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管与管接头的热熔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080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管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管与管接头的热熔连接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连接后结构强度差等技术问题。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复合管和管接头,复合管包括同轴且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塑料内管、金属管和塑料外管,所述的接管孔具有沿轴向由内至外分布的插管段和承管段,且在插管段与承管段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的复合管的待连接端具有收缩段且收缩段与塑料外管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台阶,复合管的待连接端插入接管孔时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与第二环形台阶相互吻合且能熔接为一体。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连接紧密,结构强度高,不易漏水和断裂,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材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管与管接头的热熔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管材的连接方式有许多中,通常通过管件作为过渡组件将管道与管道之间相互联通。最原始的方式是直接拼接,通过塑胶带进行缠绕固定,而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漏水或破裂的现象。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遮盖塑胶管件间熔接缝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55665.1],包括一个将第一塑胶管件与第二塑胶管件或管材热熔连接的步骤,第一塑胶管件的外径大于第二塑胶管件或管材的外径,在热熔连接的步骤中,将第二塑胶管件或管材的连接端插入第一塑胶管件的承口并与第一塑胶管件熔接,在热熔连接的步骤之前,在第一塑胶管件的承口内沿圆周方向设置一个容纳腔,在热熔连接的步骤完成之后,将一个环形盖帽嵌入容纳腔的开口处。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塑料管件之间的连接,但是无法适用于塑料金属复合管的连接。现有技术中的塑料金属复合管的连接,通常使得塑料金属复合管的金属管位于管接头之外,这种结构显然容易导致连接强度降低,管材容易出现断裂。此外,现有技术的塑料金属复合管与管接头的连接不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管与管接头的热熔连接结构,包括复合管(1)和管接头(5),所述的复合管(1)包括同轴且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塑料内管(2)、金属管(3)和塑料外管(4),所述的塑料内管(2)、金属管(3)和塑料外管(4)连为一体,所述的管接头(5)由塑料制成且具有接管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管孔(6)具有沿轴向由内至外分布的插管段(7)和承管段(8),承管段(8)的内径大于插管段(7)的内径,且在插管段(7)与承管段(8)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台阶(10),所述的复合管(1)的待连接端具有收缩段(9)且收缩段(9)与塑料外管(4)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台阶(11),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10)与第二环形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管与管接头的热熔连接结构,包括复合管(1)和管接头(5),所述的复合管(1)包括同轴且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塑料内管(2)、金属管(3)和塑料外管(4),所述的塑料内管(2)、金属管(3)和塑料外管(4)连为一体,所述的管接头(5)由塑料制成且具有接管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管孔(6)具有沿轴向由内至外分布的插管段(7)和承管段(8),承管段(8)的内径大于插管段(7)的内径,且在插管段(7)与承管段(8)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台阶(10),所述的复合管(1)的待连接端具有收缩段(9)且收缩段(9)与塑料外管(4)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台阶(11),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10)与第二环形台阶(11)的高度相等,所述的收缩段(9)的外径与插管段(7)的内径相等,所述的复合管(1)的外径与承管段(8)的内径相等,复合管(1)的待连接端插入接管孔(6)时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10)与第二环形台阶(11)相互吻合且能熔接为一体、插入接管孔(6)内的塑料外管(4)外壁与承管段(8)内壁相互接触且能熔接为一体、收缩段(9)外壁与插管段(7)内壁相互接触且能熔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与管接头的热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管段(7)的内端具有第三环形台阶(12),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楠丰管道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