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给体-受体型手性大环共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光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1、圆偏振光(cpl)是由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旋转差异产生的一种手性特征。cpl材料在三维显示、生物医学、信息加密、防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初,圆偏振光可以通过结合偏振器和四分之一波片产生,但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显著的光学损耗。另外,手性单元和发光体的直接集成可以导致具有cpl活性的材料,从而减少约50%的光学损耗。近年来,该领域报道的新材料有手性有机分子,手性金属氧簇,和手性共价有机框架(ccofs)等化合物。然而,这些材料大多难以实现可调发射,尤其难以在深红色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内实现圆偏振发射。
2、双光子吸收(tpa)材料具有通过同时吸收两个光子将激发波长从可见光转换为近红外(nir)区域的能力。与可见光相比,近红外光表现出较小的光损伤、较低的光学散射、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优越的光学穿透性。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光动力治疗、疾病监测、信息编码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将具有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体-受体型手性大环共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材料的化学式为C76H52N6O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材料包括R型和S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材料的圆偏振发光在550~850nm区域,发射峰位于67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材料的双光子激发荧光发射峰位于680nm,发射谱覆盖深红色和近红外区域。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共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环三聚萘二亚胺和芘溶解于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体-受体型手性大环共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材料的化学式为c76h52n6o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材料包括r型和s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材料的圆偏振发光在550~850nm区域,发射峰位于67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材料的双光子激发荧光发射峰位于680nm,发射谱覆盖深红色和近红外区域。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共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城,吴明燕,李嘉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