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状石英砂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739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状石英砂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溢流槽、清水进水管、溢流管、溢水排放阀门、溢酸排放阀门、溢水管、溢酸管、进清水阀门、进液管、进水阀门、进酸阀门、进水管、进酸管、喷淋管路、斜底板、抽水泵、水泵抽水管、净水箱、中转水泵出水管、中转水泵、中转水泵抽水管、净化池、抽酸泵、抽酸管、储酸箱、出酸阀门、出水阀门、出液管、脱水机管、出砂阀门、出砂管、出砂口、冲砂水管、冲砂水管阀门、进砂口和若干个过滤喷头,所述过滤喷头包括滤筒和滤布,所述滤筒包括锥形滤头和滤筒进液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提纯纯度高,不易堵塞,排砂干净彻底,环保安全,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具体地说是粉状石英砂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去除粉状石英砂中所夹带的铁粉等杂质,提高石英砂的纯度,常需在提纯设备上用盐酸腐蚀粉状石英砂中所夹带的铁粉等杂质来进行提纯,现有提纯的设备的筒体的底板采用的是平底板,并在平底板的上面铺设滤布,用作过滤,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是:1、在过滤时,由于滤布与筒体的底板不能很好地贴紧,易发生滑落,从而导致降低过滤质量;2、滤布在进行过滤时,易发生堵塞,故需经常进行清洗,而且清洗工作十分麻烦;3、由于这种筒体的底板是平底板,既不便排砂,也不易将砂排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提纯纯度高、不易堵塞、排砂干净彻底、环保安全、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粉状石英砂提纯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筒体、溢流槽、清水进水管、溢流管、溢水排放阀门、溢酸排放阀门、溢水管、溢酸管、进清水阀门、进液管、进水阀门、进酸阀门、进水管、进酸管、喷淋管路、斜底板、抽水泵、水泵抽水管、净水箱、中转水泵出水管、中转水泵、中转水泵抽水管、净化池、抽酸泵、抽酸管、储酸箱、出酸阀门、出水阀门、出液管、脱水机管、出砂阀门、出砂管、出砂口、冲砂水管、冲砂水管阀门、进砂口和若干个过滤喷头,所述过滤喷头包括滤筒和滤布,所述滤筒包括锥形滤头和滤筒进液管,所述滤筒进液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滤布包覆在锥形滤头的外表面上,所述喷淋管路包括喷淋进液管、纵向喷淋管、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横向喷淋管I和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横向喷淋管II,所述喷淋进液管与纵向喷淋管连通,所述两个横向喷淋管I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的右端均与纵向喷淋管连通,所述纵向喷淋管、两个横向喷淋管I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的外表面上各设有若干个过滤喷头,所述纵向喷淋管、两个横向喷淋管I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均焊装于斜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溢流槽设于筒体内侧面的上部,所述斜底板设于筒体内侧面的下部,所述进砂口设于筒体的顶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溢流管与溢流槽连通,所述溢水管通过溢水排放阀门与溢流管连接,所述溢酸管通过溢酸排放阀门与溢流管连接,所述溢水管与净化池连通,所述溢酸管与储酸箱连通,所述出液管从斜底板的底部穿入与喷淋管路连通,并且出液管分别通过出酸阀门、出水阀门与储酸箱、净化池连接,所述出砂口设于筒体的左侧靠下的位置,并且所述出砂口设于斜底板的上方,所述冲砂水管从筒体的顶板的左部向下穿入筒体内并与出砂口连通,所述出砂管的右端与出砂口连通,并且所述出砂管的左端通过出砂阀门与脱水机管连接,所述冲砂水管通过冲砂水管阀门与清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喷淋进液管与进液管连通,所述清水进水管、进水管、进酸管分别通过进清水阀门、进水阀门、进酸阀门与进液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依次通过抽水泵及水泵抽水管与净水箱连接,所述进酸管依次通过抽酸泵及抽酸管与储酸箱连接,所述净化池依次通过中转水泵抽水管、中转水泵及中转水泵出水管与净水箱连接;所述筒体、溢流槽、溢流管、进液管、喷淋管路、斜底板、滤筒、出液管、出砂管均采用聚丙烯材料构成。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底部为斜底板的筒体,可大大提高排砂效率,而且排砂干净彻底;又由于在筒体的斜底板上设有由纵向喷淋管、两个横向喷淋管I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组成的喷淋管路,并且在纵向喷淋管、两个横向喷淋管I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的外表面上各设有若干个由滤筒和滤布组成的过滤喷头,这样,既可提高过滤面积,过滤效果好,工作稳定可靠,又便于更换和维护;还由于对所产生的废水可进行净化处理,经净化后,还可进行循环利用,既保护了环境,也节约了水资源;另外,由于筒体、溢流槽、溢流管、进液管、喷淋管路、斜底板、滤筒、出液管、出砂管均采用聚丙烯材料构成,其化学稳定性很好,故其防腐性能极佳,既可提高使用寿命,又能保证在提纯时不被盐酸腐蚀而影响提纯的纯度。本技术结构新颖,提纯纯度高,不易堵塞,排砂干净彻底,环保安全,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K向放大图。图3是图2中的过滤喷头的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包括筒体1、溢流槽2、清水进水管3、溢流管4、溢水排放阀门5、溢酸排放阀门6、溢水管8、溢酸管9、进清水阀门10、进液管11、进水阀门12、进酸阀门13、进水管14、进酸管15、喷淋管路17、斜底板18、抽水泵19、水泵抽水管20、净水箱21、中转水泵出水管22、中转水泵23、中转水泵抽水管24、净化池25、抽酸泵26、抽酸管27、储酸箱28、出酸阀门29、出水阀门30、出液管31、脱水机管32、出砂阀门33、出砂管34、出砂口35、冲砂水管36、冲砂水管阀门37、进砂口38和若干个过滤喷头16,所述过滤喷头16包括滤筒161和滤布162,所述滤筒161包括锥形滤头1611和滤筒进液管1612,所述滤筒进液管161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滤布162包覆在锥形滤头1611的外表面上,所述喷淋管路17包括喷淋进液管171、纵向喷淋管172、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横向喷淋管I173和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横向喷淋管II174,所述喷淋进液管171与纵向喷淋管172连通,所述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的右端均与纵向喷淋管172连通,所述纵向喷淋管172、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的外表面上各设有若干个过滤喷头16,所述纵向喷淋管172、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均焊装于斜底板18的上表面上,所述溢流槽2设于筒体1内侧面的上部,所述斜底板18设于筒体1内侧面的下部,所述进砂口38设于筒体1的顶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溢流管4与溢流槽2连通,所述溢水管8通过溢水排放阀门5与溢流管4连接,所述溢酸管9通过溢酸排放阀门6与溢流管4连接,所述溢水管8与净化池25连通,所述溢酸管9与储酸箱28连通,所述出液管31从斜底板18的底部穿入与喷淋管路17连通,并且出液管31分别通过出酸阀门29、出水阀门30与储酸箱28、净化池25连接,所述出砂口35设于筒体1的左侧靠下的位置,并且所述出砂口35设于斜底板18的上方,所述冲砂水管36从筒体1的顶板的左部向下穿入筒体1内并与出砂口35连通,所述出砂管34的右端与出砂口35连通,并且所述出砂管34的左端通过出砂阀门33与脱水机管32连接,所述冲砂水管36通过冲砂水管阀门37与清水进水管3连接,所述喷淋进液管171与进液管11连通,所述清水进水管3、进水管14、进酸管15分别通过进清水阀门10、进水阀门12、进酸阀门13与进液管11连接,所述进水管14依次通过抽水泵19及水泵抽水管20与净水箱21连接,所述进酸管15依次通过抽酸泵26及抽酸管27与储酸箱28连接,所述净化池25依次通过中转水泵抽水管24、中转水泵23及中转水泵出水管22与净水箱21连接。所述筒体1、溢流槽2、溢流管4、进液管11、喷淋管路17、斜底板18、滤筒161、出液管31、出砂管34均采用聚丙烯材料构成。工作时,先将粉状石英砂从进砂口38装进筒体1内,再打开进酸阀门13和溢酸排放阀门6,边向筒体1内进盐酸,边通过溢流槽2溢流,并经溢酸管9将盐酸回收至储酸箱28中,待满足工艺要求后,关闭进酸阀门13和溢酸排放阀门6,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粉状石英砂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溢流槽(2)、清水进水管(3)、溢流管(4)、溢水排放阀门(5)、溢酸排放阀门(6)、溢水管(8)、溢酸管(9)、进清水阀门(10)、进液管(11)、进水阀门(12)、进酸阀门(13)、进水管(14)、进酸管(15)、喷淋管路(17)、斜底板(18)、抽水泵(19)、水泵抽水管(20)、净水箱(21)、中转水泵出水管(22)、中转水泵(23)、中转水泵抽水管(24)、净化池(25)、抽酸泵(26)、抽酸管(27)、储酸箱(28)、出酸阀门(29)、出水阀门(30)、出液管(31)、脱水机管(32)、出砂阀门(33)、出砂管(34)、出砂口(35)、冲砂水管(36)、冲砂水管阀门(37)、进砂口(38)和若干个过滤喷头(16),所述过滤喷头(16)包括滤筒(161)和滤布(162),所述滤筒(161)包括锥形滤头(1611)和滤筒进液管(1612),所述滤筒进液管(161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滤布(162)包覆在锥形滤头(1611)的外表面上,所述喷淋管路(17)包括喷淋进液管(171)、纵向喷淋管(172)、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横向喷淋管I(173)和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横向喷淋管II(174),所述喷淋进液管(171)与纵向喷淋管(172)连通,所述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的右端均与纵向喷淋管(172)连通,所述纵向喷淋管(172)、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的外表面上各设有若干个过滤喷头(16),所述纵向喷淋管(172)、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均焊装于斜底板(18)的上表面上,所述溢流槽(2)设于筒体(1)内侧面的上部,所述斜底板(18)设于筒体(1)内侧面的下部,所述进砂口(38)设于筒体(1)的顶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溢流管(4)与溢流槽(2)连通,所述溢水管(8)通过溢水排放阀门(5)与溢流管(4)连接,所述溢酸管(9)通过溢酸排放阀门(6)与溢流管(4)连接,所述溢水管(8)与净化池(25)连通,所述溢酸管(9)与储酸箱(28)连通,所述出液管(31)从斜底板(18)的底部穿入与喷淋管路(17)连通,并且出液管(31)分别通过出酸阀门(29)、出水阀门(30)与储酸箱(28)、净化池(25)连接,所述出砂口(35)设于筒体(1)的左侧靠下的位置,并且所述出砂口(35)设于斜底板(18)的上方,所述冲砂水管(36)从筒体(1)的顶板的左部向下穿入筒体(1)内并与出砂口(35)连通,所述出砂管(34)的右端与出砂口(35)连通,并且所述出砂管(34)的左端通过出砂阀门(33)与脱水机管(32)连接,所述冲砂水管(36)通过冲砂水管阀门(37)与清水进水管(3)连接,所述喷淋进液管(171)与进液管(11)连通,所述清水进水管(3)、进水管(14)、进酸管(15)分别通过进清水阀门(10)、进水阀门(12)、进酸阀门(13)与进液管(11)连接,所述进水管(14)依次通过抽水泵(19)及水泵抽水管(20)与净水箱(21)连接,所述进酸管(15)依次通过抽酸泵(26)及抽酸管(27)与储酸箱(28)连接,所述净化池(25)依次通过中转水泵抽水管(24)、中转水泵(23)及中转水泵出水管(22)与净水箱(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粉状石英砂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溢流槽(2)、清水进水管(3)、溢流管(4)、溢水排放阀门(5)、溢酸排放阀门(6)、溢水管(8)、溢酸管(9)、进清水阀门(10)、进液管(11)、进水阀门(12)、进酸阀门(13)、进水管(14)、进酸管(15)、喷淋管路(17)、斜底板(18)、抽水泵(19)、水泵抽水管(20)、净水箱(21)、中转水泵出水管(22)、中转水泵(23)、中转水泵抽水管(24)、净化池(25)、抽酸泵(26)、抽酸管(27)、储酸箱(28)、出酸阀门(29)、出水阀门(30)、出液管(31)、脱水机管(32)、出砂阀门(33)、出砂管(34)、出砂口(35)、冲砂水管(36)、冲砂水管阀门(37)、进砂口(38)和若干个过滤喷头(16),所述过滤喷头(16)包括滤筒(161)和滤布(162),所述滤筒(161)包括锥形滤头(1611)和滤筒进液管(1612),所述滤筒进液管(161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滤布(162)包覆在锥形滤头(1611)的外表面上,所述喷淋管路(17)包括喷淋进液管(171)、纵向喷淋管(172)、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横向喷淋管I(173)和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横向喷淋管II(174),所述喷淋进液管(171)与纵向喷淋管(172)连通,所述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的右端均与纵向喷淋管(172)连通,所述纵向喷淋管(172)、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的外表面上各设有若干个过滤喷头(16),所述纵向喷淋管(172)、两个横向喷淋管I(173)及两个横向喷淋管II(174)均焊装于斜底板(18)的上表面上,所述溢流槽(2)设于筒体(1)内侧面的上部,所述斜底板(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楚安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万鑫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