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镜,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三极管级联电流镜。
技术介绍
电流镜也称镜像电流源,当在它的输入端输入一个参考电流时,输出端将输出一个大小和方向与输入端参考电流成比例的输出电流。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为:如果两个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基射/栅源电压相同,那么集电极/沟道电流与管子尺寸成比例。由于三极管电流镜优良的匹配性能和较小的尺寸,通常性能要优于同级别的场效应管电流镜,但由于三极管有基极电流,必须用基极补偿电路提高其电流准确度。通常高性能三极管电流镜还会用级联的方法提高输出阻抗从而提高电流镜的精度。然而同时利用基极补偿电路和级联结构的三极管电流镜由于整体上反馈回路复杂,会造成电路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稳定性是指电路有稳定的工作点,不会震荡;可靠性是指电路有且只有一个稳定工作点,避免不能启动或者工作在非正常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新型三极管级联电流镜。本技术新型三极管级联电流镜,其中,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比较器和多个三极管,电流输入端分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三极管级联电流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比较器(A7)和多个三极管,电流输入端(8)分别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的漏极与电源(VCC)连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的源极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接入零电势点(GND),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入零电势点(GND),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比较器(A7)的正向输入端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的漏极都分别接入零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极管级联电流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比较器(A7)和多个三极管,电流输入端(8)分别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的漏极与电源(VCC)连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的源极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接入零电势点(GND),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入零电势点(GND),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比较器(A7)的正向输入端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的漏极都分别接入零电势点(GND),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接入第一偏执电压(10),比较器(A7)的输出端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的源极与电源(VCC)连接,比较器(A7)的反向输入端和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也与零电势点(GND)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入零电势点(GND),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电流输出端(9)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和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接入零电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波,张翠云,邓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美辰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