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295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17:5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技术是汽车关键总成技术之一,其传动效率高、换档舒适性好,在乘用车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多用于扭矩较小的乘用车领域,且离合器分离机构高度集成,工艺和结构复杂,其在大扭矩车辆上应用受到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该机构由三个缸体结合形成两个独立的油腔,油腔与进油孔连通,通过在油腔内注入高压油实现轴承的运动,从而控制两个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体结构设计,在保证双油缸的同时,降低缸体加工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大扭矩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技术是汽车关键总成技术之一,其传动效率高、换档舒适性好,在乘用车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多用于扭矩较小的乘用车领域,且离合器分离机构高度集成,工艺和结构复杂,其在大扭矩车辆上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工艺和结构复杂、仅用于扭矩较小的乘用车领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本技术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主要包括支撑缸体1、外缸体2、内缸体19、外活塞4、内活塞17、外推力轴承9和内推力轴承15;支撑缸体1套于内缸体19外,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在端面接缝处采用挤压变形固定,并由内缸体密封圈20密封;外缸体2套于支撑缸体1外,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端面接缝处采用固定方式连接;外推力轴承座8安装于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之间的空隙中,位于空隙中的一端端头连接外活塞4,另一端与外推力轴承9由外卡套10变形卡接固定;该空隙与外缸体2上的第二进油孔24连通;外推力轴承9与第一离合器分离指25相连;内推力轴承座13安装于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之间的空隙中,位于空隙中的一端端头连接内活塞17,另一端与内推力轴承15由内卡套14变形卡接固定;该空隙与支撑缸体1上的第一进油孔23连通;内推力轴承15与第二离合器分离指26相连;防尘罩7套于外缸体2外并与外推力轴承座8固定连接,防尘罩7与外缸体2之间的接缝处由防尘圈6密封;防尘罩7与外缸体2之间安装有外复位弹簧5;内复位弹簧11安装于内缸体16和内推力轴承座13之间。优选地,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端面接缝处由外缸体密封圈22密封;外活塞密封圈3和内活塞密封圈18分别压入外活塞4和内活塞17的环形槽内。由于加工工艺问题,需在支撑缸体1进油孔的工艺口处采用堵头21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其内、外缸体和支撑缸体采用分体结构设计,在保证双油缸的同时,降低缸体加工难度。2、外缸体和支撑缸体上分别开有独立油道,减少油路密封。3、内推力轴承座与内缸体的采用大间隙结构,用于防止两部件形成的封闭腔形成真空。4、内、外推力轴承座导向面均开有多层储油脂槽,用于润滑轴承座滑动配合面,减小分离摩擦。5、可用于大扭矩车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支撑缸体1、外缸体2、外活塞密封圈3、外活塞4、外复位弹簧5、防尘密封圈6、防尘罩7、外推力轴承座8、外推力轴承9、外卡套10、内复位弹簧11、外卡环12、内推力轴承座13、内卡套14、内推力轴承15、内卡环16、内活塞17、内活塞密封圈18、内缸体19、内缸体密封圈20、油堵21、外缸体密封圈22、第一进油孔23、第二进油孔24、第一离合器分离指25、第二离合器分离指26;A第一离合器接合位置B第一离合器分离位置C第二离合器接合位置D第二离合器分离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包括支撑缸体1、外缸体2、外活塞密封圈3、外活塞4、外复位弹簧5、防尘密封圈6、防尘罩7、外推力轴承座8、外推力轴承9、外卡套10、内复位弹簧11、外卡环12、内推力轴承座13、内卡套14、内推力轴承15、内卡环16、内活塞17、内活塞密封圈18、内缸体19、内缸体密封圈20、油堵21、外缸体密封圈22。主要包括支撑缸体1、外缸体2、内缸体19、外活塞4、内活塞17、外推力轴承9和内推力轴承15;支撑缸体1套于内缸体19外,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在端面接缝处采用挤压变形固定,并由内缸体密封圈20密封;外缸体2套于支撑缸体1外,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端面接缝处采用固定方式连接,并由外缸体密封圈22密封;外推力轴承座8安装于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之间的空隙中,位于空隙中的一端端头连接外活塞4,另一端与外推力轴承9由外卡套10变形卡接固定;该空隙与外缸体2上的第二进油孔连通;外推力轴承9与第一离合器分离指25配合;内推力轴承座13安装于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之间的空隙中,位于空隙中的一端端头连接内活塞17,另一端与内推力轴承15由内卡套14变形卡接固定;该空隙与支撑缸体1上的第一进油孔连通;内推力轴承15与第二离合器分离指26配合;防尘罩7套于外缸体2外并与外推力轴承座8固定连接,防尘罩7与外缸体2之间的接缝处由防尘圈6密封;防尘罩7与外缸体2之间安装有外复位弹簧5;内复位弹簧11安装于内缸体16和内推力轴承座13之间。外活塞密封圈3和内活塞密封圈18分别压入外活塞4和内活塞17的环形槽内。由于加工工艺问题,需在支撑缸体1进油孔的工艺口处采用堵头21密封。如图2所示,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的内推力轴承15和内推力轴承9分别与离合器2和离合器1的分离指配合工作,其工作原理如下:根据双离合器(常开离合器)工作原理,第一离合器接合,第二离合器分离:高压油由外缸体2的第二进油口24进入外油腔(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形成),外活塞4和外活塞密封圈3在高压油作用下,推动外推力轴承座8及外推力轴承9左移,推动第一离合器分离指25,实现第一离合器接合动作。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形成的内油腔不通入高压油(保持低压),第二离合器保持分离状态。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离合器接合:同以上叙述原理,支撑缸体1的第一进油口23通入高压油,内油腔形成高压,并驱动内推力轴承15,推动第二离合器分离指26实现第二离合器接合,外油腔保持低压,第一离合器保持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主要包括支撑缸体(1)、外缸体(2)、内缸体(19)、外活塞(4)、内活塞(17)、外推力轴承(9)和内推力轴承(15);支撑缸体(1)套于内缸体(19)外,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在端面接缝处采用挤压变形固定,并由内缸体密封圈(20)密封;外缸体(2)套于支撑缸体(1)外,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端面接缝处采用固定方式连接,外推力轴承座(8)安装于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之间的空隙中,位于空隙中的一端端头连接外活塞(4),另一端与外推力轴承(9)由外卡套(10)变形卡接固定;该空隙与外缸体(2)上的第二进油孔(24)连通;外推力轴承(9)与第一离合器分离(25)指相连;内推力轴承座(13)安装于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之间的空隙中,位于空隙中的一端端头连接内活塞(17),另一端与内推力轴承(15)由内卡套(14)变形卡接固定;该空隙与支撑缸体(1)上的第一进油孔(23)连通;内推力轴承(15)与第二离合器分离(26)指相连;防尘罩(7)套于外缸体(2)外并与外推力轴承座(8)固定连接,防尘罩(7)与外缸体(2)之间的接缝处由防尘圈(6)密封;防尘罩(7)与外缸体(2)之间安装有外复位弹簧(5);内复位弹簧(11)安装于内缸体(16)和内推力轴承座(1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双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主要包括支撑缸体(1)、外缸体(2)、内缸体(19)、外活塞(4)、内活塞(17)、外推力轴承(9)和内推力轴承(15);支撑缸体(1)套于内缸体(19)外,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在端面接缝处采用挤压变形固定,并由内缸体密封圈(20)密封;外缸体(2)套于支撑缸体(1)外,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端面接缝处采用固定方式连接,外推力轴承座(8)安装于支撑缸体(1)与外缸体(2)之间的空隙中,位于空隙中的一端端头连接外活塞(4),另一端与外推力轴承(9)由外卡套(10)变形卡接固定;该空隙与外缸体(2)上的第二进油孔(24)连通;外推力轴承(9)与第一离合器分离(25)指相连;内推力轴承座(13)安装于支撑缸体(1)与内缸体(19)之间的空隙中,位于空隙中的一端端头连接内活塞(17),另一端与内推力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东伟梁伟朋王雷唐立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