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永专利>正文

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353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包括有一网笼,该网笼呈圆筒状,其外层包覆有网,网笼内设有轴,沿轴径向放射地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其特征在于网笼内设有分水板,该分水板上设有弧状的分水槽,该分水槽同一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能完全循环使用,不会再有污水排出,能彻底解决目前造纸行业污染环境情况,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大大地降低造纸成本。(*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造纸设备,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生料造纸主要是利用农副产品,如杂草、麦秸等为原料。因其变废为宝,加强增值,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现在的生料造纸的过程是,先对原料进行制浆,并将浆液贮存于网箱内,利用一转动的网笼沾上浆液后,将浆液贴附于一移动的毛布上,然后对毛布上的浆液烘干后制成纸。这种造纸技术的关键是要沾浆均匀,因此必须采用大量的净水冲洗网笼,以利沾浆均匀,从而保证造纸的质量。但这种造纸技术的缺陷是冲洗网笼的用水量过大,占造纸用水的1/3,而且冲洗网笼用的净水与网箱内的污水不能分离,因此不能再回收利用,所以采用这种方法的造纸厂,往往要排放大量的污水,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即污染地上水资源,又能污染地下水资源。目前解决造纸厂的污染问题,大都是要装配污水处理装置,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耗资较大,不仅能大大地增加了造纸成本,而且使一般小规模的造纸厂无力承担。另外这种造纸方法用水量很大,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使得用于冲洗网笼的净水与网箱污水能分离收集,可再循环使用,不致有污水排出,彻底解决目前造纸行业污染情况,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造纸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包括有一网笼,该网笼呈圆筒状,其外层包覆有网,网笼内设有轴,沿轴径向放射地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其特征在于网笼内设有分水板,该分水板上设有弧状的分水槽,该分水槽同一方向设置。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如下措施实现,所述的分水板沿网笼轴向成对设置;分水板为一体弯折成型,其上端弯折成弧状的分水槽,分水板的下端排列有纵向槽,该纵向槽插装于网笼内的支撑筋上。所述分水板的上端边和下端边平行向上倾斜成α角,该向上倾斜α角度最佳为12°±5°;上述纵向槽的上端呈水平设置,纵向槽的长度沿下端边的倾斜逐渐缩短,纵向槽较长的一端位于网笼轴向中心处。本技术同有技术相比效果是显著的,由于本技术中分水板的设置,可有效地将冲洗网笼的净水与带有浆液的污水分开收集,再重新利用,使得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水能完全循环使用,不会再有污水排出,因此,可彻底解决目前造纸行业污染环境情况,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大大地降低造纸成本。另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装配于生产180克重以上纸张的造纸厂,从而达到本技术目的。附图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技术中网笼侧视图;图3 为分水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 为分水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网笼1,该网笼1呈圆筒状,其外层包覆有网2,网笼1内设有轴3,沿轴3径向放射地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4,支撑筋4亦沿轴3轴向排列数根,网笼1内设有分水板5,该分水板5上设有弧状的分水槽51,该分水槽51同一方向设置,上述之分水板5沿网笼1轴向左右成对设置。请参见图3所示,分水板1为一体弯折成型,其上端弯折成弧状的分水槽51。分水板5的下端排列有纵向槽53,该纵向槽53插装于网笼1内的支撑筋4上,并于每一排轴向排列的支撑筋4上对称插装两个左右对称的分水板5,如图1所示。图4所示分水板5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分水板5由一块整板一体弯折而成,分水板5的上端边54和下端边55平行向上倾斜成α角,上述纵向槽53的上端呈水平设置,因此纵向槽53的长度沿下端边55的倾斜逐渐缩短,平面部52上分水板5插装于支撑筋4上时,纵向槽53较长的一端位于网笼2轴向中心处;并使得每一支撑筋4位于纵向槽53的根部,从而使分水板5的在安装于支撑筋4上之后,延轴径向扩张成喇叭状。本技术安装后,网笼1内的每一排支撑筋4上均设置有两相对称的分水板5,且该分水板5的分水槽51由内向外逐渐扩大,并抵于网2的内径表面,形成一喇叭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转动的网笼1粘浆后与位于网笼1上端的移动毛布相接触时,将浆液贴覆于毛布上,并进行初步的挤压,在挤压时产生的污水透经网笼1的网2进入网笼1内,并沿分水板5集于分水槽53内,随着网笼1的转动,由挤压产生的污水沿网笼1内的分水板5的呈喇叭状的分水槽53从网笼1的两端流出,进入位于网笼1两端的集污水槽内,再沿管路返回制浆池内进行配浆用;因所有分水板5同一方向设置,且分水槽53沿网笼1的转动方向设置,所以当网笼1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网笼1内的污水已完全排放至集污水槽内;于网笼1下设置一排冲洗网笼1的水源,使冲洗网笼1的水沿一定角度开始冲洗网笼1,而此时分水槽53正好朝下,因此用于冲洗网笼1的水不能再沿分水槽53从网笼1的两端流出,而直接透过网笼1的网2流至位于网笼1下面的集水池内,该冲洗网笼1的用水则经过滤后,再返回用以冲洗网笼1。综上所述,本技术中分水板5的设置,可有效地将冲洗网笼1的净水与带有浆液的污水分开收集,再重新利用,使得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水能完全循环使用,不会再有污水排出,因此,可彻底解决目前造纸行业污染环境情况,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大大地降低造纸成本。另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装配于生产180克重以上纸张的造纸厂。权利要求1.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包括有一网笼,该网笼呈圆筒状,其外层包覆有网,网笼内设有轴,沿轴径向放射地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其特征在于网笼内设有分水板,该分水板上设有弧状的分水槽,该分水槽同一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水板沿网笼轴向成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板为一体弯折成型,其上端弯折成弧状的分水槽,分水板的下端排列有纵向槽,该纵向槽插装于网笼内的支撑筋上。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板的上端边和下端边平行向上倾斜成α角,上述纵向槽的上端呈水平设置,纵向槽的长度沿下端边的倾斜逐渐缩短,纵向槽较长的一端位于网笼轴向中心处。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板下端边向上倾斜α角度为12°±5°。专利摘要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包括有一网笼,该网笼呈圆筒状,其外层包覆有网,网笼内设有轴,沿轴径向放射地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其特征在于网笼内设有分水板,该分水板上设有弧状的分水槽,该分水槽同一方向设置。本技术能使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能完全循环使用,不会再有污水排出,能彻底解决目前造纸行业污染环境情况,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大大地降低造纸成本。文档编号C02F1/00GK2260796SQ9621158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志永 申请人:刘志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料造纸水全闭路循环分水装置,包括有一网笼,该网笼呈圆筒状,其外层包覆有网,网笼内设有轴,沿轴径向放射地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其特征在于网笼内设有分水板,该分水板上设有弧状的分水槽,该分水槽同一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