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质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污泥的处理投资及运行成本非常巨大,用于污泥处理的费用一般占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20%-50%,给污水处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根据国家规定,对污泥出厂含水率都有一定的要求(60%以下),必须对污泥进行脱水,使得含水率降低至一定的数值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处理,所以,对污泥进行脱水是污水处理的关键工序。污泥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工业的污水处理需求,其中机械脱水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机械脱水主要有压滤、离心脱水等几种方法,相应设备主要有带式压滤脱水机、离心脱水机、板框式压滤脱水机等,然而上述方式进行脱水的机械生产效率低,占地面积大,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的工业脱水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所述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的第二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左侧的吹气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右侧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左侧的第三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框体装置下方的过滤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侧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的第二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左侧的吹气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右侧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左侧的第三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框体装置下方的过滤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侧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侧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二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进料斗、设置于所述进料斗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左右两侧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第二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的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上方的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的第二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左侧的吹气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右侧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左侧的第三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框体装置下方的过滤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侧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侧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二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进料斗、设置于所述进料斗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左右两侧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第二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的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上方的集中环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板下方的定位环,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吹气管、设置于所述吹气管上的风机、位于所述风机右侧的第一固定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电机左侧的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上的第三竖杆、位于所述第三竖杆右侧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转轴左侧的转轮、位于所述转轮左侧的定位块及位于所述定位块左侧的支撑轴,所述第三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的第一支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的第四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四过滤网上的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四过滤网上方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刷毛、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左侧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右侧的第五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上方的第四竖杆、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下方的第五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五竖杆右侧的第二连接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集中框、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的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左右两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集中框下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右侧的第四弹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回收箱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进料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所述第一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贯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设有两个,所述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过滤网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