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链淀粉衍生物的功能化无机硅基手性微球固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4570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直链淀粉衍生物的功能化无机硅基手性微球固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直链淀粉为最初原料,首先在直链淀粉的糖单元同时引入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和少量的3‑(三甲氧基硅)丙基氨基甲酸酯,合成含有少量3‑(三甲氧基硅)丙基基团的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在此基础上,将所合成的直链淀粉衍生物充分溶解于四氢呋喃中,通过溶胶‑凝胶法与正硅酸乙酯进行交联共聚,然后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分散老化,最终制备得到具有高含量直链淀粉衍生物的有机无机杂化硅球。并对所得材料表面进行封端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合成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控制,产率高,可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手性微球固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手性分离和分析领域的迅速发展,对于手性固定相材料的手性识别效率和拆分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和开发新型具有广谱高效手性识别能力的手性固定相已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现有的手性固定相中,多糖类衍生物手性固定相凭借手性分离性能好、手性识别范围广等优点在色谱中广为应用。但目前所有市售的商品化手性固定相一般都是通过涂覆或键合的手段获得,多糖衍生物的含量较低,承载能力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固定相在大规模制备分离领域的应用。直至2008年,Okamoto课题组首次制备了具有高含量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有机无机杂化微球,大大提高材料的承载量,并且材料的力学强度也能基本满足色谱分离的要求。但是该材料的反应过程不易控制导致其产率较低,且重复性差。此外,由于该杂化微球在制备后没有进行相应处理,导致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硅烷醇基团,使得该材料在用于色谱分离时出现较为明显的拖尾现象,大大降低其分离效能。直至目前,对于该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新方法及其拖尾问题的研究,以及基于其它类型(如直链淀粉类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1/201610920949.html" title="基于直链淀粉衍生物的功能化无机硅基手性微球固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直链淀粉衍生物的功能化无机硅基手性微球固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直链淀粉衍生物的功能化无机硅基手性微球固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取微晶直链淀粉真空干燥2‑8h,然后在无水N,N‑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回流8‑16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直链淀粉质量的2倍的氯化锂;继续搅拌2‑5h后,重新升温,加入无水吡啶,回流2‑4h后加入直链淀粉羟基的77mol%的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持续搅拌回流8‑10h后,按照所要引入比例加入定量的3‑(三甲氧基硅)丙基异氰酸酯持续搅拌回流12‑16h,再用过量的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处理,持续搅拌回流8‑10h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甲醇沉降过滤并洗涤,40‑60℃真空干燥至恒重;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直链淀粉衍生物的功能化无机硅基手性微球固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取微晶直链淀粉真空干燥2-8h,然后在无水N,N-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回流8-16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直链淀粉质量的2倍的氯化锂;继续搅拌2-5h后,重新升温,加入无水吡啶,回流2-4h后加入直链淀粉羟基的77mol%的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持续搅拌回流8-10h后,按照所要引入比例加入定量的3-(三甲氧基硅)丙基异氰酸酯持续搅拌回流12-16h,再用过量的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处理,持续搅拌回流8-10h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甲醇沉降过滤并洗涤,40-60℃真空干燥至恒重;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合成的产物充分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并向其中加入正庚醇、正硅酸乙酯、水和三甲基氯硅烷,于80-100℃下反应8-10h;步骤三,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加入80-10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以1000-1200rpm速度搅拌陈化0.5-1h,停止反应,将获得的产物进行抽滤,依次用热水、乙醇和正己烷进行洗涤并干燥,得到有机无机杂化硅球;步骤四,在所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硅球中加入三甲基氯硅烷和无水甲苯,氮气氛围下在80-100℃条件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杨超李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