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及应用与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9283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0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包括集流体箔材,所述集流体箔材的单面或双面具有含水溶性碳涂层,所述水溶性碳涂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组成:水溶性树脂20‑50%、碳材料40‑70%、分散剂0‑20%,所述的集流体箔材厚度为5‑25μm,水溶性碳涂层厚度为1‑4μm。本发明专利技术水溶性碳涂覆层容易被水溶解,同时具有耐电解液和NMP的性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的回收方法,通过浸泡,搅拌,过滤等步骤使正极材料与铝箔间的水溶性碳涂覆层充分溶解,实现了正极材料与铝箔集流体的有效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领域,具体是一种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及应用。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渐渐变强。传统的能源产生巨大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以传统石化为燃料的汽车给环境造成了较重的压力。随着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重逐步增大,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也将逐步替代传统的汽车。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逐渐增大,目前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寿命长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大规模使用,废旧电池的回收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电池的主要部分是电芯、电解液和电池壳,电池壳通过切割拆解很容易回收。电解液为易挥发的液态,分离也相对容易。但是电芯中的正负极活性材料与铝箔、铜箔等不易分离。正极活性物质通过PVDF与铝箔结合紧密;负极活性物质通过SBR胶与铜基底粘附牢固。目前工业应用中,实现活性物质与基材分离的主要手段是:高温加热破坏粘结剂的粘附力,再经过机械粉碎,通过鼓风系统实现金属基材与活性物质的分离。这种方法操作工序多,加热和粉碎环节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610719496.html" title="一种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及应用与回收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及应用与回收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包括集流体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箔材的单面或双面具有含水溶性碳涂层,所述水溶性碳涂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组成:水溶性树脂20‑50%、碳材料40‑70%、分散剂0‑20%,所述的集流体箔材厚度为5‑25μm,水溶性碳涂层厚度为1‑4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包括集流体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箔材的单面或双面具有含水溶性碳涂层,所述水溶性碳涂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组成:水溶性树脂20-50%、碳材料40-70%、分散剂0-20%,所述的集流体箔材厚度为5-25μm,水溶性碳涂层厚度为1-4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水溶性高分子、醇酸树脂、丙烯腈多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为炭黑、SP、乙炔黑、石墨烯、石墨、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粉料与箔材分离的碳涂覆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超分子分散剂、聚丙烯酸酯类、烷基酚聚乙烯醚、烷基聚氧乙烯醚、金属磷酸盐类、聚硅氧烷类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伦张江伟陈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