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521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通过包含光辉性颜料的色调剂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上使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具有加压部件和定影部件,加压部件将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压接于定影部件。定影部件的与介质接触的面预先被粗糙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及定影部件。
技术介绍
已知有激光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使用包含能够表现出金属光泽、珍珠光泽等的光辉性颜料(色彩材料)色调剂(特殊色调剂)。例如,在特表2013-511065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包含金属色调剂等的特殊色调剂的多色电子照片打印引擎。特殊色调剂所包含的光辉性色彩材料,具有粒子直径比通常的色调剂大的特征。例如,作为具有珍珠光泽的颜料有使用云母的颜料,其粒子直径为5μm至200μm,比以往的色调剂颜料的粒子直径大。使用云母等的颜料具有平板形状,光在该平板面的表面反射,产生珠光感。光辉性颜料的粒子直径越大则反射力增加,颜料的粒子直径小则反射力减弱。因此,为了得到充分的光泽,要求光辉性颜料的粒子直径具有一定程度的大小。并且,需要以与图像面平行的方式,对颜料的平板面进行配向。复印机或多功能一体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印刷时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纸张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通过将定影部件(定影带)按压在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上,使色调剂图像在纸张上定影。现有的定影带的表面平滑地形成。但是,在使用特殊色调剂的情况下,当重复印刷时,定影部件的表面中的、与由特殊色调剂形成的图像重复接触的部分,仿佛被锉打磨过一样地粗糙。因此,定影部件表面中的与由特殊色调剂形成的图像重复接触的部分和几乎不接触特殊色调剂的部分之间,产生表面粗度的差异。其结果,在印刷图像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浓淡。特别是,在通过特殊色调剂形成遍及定影部件的粗糙表面区域和非粗糙表面区域的图像的情况下,有时在形成的图像中会产生光泽的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通过包含光辉性颜料的色调剂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上使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具有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定影部件的与色调剂图像接触的面被加工为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加压部件将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压接于定影部件。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在通过包含光辉性颜料的色调剂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上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定影装置具有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定影部件的与色调剂图像接触的面被加工为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加压部件将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压接于定影部件。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为示出定影装置的结构的图。图3为示出定影带的截面的图。图4示出在使用具有光辉性颜料的色调剂、重叠规定数量的送纸的情况下,测试固体图像有无光泽差的结果。图5A为示出形成有通过珠光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纸张的一例的图。图5B为示出图5A所示的纸张反复通过时,定影带的粗糙区域AR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通过包含光辉性颜料的色调剂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上使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具有加压部件和定影部件。加压部件将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压接于定影部件。定影部件的与介质接触的面预先被粗糙加工。(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如图1所示,具有:框体4、收容于框体4的定影装置17、图像形成单元30、激光曝光装置13、供纸盒10、输送系统40、控制装置50。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为彩色激光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黄色、品红、青色、黑色色调剂,通过减色混合方式将图像印刷于记录介质(纸张等)。这里,色调剂至少含有聚酯等粘合剂树脂(粘合树脂)、着色剂。作为着色剂,使用碳黑、有机或无机的颜料或染料等。并且,在色调剂中添加有作为用于提高色调剂的脱模性的脱模剂的石蜡、带电控制剂、用于调节色调剂的流动性或其他遗传性的添加剂。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使用珠光色调剂在纸张上印刷图像。珠光色调剂具有光辉性颜料作为着色剂。作为具有光辉性的颜料,有铝、黄铜、青铜、镍、不锈钢、锌等金属粉末、覆盖有氧化钛、黄氧化铁的云母。这里,在珠光色调剂中使用体积平均粒径5μm~30μm的颜料。这是因为,当体积平均粒径为6μm以下时,无法得到充分的装饰性,当体积平均粒径为30μm以上时,在显影或转印等的电子照片系统的控制中存在风险。框体4为由树脂构成的长方体状的外壳,上面形成有纸张排出部。图2为示出定影装置17的结构的图。为了将形成于纸张P的色调剂图像TI定影于纸张P,定影装置17加热形成有色调剂图像TI的纸张P,在色调剂熔解的状态下对纸张P施加压力而使色调剂向纸张P浸透。定影装置17具有:加压辊200、定影带300、加热单元100、温度传感器402、恒温器403、加压垫314、保持部件313、铝部件311、调磁(整磁)部件310。定影带300是定影装置17的定影部件。定影带300是具有规定宽度的环状的部件。定影带300以其外表面与加压辊200的辊面相对接触的方式配置。图3示出定影带300的截面的结构。定影带300具有基材层300a、无电解Ni层300b、发热层300c、电解Ni层300d、耐热弹性层300e、脱模层300f层叠的构造。基材层300a为定影带300的最内侧的层。基材层300a由聚酰亚胺(PI)构成,其直径为30mm,其厚度为70μm。在基材层300a的外周面形成无电解Ni层300b。无电解Ni层300b由镍构成,其厚度为0.5μm。在无电解Ni层300b的外周面形成发热层300c。发热层300c由铜构成,其厚度为10μm。在发热层300c的外周面形成作为保护层的电解Ni层300d。电解Ni层300d由镍构成,其厚度为8μm。在电解Ni层300d的外周面形成耐热弹性层300e。耐热弹性层300e由进行了涂布处理的硅橡胶形成,其厚度为200μm。在耐热弹性层300e的外周面设置有脱模层300f。脱模层300f成为定影带300的外表面,是与形成于被输送的纸张P的色调剂图像TI接触的层。脱模层300f由氟树脂构成,其厚度为20μm~40μm,优选形成为30μm。这里,使用PFA(全氟烷氧基树脂)管作为脱模层300f,覆盖耐热弹性层300e。为了防备包含光辉性颜料的珠光色调剂产生的研磨,预先对脱模层300f的表面进行粗糙加工。具体而言,与珠光色调剂所包含的颜料的体积平均粒径6μm~30μm相对应,脱模层300f的表面的粗度设定为,粗糙度算术平均值Ra=0.3μm~0.7μm,优选为0.4μm~0.6μm,更优选为大约0.5μm。粗糙度算术平均值Ra是表示表面粗糙度的参数。脱模层300f的表面粗糙度,预先通过计算、实验等,基于使用的珠光色调剂所包含的光辉性颜料的粒子直径而求得。使脱模层300f的表面粗糙的方法是任意的,例如,可以使用喷砂加工。另外,无电解Ni层300b、发热层300c、电解Ni层300d通过加热单元100的电磁作用而发热。如图2所示,定影带300以保持部件313为中心可旋转地被支撑。加热单元100接近定影带300而配置,利用励磁线圈通过电磁感应而加热定影带300。加热单元100具备由铁素体构成的芯体110和线圈112。高频电流流过线圈112而产生交变磁通。通过磁通与定影带300交链,定影带300的发热层300c被加热。此外,向线圈112供给交流电流的未图示的电路与加热单元100连接。在加热单元100中,芯体110作为屏蔽层而发挥作用。因此,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在通过包含光辉性颜料的色调剂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上使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装置具有:定影部件,与所述色调剂图像接触的面被加工为规定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加压部件,将形成有所述色调剂图像的介质压接于所述定影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在通过包含光辉性颜料的色调剂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上使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装置具有:定影部件,与所述色调剂图像接触的面被加工为规定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加压部件,将形成有所述色调剂图像的介质压接于所述定影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辉性颜料的粒子直径为体积平均粒径6μm~30μm,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介质接触的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3μm以上0.7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介质接触的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装置还具备加热所述定影部件的加热机构,为了使所述色调剂图像在所述介质上定影,所述加压部件将形成有所述色调剂图像的介质压接于所述定影部件,而所述加热部加热所述定影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部件具有与所述介质接触的脱模层、弹性层和通过所述加热部的加热而发热的发热层层叠而成的构造,所述脱模层的与所述介质接触的面预先被粗糙加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图像形成部件,在感光体上通过包含光辉性颜料的色调剂形成色调剂图像;输送部件,形成于所述感光体上的色调剂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野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