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浇铸对准的浇铸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浇铸车控制机构包括一对绕炉体轴心弧形布置的弧形导轨,浇铸车下方四端通过万向轮配合在弧形导轨上,浇铸车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水平设置且缸体后端铰接安装在壳体上,缸体伸缩臂前端铰接安装在浇铸车上使得能够通过缸体伸缩臂的伸缩控制浇铸车沿弧形导轨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反应快速,控制可靠,能够实现炉体的浇铸嘴和浇铸车上导流箱快速对准调节以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感应炉浇铸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浇铸对准的浇铸车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真空感应炉主要用于真空或保护气氛条件下对金属材料的熔炼处理。现有的用于控制浇铸对准的浇铸车控制机构,主要包括和抽真空装置系统相连接且能够抽真空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炉体支架,可竖向翻转地安装在炉体支架上的炉体,以及设置于炉体支架和炉体之间的炉体翻转控制机构,炉体上端翻转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浇铸嘴,浇铸嘴外侧的壳体内还设置有浇铸车和浇筑车控制机构,浇铸车上设置钢锭模。这种现有技术的真空感应炉浇铸系统是采用上铸法浇铸,在浇筑多个钢锭模时依次浇铸,即先控制浇铸嘴和一个钢锭模对准,冶炼完毕后通过控制炉体翻转控制机构带动炉体翻转进行浇铸,一个钢锭模浇铸完毕后,控制浇铸车移动至下一个钢锭模和浇铸嘴对准的位置再进行浇铸。这种浇铸方法的欠缺在于:当真空冶炼需要浇铸的钢锭模超过一支时,操作人员只能够通过控制系统不断地控制钢锭模与浇铸口进行工位定位,控制钢锭模一支一支地重复完成浇铸工作,但由于真空感应炉浇铸时是在密封真空环境下或护气氛条件下进行的,操作人员只能通过壳体上方的观察窗不断调整模具与浇铸口来定位,且浇铸时环境温度较高,真空炉内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干扰操作人员视线,对浇铸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当浇铸过程需要气体保护时,该法更难实现重复准确定位浇铸,有时操作不当甚至发生钢水外溢,损坏设备事故。同时,现有的这种浇铸方式操作耗时长,效率低下。受制于现有浇铸技术和真空室空间利用率不高,(现有技术两只钢锭模在浇铸车上直线平行布置),浇铸多个钢锭模时浇铸小车需要来回移动,现有真空感应炉浇铸系统往往只能完成在两只钢锭模浇铸工作。当要求浇铸钢锭模数量较多时,由于该钢锭模在浇铸车上布置和浇铸时必要的移动距离则很大,如不加大现有真空设备室内空间则难以满足生产所需,如加大真空室则必然导致生产能耗显著增加。同时为控制多钢锭模浇时铸车和钢模移动平稳,在行走控制上较为复杂。由于炉体钢包及包体的重量大,使用上述方法移动时,所需的驱动力大,一动一停的运动方式不易实现平稳,且设备的控制和平衡系统必然更加复杂,如需要满足多种规格钢锭模浇铸时,现有真空浇铸系统更无法完成生产要求。且如使用现有技术浇铸的次数和中间间隔时间越长,这势必会导致生产周期变长,钢锭在成分、表面质量和缩孔等方面,容易产生在质量上的差异与波动。在铸锭质量方面难以做到统一,这种质量上的差异与波动又会引起最终产品质量上的差异与波动,较低浇铸质量。为了提高浇铸效率并节省空间,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浇铸车结构,包括设置于真空感应炉的壳体内并位于炉体浇铸嘴外侧位置的浇铸车,浇铸车上设置有多个钢锭模,其特点在于,中间的钢锭模上端口固定设置有导流箱,导流箱上端开口且正对设置于炉体的浇铸嘴外侧,所述浇铸车上表面设置有耐火材料层,钢锭模固定设置于耐火材料层上,耐火材料层内部形成有导流通道和各钢锭模内腔底部连通;浇铸车为绕炉体外周布置的弧形结构,浇铸车上的钢锭模绕炉体轴心弧形布置。这样,将浇铸车和钢锭模弧形设置可以节省空间,同时使得浇铸时,可以将炉体浇铸嘴对准导流箱一次性翻转炉体完成所有钢锭模浇铸以提高效率。但是还需要考虑怎样采用简单的结构,使其稳定可靠地实现浇铸车的调节控制,使得浇铸嘴和导流箱能够快速对准,成为有待进一步考虑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应快速,控制可靠,能够实现炉体的浇铸嘴和浇铸车上导流箱快速对准调节的浇铸车控制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控制浇铸对准的浇铸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浇铸车控制机构包括一对绕炉体轴心弧形布置的弧形导轨,浇铸车下方四端通过万向轮配合在弧形导轨上,浇铸车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水平设置且缸体后端铰接安装在壳体上,缸体伸缩臂前端铰接安装在浇铸车上使得能够通过缸体伸缩臂的伸缩控制浇铸车沿弧形导轨移动。这样,浇铸车配合在弧形导轨上实现沿弧形的调整移动,更好地利用壳体内部空间。同时依靠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两端的铰接设置,可以靠液压缸的直线伸缩实现对浇铸车位置沿弧形方向移动的调整,结构简单巧妙且反应快捷可靠,利于对浇铸车的调整控制以实现浇铸的对准。作为优化,还包括对准检测机构,对准检测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流箱上面对炉体一侧的感应探头以及设置在炉体外表面正对感应探头凸起的感应凸起,所述炉体的浇铸嘴和导流箱处于正对位置时,感应凸起落入到感应探头的感应范围内,感应探头和检测信号灯相连。这样,在冶炼前实现浇铸嘴和导流箱的对准时,依靠感应探头自动检测实现方便提高对准的可靠性。同时感应探头和检测信号灯相连并在感应到感应凸起时控制检测信号灯接通发亮。这样当炉体冶炼过程中如果位置发生偏差后,会导致感应凸起偏出感应探头的感应范围,此时检测信号灯熄灭,可以提醒工作人员位置产生偏差,浇铸时需要重新调整对准,保证浇铸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感应探头为水平并列设置的两个,两个感应探头具有一个交叉的感应范围,且使得浇铸嘴和导流箱处于正对位置时,感应凸起落入到该交叉的感应范围内,两个感应探头各自和一个检测信号灯相连。这样,当两个检测信号灯均点亮时,表明已经对准,可以随时浇铸,当冶炼过程中,任一检测信号灯先行熄灭时,可以快捷准确地判断出产生偏差的方向,利于在浇铸前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出或缩回来重新调节对准。无需人工观察判断,极大地提高了偏差后重新对准的快捷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反应快速,控制可靠,能够实现炉体的浇铸嘴和浇铸车上导流箱快速对准调节以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真空感应炉浇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单独炉体和浇铸车部分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真空感应炉浇铸系统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2所示,一种真空感应炉浇铸系统,包括和抽真空装置系统相连接且能够抽真空的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炉体支架2,可竖向翻转地安装在炉体支架2上的炉体3,以及设置于炉体支架2和炉体3之间的炉体翻转控制机构,炉体3上端翻转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浇铸嘴4,浇铸嘴4外侧的壳体内还设置有浇铸车5和浇筑车控制机构,浇铸车5上设置多个钢锭模6,炉体3上端设置有观察窗7;还设置有浇铸导流结构,所述浇铸导流结构包括一个固定于浇铸车的导流箱8,导流箱8上端开口且正对设置于炉体的浇铸嘴4外侧,浇铸导流结构还包括形成于浇铸车上的导流通道9,导流通道9连通设置于导流箱下端底部和各钢锭模内腔之间。这样,冶炼前可以事先布置好位置使得浇铸嘴和导流箱位置对准,使得当冶炼完毕后浇铸时,只需要控制一次性翻转炉体浇铸,金属液从导流箱浇铸进入,然后能够依靠设置的导流通道浇铸进入到各个钢锭模内腔中,这样就无需移动浇铸车逐一进行浇铸,节省了重复浇铸和对准的步骤,极大地提高了浇铸效率,避免了中间移动控制操作可能导致的失误和重复浇铸难以观察对准导致浇偏的风险。同时这种浇铸方式能够尽量使得各钢锭模内的金属液浇铸进入和凝固保持同步,利于保持浇铸得到的各钢锭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另外,这种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浇铸对准的浇铸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浇铸车控制机构包括一对绕炉体轴心弧形布置的弧形导轨,浇铸车下方四端通过万向轮配合在弧形导轨上,浇铸车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水平设置且缸体后端铰接安装在壳体上,缸体伸缩臂前端铰接安装在浇铸车上使得能够通过缸体伸缩臂的伸缩控制浇铸车沿弧形导轨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浇铸对准的浇铸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浇铸车控制机构包括一对绕炉体轴心弧形布置的弧形导轨,浇铸车下方四端通过万向轮配合在弧形导轨上,浇铸车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浇铸车控制用液压缸水平设置且缸体后端铰接安装在壳体上,缸体伸缩臂前端铰接安装在浇铸车上使得能够通过缸体伸缩臂的伸缩控制浇铸车沿弧形导轨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浇铸对准的浇铸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准检测机构,对准检测检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军,周红波,唐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