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差速式履带转向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2191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差速式履带转向驱动系统,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动力输入轴和安装在机架上的主轴,主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动力输入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主轴相连,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包括太阳轮、内齿圈、行星架和行星轮,行星架上连接有输出轴,履带转向驱动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的内齿圈同步且反向转动的自锁式转向驱动装置。该自锁差速式履带转向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工作稳定可靠、转向性能好、机动性和灵活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履带式行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差速式履带转向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履带转向机构可分为纯机械驱动转向机构、纯液压驱动转向机构以及液压机械联合驱动转向机构三大类。纯机械驱动转向机构主要有转向离合制动式转向机构、单级行星齿轮转向机构、单差速器转向机构、双差速器转向机构等几种。其中,1、转向离合制动式转向机构在某侧的转向离合器局部或全部分离时,便可以切断或者减少该侧驱动轮所传递的力与转矩从而使车辆转向。离合器分离的程度决定了转向半径的大小。这种机构由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早期的中小型履带式拖拉机、推土机上得到了广泛运用,但这种机构只有一个固定的转向半径,如果需要其他的转向半径,就得靠机构中的元件摩擦制动实现,既降低机构的寿命又损耗了功率,随着履带车辆的功率不断增大,该系统的应用将会有很大的局限性。2、单级行星齿轮转向机构的工作情况与转向离合器类似,传给中央传动的扭矩,经过两侧的单级行星机构传递给驱动轮,通过控制制动器改变左右侧使车辆转向。这种机构耐磨性高,机构尺寸紧凑,无需保养,而且只有一个自由度,可以提高履带车辆的直线行驶能力,但由于其结构很复杂,所以只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差速式履带转向驱动系统,包括机架(100)、安装在机架(100)上的动力输入轴(1)和安装在机架(100)上的主轴(2),所述主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3),所述动力输入轴(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与主轴(2)相连,所述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3)包括太阳轮(31)、内齿圈(32)、行星架(33)和行星轮(34),所述行星架(33)上连接有输出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转向驱动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3)的内齿圈(32)同步且反向转动的自锁式转向驱动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差速式履带转向驱动系统,包括机架(100)、安装在机架(100)上的动力输入轴(1)和安装在机架(100)上的主轴(2),所述主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3),所述动力输入轴(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与主轴(2)相连,所述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3)包括太阳轮(31)、内齿圈(32)、行星架(33)和行星轮(34),所述行星架(33)上连接有输出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转向驱动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3)的内齿圈(32)同步且反向转动的自锁式转向驱动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差速式履带转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转向驱动装置(6)包括无级调速旋转驱动件和转向输入轴(61),所述无级调速旋转驱动件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转向输入轴(61)相连,所述转向输入轴(6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一个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3)的内齿圈(32)相连,所述转向输入轴(61)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另一个行星齿轮式输出机构(3)的内齿圈(3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差速式履带转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政孙松林杨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