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精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99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水精制工艺。先将原盐在化盐桶内溶解后进入混合反应槽,向混合反应槽投加NaOH和Na↓[2]CO↓[3],或是投加Na↓[2]CO↓[3]、NaOH和BaCl↓[2],边加料、边以0.5-3米/秒速度连续不断地搅拌,投药量保证反应剩余量NaOH为0.1~0.3g/L,NaCO↓[3]为0.4~0.6g/L;加入絮凝剂;然后将反应均匀的盐水用泵打入液体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每隔4~24小时排空液体过滤器内的空气,同时起到反冲洗作用。液体过滤器排放的盐泥由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干泥外运处理,盐水则回到液体过滤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少,悬浮物去除率高达99%,且稳定,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不会因进水水质的波动而变化,保证了精制盐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水处理工艺,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盐水精制工艺
技术介绍
原盐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将原盐制成盐水,由于原盐的不纯,使盐水中常含有悬浮物和金属离子,如Ca2+、Mg2+、Fe3+、SiO2、SO42+等物质,这些物质进入隔膜电解工序或离子膜电解工序,则会损坏电解膜,缩短电解膜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通过精制将这些离子和悬浮固体除去。盐水精制工艺中的过滤技术,在隔膜电解制碱法生产中的盐水过滤,一般采用自然沉降加砂滤器法,其如图1所示,先将原盐溶解,投加化学药剂反应后进入澄清桶通过重力沉降颗粒,上清液还有少量细微的悬浮物,再经过砂滤进一步净化制成一次精制盐水,送至隔膜或离子膜工序。由于工序相对比较冗长,因此当出现盐水波动、质量稍差时,设备耐冲击能力差,就会使盐水悬浮物浓度超标,影响隔膜或离子膜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此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过滤精度不够高的缺点。随着离子膜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膜分离工艺替代原有工艺。其工艺流程方框图如图2所示原盐溶解、投加化学药剂混合反应后进入气浮装置去除Mg(OH)2悬浮物,然后用泵打入膜分离设备进一步精制去除CaCO3和其它悬浮物。此工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盐水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原盐在化盐桶内被淡盐水所溶解,然后流入混合反应槽中停留0.5~1.0小时;在流经途中投加NaOH和Na↓[2]CO↓[3],或是投加Na↓[2]CO↓[3]、NaOH和BaCl↓[2],并边加料、边以0.5~3米/秒的速度不间断地顺向连续搅拌;再向混合反应后的盐水中投加的絮凝剂;最用泵将盐水打入液体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恩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