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对发泡废渣进行回收利用,包括以下步骤:沉降‑筛分‑压滤‑利用,其中筛分包括沉降泥浆过6‑20目筛、过40‑60目筛、过110‑130目筛;一种的抛光砖污泥回收利用的设备,包括抛磨废水输出管、絮凝剂输出管、沉淀池、过滤筛、刮料片和压滤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沉降池中添加絮凝剂使得加快抛磨废水的固液分离;2.沉降泥浆采用分层过筛,提高过筛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减少沉降泥浆对筛网的堵塞的问题;3.对不同筛分的沉降泥浆进行不同用途的回收利用,实现废料的最大适应度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陶瓷的
,特别涉及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及所使用的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而且生产成本也不断地上涨,如何把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是目前各种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在建筑陶瓷的抛光砖生产中,由于烧制出来的陶瓷砖需要经过抛光打磨,才能形成成品,而如何把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污泥(下称抛光废渣)合理回收利用,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抛光废渣含有树脂、碳化硅、氯化镁等成分,引入抛光砖生产配方时,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坯体膨胀、起孔、变形等缺陷,因而难于直接回收利用于抛光砖生产,这种废渣称为发泡废渣。其余不含有树脂、碳化硅、氯化镁等成分的废渣称为不发泡废渣。公开号为CN102350100《一种抛光废渣回用于抛光砖生产的方法及设备》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如何把不发泡废渣分为100目以下和以上回收利用。但如何对发泡废渣进行回收利用,则并没有任何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合理利用各种不同抛光砖污泥,而且分离效率大幅提高的方法及相应设备。一种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把抛光废渣分为发泡废渣和不发泡废渣,所述发泡废渣的回收利用包括以下步骤:A.沉降,抛光砖的发泡废渣的抛磨废水中添加絮凝剂之后,在沉降池中沉降,形成沉降泥浆;B.筛分,将所述沉降泥浆进行过筛处理,包括以下步骤:B1.沉降泥浆过6-20目筛,上料为粗径泥浆,下料为次级泥浆;B2.所述次级泥浆过40-60目筛,上料为中径泥浆,下料为末级泥浆;B3.所述末级泥浆过110-130目筛,上料为细径泥浆,下料为微径泥浆;C.压滤,将所述粗径泥浆、中径泥浆、细径泥浆和微径泥浆分别进行压滤形成粗径滤饼、中径滤饼、细径滤饼和微径滤饼;D.利用,将所述粗径滤饼作为发泡材料回用于轻质建材;所述中径滤饼作为发泡材料回用于孔径细密变形较少的轻质砖;所述细径滤饼回用于普通抛光砖;所述微径滤饼回用于白度高于60度的砖坯粉料的辅料。一种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抛光砖污泥回收利用的设备,包括抛磨废水输出管、絮凝剂输出管、沉淀池、过滤筛、刮料片和压滤机;所述抛磨废水输出管和絮凝剂输出管的出水口与沉淀池连通,所述过滤筛、刮料片和压滤机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出料口处。更具体的,所述絮凝剂输出管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抛磨废水输出管的出水口的上方;所述抛磨废水输出管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所述抛磨废水输出管的出水口距离所述沉淀池的液面50-150CM;所述沉淀池的底壁为倾斜设置,所述抛磨废水输出管的出水口位于沉淀池的底壁较高的一侧的上方;所述沉淀池的底壁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沉淀出料口;所述沉淀出料口连通所述过滤筛,所述过滤筛从上到下依次包括6-20目筛、40-60目筛和110-130目筛,所述过滤筛的上方设置有刮料片;所述过滤筛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压滤机的进料口。优选的,所述过滤筛为振动筛;还设置有刮片驱动机构,所述刮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刮料片来回运动。优选的,所述沉淀出料口设置有弹性翻盖。优选的,还设置有混料挡板,所述混料挡板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底壁较高的一侧的上方,所述混料挡板距离所述沉淀池的液面1-10CM;所述混料挡板包括挡料斜边、混料碗和卸料斜边,所述挡料斜边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混料碗的一侧,所述卸料斜边较高的一端连接所述混料碗的另一侧;所述抛磨废水输出管的抛磨废水落在所述混料碗或挡料斜边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沉降池中添加絮凝剂使得加快抛磨废水的固液分离;2.沉降泥浆采用分层过筛,提高过筛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减少沉降泥浆对筛网的堵塞的问题;3.对不同筛分的沉降泥浆进行不同用途的回收利用,实现废料的最大适应度的再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所使用的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得絮凝剂与抛磨废水落下时进行混合,减少搅拌设备的使用;2.采用分级的过滤筛进行过滤筛分,提高筛分效率;3.沉淀池采用弹簧翻盖,根据沉淀池的承载压力自动开启、闭合沉淀出料口;4.采用混料挡板进一步提高絮凝剂与抛磨废水的混合效率。附图说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混料挡板的示意图。其中:抛磨废水输出管11;絮凝剂输出管12;沉淀池2;挡料斜边21;混料碗22;卸料斜边23;过滤筛3;刮料片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本实施例把抛光废渣分为发泡废渣和不发泡废渣,所述发泡废渣是指含有树脂、碳化硅、氯化镁等成分的抛光废渣;所述不发泡废渣是指不含有树脂、碳化硅、氯化镁等成分的抛光废渣,而不发泡废渣则可以选择现有的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回收利用,这里就不详细进行说明了;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废渣的回收利用包括以下步骤:A.沉降,抛光砖的发泡废渣的抛磨废水中添加絮凝剂之后,在沉降池2中沉降,形成沉降泥浆;添加了絮凝剂的抛光砖的抛磨废水可以进一步的加速沉降,在沉降池2内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B.筛分,将所述沉降泥浆进行过筛处理,包括以下步骤:B1.沉降泥浆过6-20目筛,上料为粗径泥浆,下料为次级泥浆;B2.所述次级泥浆过40-60目筛,上料为中径泥浆,下料为末级泥浆;B3.所述末级泥浆过110-130目筛(优选120目),上料为细径泥浆,下料为微径泥浆;对沉降泥浆进行先粗后细的分级过筛处理,不仅可以把不同粒径的污泥进行筛分,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过筛的效率,减少沉降泥浆对筛网的堵塞,使得筛分时间仅为24-30小时(而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原操作方法需要48小时以上);C.压滤,将所述粗径泥浆、中径泥浆、细径泥浆和微径泥浆分别进行压滤形成粗径滤饼、中径滤饼、细径滤饼和微径滤饼;进一步的进行固液分离,把多余的水分去掉,不仅便于运输、储存,而且也避免影响后续建筑陶瓷粉料的含水率;D.利用,将所述粗径滤饼作为发泡材料回用于轻质建材;所述中径滤饼作为发泡材料回用于孔径细密变形较少的轻质砖;所述细径滤饼回用于普通抛光砖;所述微径滤饼回用于白度高于60度的砖坯粉料的辅料;由于不同粒径的污泥的组份是有区别的,因为打磨抛光时树脂、碳化硅和氯化镁的质地比较硬,在污泥中的粒径相对较粗,因此,粒径粗的污泥含有上述三种成分的含量也会相对较多,而且粒径越大的发泡料在时间生产中的发泡效果也会越明显;而把不同粒径的污泥造成的滤饼应用于需要的发泡效果不同的建筑陶瓷上,可以更加充分、合理的对其进行利用。此外,因为抛光砖废渣中含有的絮状树脂的体积较大,其也难以通过相应分级滤网,并且其容易将滤网/筛网的孔隙堵塞,因此采用这种分级处理的方式,可以缓解此问题,减少堵塞,提高处理效率。在110-130目下的部分,其细度较细,在烧结过程中即使有发泡组分也会因其细度较低,发泡效果会大大降低。另外,因其絮状树脂的拦截,对于可能对砖坯烧后颜色产生影响部分进行包裹,在上级分滤部分即可分离(釉层或印花层部分因其材料特性抛磨后产生的碎屑粒径更大),因此其烧后白度也较高,可用于白度较高(大于等于60度)的产品的辅料,这样使用可以降低白度较高产品的原料成本。经过实践实验得出,采用上述方法对抛磨废水进行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抛光废渣分为发泡废渣和不发泡废渣,所述发泡废渣的回收利用包括以下步骤:A.沉降,抛光砖的发泡废渣的抛磨废水中添加絮凝剂之后,在沉降池中沉降,形成沉降泥浆;B.筛分,将所述沉降泥浆进行过筛处理,包括以下步骤:B1.沉降泥浆过6‑20目筛,上料为粗径泥浆,下料为次级泥浆;B2.所述次级泥浆过40‑60目筛,上料为中径泥浆,下料为末级泥浆;B3.所述末级泥浆过110‑130目筛,上料为细径泥浆,下料为微径泥浆;C.压滤,将所述粗径泥浆、中径泥浆、细径泥浆和微径泥浆分别进行压滤形成粗径滤饼、中径滤饼、细径滤饼和微径滤饼;D.利用,将所述粗径滤饼作为发泡材料回用于轻质建材;所述中径滤饼作为发泡材料回用于孔径细密变形较少的轻质砖;所述细径滤饼回用于普通抛光砖;所述微径滤饼回用于白度高于60度的砖坯粉料的辅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抛光废渣分为发泡废渣和不发泡废渣,所述发泡废渣的回收利用包括以下步骤:A.沉降,抛光砖的发泡废渣的抛磨废水中添加絮凝剂之后,在沉降池中沉降,形成沉降泥浆;B.筛分,将所述沉降泥浆进行过筛处理,包括以下步骤:B1.沉降泥浆过6-20目筛,上料为粗径泥浆,下料为次级泥浆;B2.所述次级泥浆过40-60目筛,上料为中径泥浆,下料为末级泥浆;B3.所述末级泥浆过110-130目筛,上料为细径泥浆,下料为微径泥浆;C.压滤,将所述粗径泥浆、中径泥浆、细径泥浆和微径泥浆分别进行压滤形成粗径滤饼、中径滤饼、细径滤饼和微径滤饼;D.利用,将所述粗径滤饼作为发泡材料回用于轻质建材;所述中径滤饼作为发泡材料回用于孔径细密变形较少的轻质砖;所述细径滤饼回用于普通抛光砖;所述微径滤饼回用于白度高于60度的砖坯粉料的辅料。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所使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磨废水输出管、絮凝剂输出管、沉淀池、过滤筛、刮料片和压滤机;所述抛磨废水输出管和絮凝剂输出管的出水口与沉淀池连通,所述过滤筛、刮料片和压滤机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出料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废渣回收利用方法所使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输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权,曾德朝,周燕,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纳福娜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