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无齿轴承的加工方法及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的通用件。其特征是转速高、承力大、摩擦力小、精度高、可承受来自于径向和轴向的负荷。在轴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使轴承有较高的硬度、足够的耐磨程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对轴承热处理。传统的轴承加工工艺很难满足轴承对硬度、韧性、承载力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齿轴承的加工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种无齿外圈轴承的生产成本,提高轴承的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齿轴承的加工方法及轴承,所述外圈的加工步骤如下:(1)粗车:将锻件毛坯进行装夹,校正内圆跳动为0-1.6mm、外圆跳动为0-0.5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粗车加工,控制外圆和内圆直径误差不大于1mm、单圈高度误差不大于0.8mm;(2)半精车:将粗车后锻件进行装夹,校正外圆跳动为0-0.2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半精车加工,控制滚道直径和环中心高不大于0.3mm;(3)热处理:用电磁感应圈对轴承滚道进行热处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齿轴承的加工方法及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加工步骤如下:(1)粗车:将锻件毛坯进行装夹,校正内圆跳动为0‑1.6mm、外圆跳动为0‑0.5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粗车加工,控制外圆和内圆直径误差不大于1mm、单圈高度误差不大于0.8mm;(2)半精车:将粗车后锻件进行装夹,校正外圆跳动为0‑0.2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半精车加工,控制滚道直径和环中心高不大于0.3mm;(3)热处理:用电磁感应圈对轴承滚道进行热处理,电磁感应圈的外形与轴承滚道相一致,通电加热,加热一定时间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落入淬火介质中冷却,淬火液浓度为0.48ml/L,淬火液压力为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齿轴承的加工方法及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加工步骤如下:(1)粗车:将锻件毛坯进行装夹,校正内圆跳动为0-1.6mm、外圆跳动为0-0.5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粗车加工,控制外圆和内圆直径误差不大于1mm、单圈高度误差不大于0.8mm;(2)半精车:将粗车后锻件进行装夹,校正外圆跳动为0-0.2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半精车加工,控制滚道直径和环中心高不大于0.3mm;(3)热处理:用电磁感应圈对轴承滚道进行热处理,电磁感应圈的外形与轴承滚道相一致,通电加热,加热一定时间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落入淬火介质中冷却,淬火液浓度为0.48ml/L,淬火液压力为0.2MPa,控制滚道硬度为55-62HRC,淬硬层深度大于3毫米,之后在200℃下回火4h;(4)精车:将轴承非基准面放在等高垫块上,校正内圆跳动为0-0.1mm,用压板压紧,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精车加工,控制外圆直径、内圆直径和滚道中心高度误差不大于0.1mm,光洁度要求为Ra3.2;(5)划线:测量零件的外型尺寸后,按照图纸规定进行划线和定位工序;(6)钻孔:对照图纸检测划线尺寸,确保尺寸正确无误后再进行钻孔工序,将轴承基准面放在摇臂钻工作台等高块上,用压板压紧,确保工件平稳无翘动,将钻头中心线对准孔中心位置进行钻孔,控制孔直径误差不大于0.1mm;(7)油孔:将轴承固定于冲床上,采用冲压加工方式制造出油孔,利用倒角设备,在油孔上加工出倒角;(8)装配:将零件进行试装配,测出初步游隙,根据计算数据和试装游隙,再进行最后的磨削加工,配出最终图纸规定游隙;(9)入库:对零件进行检测并作相应记录,退磁、清洗、包装并出具合格证、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齿外圈轴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毛坯材料牌号为50M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齿外圈轴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装夹外圆过程中应保证各个卡瓜装夹力道均匀,并用四个压板在外圆处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齿外圈轴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通电加热,其电压为4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远丰回转支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