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099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本体上的二进气口、分别连接进气口的输气管道、以及气压平衡管及具有缓冲腔体的缓冲仓,在气压平衡管中串接一具有较大缓冲空间的缓冲仓,确保二进气口在气压极不稳定的状况下依然能有较好的缓冲稳压的效果,且在缓冲仓内设置一泄气阀,达到实时泄除残留的混合气的作用,可延长气压平衡管的保养周期及使用周期,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领域,具体涉及航空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的燃料一般采用空气与汽油按一定比例(如空气与汽油的体积比例为15:1)混合并汽化的气体燃料,发动机内通常设有多个气缸,需要分别对其进行输燃气,通常做法是在供气系统中分多个输气歧管分别供应,但输气歧管之间进气的气压容易产生不平衡,导致发动机振动幅度大,这对于运用至航空方向上时非常不利的。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发动机本体10’上设有二进气口(101’、102’)并分别连接输气管道(201’、202’),在输气管道(201’、202’)之间连接一气压平衡管30作为平衡两端的气压的作用。该方案虽然解决了在一般情况下带来的气压不平衡状况,但还有欠缺之处。航空发动机为间断性运行,及结束一次飞行后处于停止状态待下次飞行启动,停止运行时气压平衡管内还存有剩余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降温后会凝成液体残留在气压平衡管内,再次启动时会随新进气体一同进入发动机的气缸内,混合气体比例有所偏差,在开始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发动机难以达到稳定的状态。为此,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将气压平衡管拆下保养再重新安装上,操作不便,且在装配时都需确保安装稳固,不会漏气等,对气压平衡管的使用寿命也限制的较严格,在使用多长时间或次数后一定需要更换。再者,通过一根气压平衡管来稳定两端的气压,若二进气口间距较长,且两端的气压变化极不稳定的状况下,两端气压交替变化,气压平衡管的缓冲空间有限,致使平衡气压的反应速度慢,且气压变化,气流流至另一端时也会有一个缓冲波动过程,也无法达到较好的稳定气压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通过在气压平衡管中串接一具有较大缓冲空间的缓冲仓,确保二进气口在气压极不稳定的状况下依然能有较好的缓冲稳压的效果,且在缓冲仓内设置一泄气阀,达到实时泄除残留的混合气的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本体上的二进气口、分别连接进气口的二输气管道、以及气压平衡管及具有缓冲腔体的缓冲仓,所述气压平衡管连接在二进气口之间或二输气管道之间,所述缓冲仓串接在气压平衡管上,所述缓冲仓上设有一泄气阀。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压平衡管连接在缓冲仓的侧壁的顶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泄气阀设置在缓冲仓的底部。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气压平衡管中串接一具有较大缓冲空间的缓冲仓,确保两进气端在气压极不稳定的状况下依然能有较好的缓冲稳压的效果,且在缓冲仓内设置一泄气阀,达到实时泄除残留的混合气的作用,可延长气压平衡管的保养周期及使用周期,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0上的二进气口(101、102)、分别连接发动机本体10的进气口(101、102)与混气装置20之间的第一输气管道201、第二输气管道202、以及气压平衡管及具有缓冲腔体的缓冲仓40,所述气压平衡管连接在第一输气管道201、第二输气管道202之间,所述缓冲仓40串接在气压平衡管上将其分割成第一平衡管301与第二平衡管302,第一平衡管301与第二平衡管302的端口连接在缓冲仓40的侧壁的顶部,所述缓冲仓40上设有一泄气阀50,所述泄气阀50设置在缓冲仓40的底部。在发动机处于稳定状态下时,第一输气管道201、第二输气管道202、第一平衡管301、第二平衡管302及缓冲仓40的气压达到平衡,若当第一输气管道201的气压突然增大时,气压带动气流经第一平衡管301流至缓冲仓40的缓冲腔体内并先与之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起到一个初步缓冲减压的作用,然后再经第二平衡管302流至第二输气管道202达到两端气压平衡的作用,且在缓冲仓40内初步缓冲减压的气流流至第二输气管道202内时波动减小,气压稳定效果好;当一端输气管道的气压突然减小时原理亦相同。即使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如两端的气压变化极不稳定的状况下依然能达到较好的稳压缓冲效果。当该气体发动机停止运行时,可打开缓冲仓40底部的泄气阀50将残存的混合气排出,气压平衡管(301、302)与缓冲仓40内不易凝结液态汽油,保证发动机下一次的稳定性。且无需将气压平衡管拆卸来清除管内的液态汽油,延长保养周期及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第一平衡管301与第二平衡管302的端口连接在缓冲仓40的侧壁的顶部,避免凝结在缓冲仓40内的液态汽油再次通过气压平衡管(301、302)流至发动机本体10中。本实施例中,气压平衡管连接在第一输气管道201、第二输气管道202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气压平衡管可连接在二进气口(101、102)之间。其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再次就不具体描述。本实施例中,泄气阀50设置在缓冲仓40的底部,有利于将凝结成液态的汽油排出,不会残留在气压平衡管(301、302)与缓冲仓40内。本实施例中,泄气阀50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排气的阀门,如常见的气门芯等。本技术提供给的技术方案,在气压平衡管中串接一具有较大缓冲空间的缓冲仓40,确保两进气端在气压极不稳定的状况下依然能有较好的缓冲稳压的效果,且在缓冲仓40内设置一泄气阀50,达到实时泄除残留的混合气的作用,可延长气压平衡管的保养周期及使用周期,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本体上的二进气口、分别连接进气口的二输气管道、以及气压平衡管及具有缓冲腔体的缓冲仓,所述气压平衡管连接在二进气口之间或二输气管道之间,所述缓冲仓串接在气压平衡管上,所述缓冲仓上设有一泄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发动机的气压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本体上的二进气口、分别连接进气口的二输气管道、以及气压平衡管及具有缓冲腔体的缓冲仓,所述气压平衡管连接在二进气口之间或二输气管道之间,所述缓冲仓串接在气压平衡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林巴贺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