定模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合部配合安装在所述卡槽内,使所述拉模和所述固定模安装在一起;在所述拉模和固定模上设有相通的、内径相等的用于穿过电缆导线的线孔;在所述压模座中部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紧压固定在所述固定模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绞机拉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固定模和拉模,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模上部的压模座,
在所述拉模的一端设有卡合部,在所述固定模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合部配合安装在所述卡槽内,使所述拉模和所述固定模安装在一起;在所述拉模和固定模上设有相通的、内径相等的用于穿过电缆导线的线孔;在所述压模座中部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紧压固定在所述固定模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绞机拉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模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绞机拉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部件,所述冷却部件包括支杆、设置于所述支杆上的固定环和套装于所述固定环内的冷却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维,上官雅扉,焦向阳,侯冬冬,王晓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华力电缆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