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型磷光Ag6Cu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456551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型磷光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配合物的结构为:[Ag6Cu{HC(PPh2)3}2(C≡CR)3{Ph2P(=X)X}3]+An-1/n。其中X可相同可不同,独立的选自任选为:O、S、Se;R可相同可不同,独立的选自:芳基、杂芳基、-芳基-杂芳基,所述的杂芳基、芳基均可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独立的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氨基、卤素、卤烷基、芳基;An-为ClO4-、PF6-、SbF6-、BF4-、SiF62-等,n为1、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磷光金属配合物为发光层掺杂体,制备得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可应用于平板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可应用于彩色平板显示和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类Ag6Cu异七核金属有机炔配合物用于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3-12V低直流电压作用下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发光现象,它在平板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与传统照明和显示技术相比,有机电致发光具有全彩色显示、广视角、高清晰、快速响应、低功耗、耐低温等诸多优点;而且有机发光器件具有结构简单、超轻、超薄、柔性可折叠等优异特性。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核心是发光薄膜材料,目前商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用的磷光材料绝大多数是电中性环金属铱(III)配合物,将其掺杂于有机主体材料中组成发光层,并采用真空热蒸镀制作器件。但存在价格昂贵、色度不全(蓝色磷光材料缺乏)、铱资源紧缺、难于制备大尺寸器件等挑战性问题。为了突破这些技术瓶颈,选择量子效率高的环境绿色且廉价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替代贵金属铱(III)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与电中性化合物相比,离子型磷光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型磷光金属配合物,其结构为:[Ag6Cu{HC(PPh2)3}2(C≡CR)3{Ph2P(=X)X}3]+An‑1/n;其中X可相同可不同,独立的选自:O、S、Se;R可相同可不同,独立的选自:烷基、芳基、杂芳基、‑芳基‑杂芳基,所述的烷基、芳基、杂芳基均可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独立的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氨基、卤素、卤烷基、芳基;An‑为ClO4‑、PF6‑、SbF6‑、BF4‑、SiF62‑等,n为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型磷光金属配合物,其结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宁徐亮金王金云舒辉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