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道机车车辆
,特别涉及动车的驱动系统悬挂技术。
技术介绍
将驱动系统通过摆杆或其它弹性元件悬挂在构架或车体底架下,是近年来国内外高速机车、动车转向架的一种新技术,这种结构方式可改善机车、动力车高速运行时的横向动力学性能,适用于速度160km/h等级以上机车及高速动力车。欧洲很多200km/h等级的机车都是在E120机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它们都将驱动系统由E120机车的刚性悬挂改为弹性悬挂。我国CRH3型动力车、“蓝剑”、“中华之星”动力集中式动车以及近年来我国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高速机车,驱动系统就是采用弹性架悬方式。通过摆杆吊挂允许驱动系统相对构架横向运动,实现与构架质量和惯量间的解耦,隔离驱动系统在转向架的横向运动,提高了机车的动力学性能。相对驱动系统刚性架悬而言,高速工况下机车轮轴横向力降低30~40%。由于结构空间的原因,驱动系统相对构架的横动量有限。传统的驱动系统弹性架悬方式将驱动系统与构架之间通过横向布置的液压减振器连接,通过较大的横向阻尼抑制驱动系统过大的横向位移以避免与转向架结构碰撞,往往驱动系统横向振动的阻尼比达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机车驱动系统悬挂结构,包括构架(1)、轮对(6)和电机(5),电机(5)前端通过橡胶关节(2)与构架(1)固定,电机(5)的后端通过橡胶关节(2)与两侧的摆杆(4)下端固定,摆杆(4)上端通过橡胶关节(2)与构架(1)固定,其特征在于:构架(1)与电机(5)之间横向设有作动器(3),作动器(3)两端分别与构架(1)和电机(5)通过球形橡胶关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机车驱动系统悬挂结构,包括构架(1)、轮对(6)和电机(5),电机(5)前端通过橡胶关节(2)与构架(1)固定,电机(5)的后端通过橡胶关节(2)与两侧的摆杆(4)下端固定,摆杆(4)上端通过橡胶关节(2)与构架(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远,张开林,钟文生,陈康,张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