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309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包括炉设置在炉膛内的板式进料运输带、板式出料运输带;在板式进料运输带与板式出料运输带之间自上而下交错分布有多层中层板式运输带;各层中层板式运输带将炉膛的内部气流通道间隔成S形气流通道;干燥风在它们的分流作用下呈S形流动轨迹在炉膛内迂回流动;污泥由板式进料运输带的末端滚落至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上,再由第一层板式中层运输带末端依次滚落至板式出料运输带,使污泥自上而下呈S形轨迹在炉膛内运动,最后由板式出料运输带送出。本装置可节约大量高品位电能,而用较低品位的烟气余热就实现了干燥,高效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高、易于大型化规模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泥干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这些污水处理厂产生了大量的污泥,如何妥善处置污泥及实现污泥资源化成为了科研攻关的重点领域。即使通过常规的机械脱水后的市政污泥,其含水率仍在80%以上,极不利于污泥的运输储藏及进一步处理。现阶段最常见的污泥干燥方式是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鼓风干燥,然而这种干燥方式会消耗大量的高品位电能,造成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环保的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包括炉膛4、设置在炉膛4内上部的板式进料运输带2-1、设置在炉膛4内下部的板式出料运输带2-2;在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与板式出料运输带2-2之间,自上而下交错分布有多层中层板式运输带2-3;各层中层板式运输带2-3将炉膛4的内部气流通道间隔成S形气流通道;所述炉膛4的下部侧壁设有干燥风供给装置;干燥风自下而上依次通过板式出料运输带2-2、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进料运输带2-1,干燥风在它们的分流作用下,自下而上呈S形流动轨迹在炉膛4内迂回流动,最后由炉膛4顶部排气口排出;当污泥通过板式进料运输带2-1输送至炉膛4内时,污泥由板式进料运输带2-1的末端滚落至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上,再由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末端依次滚落至板式出料运输带2-2,使污泥自上而下呈S形轨迹在炉膛4内运动,最后由板式出料运输带2-2送出。所述污泥在炉膛4内的运动方向与干燥风在炉膛4内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中层板式运输带2-3的层数为两层或者两层以上,各层的中层板式运输带2-3的末端彼此交错。在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出料运输带2-2之间,还增设有折流挡板3;折流挡板3交错分布在炉膛4的内侧壁上。所述干燥风供给装置包括吸收式除湿器、余热加热器;空气由吸收式除湿器进入余热加热器内,再由余热加热器送入炉膛4内。所述炉膛4顶部排气口设有尾气处理装置1,所述炉膛4底部设有活动排渣板5。所述尾气处理装置1为催化剂过滤层,用于滤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一种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的湿污泥干燥方法如下:步骤一:启动干燥风供给装置,干燥风由炉膛4的底侧进入炉膛4内;干燥风自下而上依次通过板式出料运输带2-2、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进料运输带2-1,干燥风在它们的分流作用下,自下而上呈S形流动轨迹在炉膛4内迂回流动,最后由炉膛4顶部排气口排出至大气;步骤二:启动板式进料运输带2-1、板式出料运输带2-2和中层板式运输带2-3,使它们运转;将污泥置于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上,由板式进料运输带2-1输送至炉膛4的内顶部,污泥由板式进料运输带2-1的末端,在重力作用下滚落至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上,再由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的末端继续逐次滚落至下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上,如此往复循环;使污泥自上而下呈S形轨迹在炉膛4内迂回运动,并逐渐干燥;这一过程延长了污泥与干燥风在炉膛4内的接触时间及接触面积,使污泥得到充分干燥;干燥后的污泥最后经板式出料运输带2-2送出。上述步骤一中所述干燥风供给装置的供给过程如下:外界空气先由蒸发器降温除湿,再通过冷凝器提高温度,使其相对湿度降低,再经余热加热器,利用热电厂烟气余热再次加热,使其相对湿度进一步降低,此时通入炉膛4内。上述步骤一中所述干燥风的温度为100℃~15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技术所述炉膛4的下部侧壁设有干燥风供给装置;干燥风自下而上依次通过板式出料运输带2-2、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进料运输带2-1,干燥风在它们的分流作用下,自下而上呈S形流动轨迹在炉膛4内迂回流动,最后由炉膛4顶部排气口排出;当污泥通过板式进料运输带2-1输送至炉膛4内时,污泥由板式进料运输带2-1的末端滚落至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上,再由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末端依次滚落至板式出料运输带2-2,使污泥自上而下呈S形轨迹在炉膛4内运动,最后由板式出料运输带2-2送出。本技术这种结构,不仅使得污泥在干燥过程中增加了与干燥风在炉膛4内的接触时间及接触面积,使污泥得到更加充分的干燥;而且充分利用了空间,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为了更好地使干燥风在炉膛4内停留的时间及与污泥接触时间,在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出料运输带2-2之间,还增加了折流挡板3,进一步提高了对干燥风的折流效果,充分延长了干燥风在炉膛4内的行程;进一步增加了停留时间,使污泥与干燥风(热空气)充分接触,干燥更加完全。本技术所述污泥在炉膛4内的运动方向与干燥风在炉膛4内的流动方向相反,即它们之间的运动是逆向运行,在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强化了污泥的干燥速度及干燥效果。本技术所述板式输送带(即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出料运输带2-2)的速度可根据工况需要调节,增加调速装置即可;考虑到污泥干燥会产生污染废气,在干燥炉顶部设置了尾气净化装置,降低污泥干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对常规干燥方式,本技术技术手段简便易行。可节约大量高品位电能,而用较低品位的烟气余热就实现了干燥,高效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高、易于大型化规模化的优点,可广泛地适用于大规模湿污泥的干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干燥风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所示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包括炉膛4、设置在炉膛4内上部的板式进料运输带2-1、设置在炉膛4内下部的板式出料运输带2-2;在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与板式出料运输带2-2之间,自上而下交错分布有多层中层板式运输带2-3;各层中层板式运输带2-3将炉膛4的内部气流通道间隔成S形气流通道;所述炉膛4的下部侧壁设有干燥风供给装置;干燥风自下而上依次通过板式出料运输带2-2、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进料运输带2-1,干燥风在它们的分流作用下,自下而上呈S形流动轨迹在炉膛4内迂回流动,最后由炉膛4顶部排气口排出;当污泥通过板式进料运输带2-1输送至炉膛4内时,污泥由板式进料运输带2-1的末端滚落至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上,再由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末端依次滚落至板式出料运输带2-2,使污泥自上而下呈S形轨迹在炉膛4内运动,最后由板式出料运输带2-2送出。所述污泥在炉膛4内的运动方向与干燥风在炉膛4内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中层板式运输带2-3的层数为两层或者两层以上,各层的中层板式运输带2-3的末端彼此交错。在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出料运输带2-2之间,还增设有折流挡板3;折流挡板3交错分布在炉膛4的内侧壁上。所述干燥风供给装置包括吸收式除湿器、余热加热器;空气由吸收式除湿器进入余热加热器内,再由余热加热器送入炉膛4内。所述炉膛4顶部排气口设有尾气处理装置1,所述炉膛4底部设有活动排渣板5。所述尾气处理装置1为催化剂过滤层,用于滤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本技术结合热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4)、设置在炉膛(4)内上部的板式进料运输带(2‑1)、设置在炉膛(4)内下部的板式出料运输带(2‑2);在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与板式出料运输带(2‑2)之间,自上而下交错分布有多层中层板式运输带(2‑3);各层中层板式运输带(2‑3)将炉膛(4)的内部气流通道间隔成S形气流通道;所述炉膛(4)的下部侧壁设有干燥风供给装置;干燥风自下而上依次通过板式出料运输带(2‑2)、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进料运输带(2‑1),干燥风在它们的分流作用下,自下而上呈S形流动轨迹在炉膛(4)内迂回流动,最后由炉膛(4)顶部排气口排出;当污泥通过板式进料运输带(2‑1)输送至炉膛(4)内时,污泥由板式进料运输带(2‑1)的末端滚落至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上,再由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末端依次滚落至板式出料运输带(2‑2),使污泥自上而下呈S形轨迹在炉膛(4)内运动,最后由板式出料运输带(2‑2)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4)、设置在炉膛(4)内上部的板式进料运输带(2-1)、设置在炉膛(4)内下部的板式出料运输带(2-2);在板式进料运输带(2-1)与板式出料运输带(2-2)之间,自上而下交错分布有多层中层板式运输带(2-3);各层中层板式运输带(2-3)将炉膛(4)的内部气流通道间隔成S形气流通道;所述炉膛(4)的下部侧壁设有干燥风供给装置;干燥风自下而上依次通过板式出料运输带(2-2)、中层板式运输带(2-3)和板式进料运输带(2-1),干燥风在它们的分流作用下,自下而上呈S形流动轨迹在炉膛(4)内迂回流动,最后由炉膛(4)顶部排气口排出;当污泥通过板式进料运输带(2-1)输送至炉膛(4)内时,污泥由板式进料运输带(2-1)的末端滚落至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上,再由第一层的板式中层运输带末端依次滚落至板式出料运输带(2-2),使污泥自上而下呈S形轨迹在炉膛(4)内运动,最后由板式出料运输带(2-2)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合热电厂余热利用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艳芬林延余昭胜方诗雯林有胜范云龙马晓茜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