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166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04:53
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扶手(5)被附接到座椅靠背(2)的侧框架(11),在该交通工具座椅(1)中,加强构件(20)被交联在侧框架(11)和布置在与侧框架(11)不同位置处的下面板(13)之间,当横向负荷被施加到扶手(5)时所述加强构件(20)抑制在扶手(5)被附接到侧框架(11)的位置处侧框架(11)的横向扭转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扶手被附接到座椅靠背的侧框架的交通工具座椅。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9-136484(JP2009-136484A)描述了车辆座椅的一个已知的结构,其中扶手被附接到座椅靠背的侧部。扶手被设置成可旋转地销连接到支架,所述支架被附接到座椅靠背的侧框架的外侧部分。此连接使得扶手能够放置在升起位置(存储位置)或降低位置(使用位置)中,在所述升起位置中所述扶手沿座椅靠背的侧部升起,在所述降低位置中所述扶手在座椅靠背前从升起位置降低。对于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当横向负荷在下位置中施加到扶手上时,强的侧向扭转载荷被施加在以悬臂方式支撑扶手的座椅靠背的侧框架上。因此,需要使得结构抵抗使侧框架侧向扭曲的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因此提供了车辆座椅,其中支撑扶手的座椅靠背的侧框架具有抵抗从扶手接收的横向负荷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扶手被附接到座椅靠背的侧框架。在此车辆座椅中,加强构件被交联在侧框架和与侧框架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处的支撑框架之间,所述加强构件在横向负荷被施加到扶手时抑制在扶手附接到侧框架的位置处的侧框架的横向扭转变形。根据此结构,支撑扶手的座椅靠背的侧框架能够被结构化为通过抑制侧框架的横向扭转变形的加强构件来强力地抵抗从扶手接收的横向负荷。在以上所述的方面中,扶手可被附接到侧框架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表面,且加强构件可与高度方向上成角度地交联在侧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和支撑框架之间。根据此结构,抑制侧框架的横向扭转变形的加强构件被布置成在高度方向上成角度地移开,且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向座椅靠背的中心区域的凸出导致的异物感。在以上所述的结构中,支撑框架可形成为下框架,所述下框架在座椅靠背的一侧上的侧框架的下端部分和座椅靠背的另一侧上的侧框架的下端部分之间延伸。根据此结构,加强构件能够以紧凑的方式在侧框架和邻近侧框架的下面板之间延伸,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向座椅靠背的中心区域的凸出导致的异物感。在以上所述的方面中,加强构件可包括加强面板和交联丝,该加强面板以与侧框架的内侧表面重叠的方式结合到侧框架,并且交联丝被交联在加强面板的周边部分和支撑框架之间。通过使加强构件形成为具有与侧框架的内侧表面重叠且增加刚度的加强面板以及交联在侧框架和下面板之间的交联丝,加强构件能够以轻量和紧凑的结构来抑制侧框架在宽区域上的横向扭转变形。而且,通过对加强构件的交联结构使用交联丝,即使对于其中侧框架和下面板面向不同的方向的结构,加强构件也能够利用交联丝能够容易地在所有方向上弯曲的特性以两端合适地邻接侧框架和下面板的状态结合在侧框架和下面板之间。在以上所述的结构中,支撑框架可被形成为下面板,所述下面板具有立板区域,所述立板区域以横长立板形状在座椅靠背的一侧上的侧框架的下部和座椅靠背的另一侧上的侧框架的下部之间延伸。交联丝也可被交联在加强面板的下边缘部分和下面板的立板区域的边缘部分之间,使得交联丝的一端固定到这些部分的一个,且交联丝的另一端固定到这些部分的另一个。根据此结构,交联丝能够通过结合到加强面板的下边缘部分且因此尽可能短以及通过在相对于下面板上的输入载荷的弯曲量小处结合到立板区域的边缘部分而具有高刚度。在以上所述的结构中,侧框架可具有如下横截面形状,所述横截面形状具有后侧凸缘部分,所述后侧凸缘部分在侧框架的后侧上的边缘部分上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弯曲。而且,加强面板可以以横跨在侧框架的内侧表面和后侧凸缘部分的前侧表面之间且与之重叠的方式结合到侧框架。以此结构,侧框架的横向扭转变形能够通过加强面板自身被抑制。在以上所述的结构中,加强面板可跨在形成为在侧框架的内侧表面上凸出的肋上,且结合到所述肋。根据此结构,加强构件能够具有带有高结构强度的结构,所述高结构强度使得到加强面板的输入载荷能够传递到高刚度的肋。在以上所述的方面中,加强构件可在与扶手附接到侧框架的位置高度相同的位置处结合到侧框架。以此结构,能够更合适地通过加强构件接收从扶手输入到侧框架的横向负荷。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且其中: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交通工具座椅的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扶手附接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3是从左右方向上的相反侧观察的图2的透视图;图4是图3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图2的前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视图;和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7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座椅1(交通工具座椅)的结构。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座椅1的基本结构。在下列描述中,当术语“座椅”与多种方向结合使用时,例如与“座椅宽度方向”或“座椅高度方向”结合使用时,这指示相对于座椅1的多种方向。而且,术语“座椅外侧”和“座椅内侧”也用于分别指示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和外侧。此外,术语“车辆外侧”和“车辆内侧”用于分别指示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和内侧。此示例实施例的座椅1被构造为汽车的右侧座椅。座椅1包括用作就座乘员的靠背的座椅靠背、用作乘坐部分的座椅坐垫3、用作头靠的头枕4和用作肘靠的扶手5。座椅靠背2连接到座椅坐垫3的后端部分,处于使得可通过一对左右倾斜器6调整靠背角度的状态。每个倾斜器6被恒定地维持在锁定状态中,所述锁定状态固定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两个倾斜器6能够一起从锁定状态释放且切换到解锁状态,所述解锁状态使得能够通过涉及升起设置在座椅坐垫3的面向乘员通过其进出车辆的未示出的车门的车辆外侧上的侧部上的倾斜杆6C的操作,来改变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通过此释放操作,座椅靠背2能够被切换到如下状态中,即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围绕倾斜器6改变靠背角度。倾斜器6然后被促动以返回到其锁定状态,所述锁定状态通过使倾斜杆6C在被上拉之后返回到其原始位置而再次固定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在此,座椅靠背2恒定地接收通过一对钩在与座椅坐垫3的连接部分之间的左右螺旋弹簧7施加的在向前旋转方向上的促动力。以此结构,作为倾斜器6从其锁定状态被释放的结果,座椅靠背2被移动成由于被促动而向前倒下。扶手5通过连接轴5A被可旋转地销连接到座椅靠背2的车辆内侧上的侧部。此连接使得扶手5可放置在升起位置(存储位置;通过虚线指示)或降低位置(使用位置;通过细线指示),在所述升起位置中扶手5沿座椅靠背2的侧部升起,在所述使用位置中扶手5在座椅靠背2前方从升起位置降低。从实现轻量和高强度角度考虑,座椅靠背2的车辆内侧上的支撑扶手5的侧框架11通过薄的高强度钢板材料形成,所述钢板材料具有1mm的厚度且具有980Mpa的抗拉强度。以此类型的结构,侧框架11能够强力地接收施加到座椅靠背2的靠背载荷和多种冲击载荷,即使板厚是薄的。然而,当侧框架11接收过度的载荷使得附接到侧框架11的外侧部分的扶手5在降低时被侧向(左或右)推动,其中可以从附接扶手5的位置施加使扶手5向右或向左扭曲的横向负荷。考虑到此载荷,由于侧框架11的板很薄的事实,侧框架11可能不能仅以其单板构造强力地接收此侧向扭转载荷。因此,为抑制侧框架11由于此类型的载荷导致的横向扭转变形,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座椅靠背(2)和扶手(5),所述扶手被附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侧框架(11),其特征在于,加强构件(20)被交联在所述侧框架和布置在与所述侧框架不同位置中的支撑框架之间,当横向负荷被施加到所述扶手时,所述加强构件抑制在所述扶手被附接到所述侧框架的位置处所述侧框架的横向扭转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08 JP 2015-137106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座椅靠背(2)和扶手(5),所述扶手被附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侧框架(11),其特征在于,加强构件(20)被交联在所述侧框架和布置在与所述侧框架不同位置中的支撑框架之间,当横向负荷被施加到所述扶手时,所述加强构件抑制在所述扶手被附接到所述侧框架的位置处所述侧框架的横向扭转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扶手(5)被附接到所述侧框架(11)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表面,且所述加强构件(20)在高度方向上成角度地被交联在所述侧框架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和所述支撑框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框架被形成为下框架,所述下框架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一侧上的所述侧框架的下端部分和所述座椅靠背的另一侧上的所述侧框架的下端部分之间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加强构件(20)包括:加强面板(21),所述加强面板(21)以与所述侧框架(11)的内侧表面重叠的方式被结合到所述侧框架(11);和交联丝(22),所述交联丝(22)被交联在所述加强面板(21)的周边部分和所述支撑框架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隼人大野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