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学步车脚踏杆拆装机构,包括前叉(18)、前轮(8)、轮轴(6)、左右脚踏杆(1、13)、脚踏板(14),前轮(8)的轮毂中心上设有轮轴座(9),所述的轮轴(6)通过左右固定圈(5、10)与轮轴座(9)固定连接,轮轴(6)的两端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对应设有前叉接头(16),前叉(18)的两个叉头对应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前叉接头(16)上,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对应设有与轮轴座(9)外圆转动配合的轴座连接套(17),左右脚踏杆(1、13)对应固定在轮轴(6)的两端。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拆装灵活方便、功能转换速度快、连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娱乐用车,特别是一种快速实现学步车与脚踏车相互转换的两用学步车脚踏杆拆装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儿童娱乐用的两用学步车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携带方便,而深受儿童和家长的青睐,迅速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大部分儿童娱乐用的两用学步车在学步车与脚踏车转换过程中,首先将前轮从前叉上拆下,再将轮轴从前轮上拆除,然后将一体脚踏杆与前轮固定,最后将前轮固定到前叉上,转换过程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结构与工艺复杂,在两者相互转换时,安装和拆卸非常不方便。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开发和试制,但至今尚未有较为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两用学步车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拆装灵活方便、功能转换速度快、连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的两用学步车脚踏杆拆装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前叉、前轮、轮轴、左右脚踏杆、脚踏板,前轮的轮毂中心上设有轮轴座,脚踏板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脚踏杆上,所述的轮轴通过左右固定圈与轮轴座固定连接,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轮轴连接座上,左右轮轴连接座上对应设有前叉接头,前叉的两个叉头对应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前叉接头上,左右轮轴连接座上对应设有与轮轴座外圆转动配合的轴座连接套,左右脚踏杆对应固定在轮轴的两端。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轮轴的两端对应设有内螺纹孔,左右脚踏杆上设有外螺纹接头,左右脚踏杆通过外螺纹接头与内螺纹孔的配合对应固定在轮轴的两端。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左右脚踏杆的端面对应设有圆柱接头,圆柱接头上设有内固定孔,轮轴的两端对应设有与圆柱接头相配合的内圆柱孔以及螺纹固定孔,圆柱接头通过螺钉与螺纹固定孔和内固定孔配合固定在轮轴上。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轮轴座上设有三个轮轴座固定孔,左右固定圈上设有与轮轴座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孔,轮轴与左右固定圈的其中之一焊接固定后穿过轮轴座和另一个固定圈,左右固定圈上的固定孔与轮轴座固定孔对准并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与轮轴座固定连为一体。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当需要实现学步车与脚踏车功能互换时,只需拆装固定在圆柱接头上的螺钉,就可快速拆装左右脚踏杆,拆装灵活方便、速度快。二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连接牢固,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完全符合儿童安全设计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脚踏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学步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左脚踏杆,2圆柱接头,3左轮轴连接座,4螺纹固定孔,5左固定圈,6轮轴,7螺钉,8前轮,9轮轴座,10右固定圈,11螺杆,12右轮轴连接座,13右脚踏杆,14脚踏板,15内固定孔,16前叉接头,17轴座连接套,18前叉,19把手,20车架,21坐垫,22后轮,23辅助轮。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两用学步车脚踏杆拆装机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前叉18、前轮8、轮轴6、左右脚踏杆1、13、脚踏板14,前轮8的轮毂中心上设有轮轴座9,脚踏板14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脚踏杆1、13上,所述的轮轴6通过左右固定圈5、10与轮轴座9固定连接,轮轴6的两端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对应设有前叉接头16,前叉18的两个叉头对应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前叉接头16上,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对应设有与轮轴座9外圆转动配合的轴座连接套17,不仅可以提高转动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控制轴向间隙,减少前轮8轴向串动,左右脚踏杆1、13对应固定在轮轴6的两端。为了便于左右脚踏杆1、13与轮轴6固定连接,所述轮轴6的两端对应设有内螺纹孔,左右脚踏杆1、13上设有外螺纹接头,左右脚踏杆1、13通过外螺纹接头与内螺纹孔的配合对应固定在轮轴6的两端。为了保证左右脚踏杆1、13固定牢固、稳定可靠、不会松动,所述左右脚踏杆1、13的端面对应设有圆柱接头2,圆柱接头2上设有内固定孔15,轮轴6的两端对应设有与圆柱接头2相配合的内圆柱孔以及螺纹固定孔4,圆柱接头2通过螺钉7与螺纹固定孔4和内固定孔配合固定在轮轴6上。为了保证轮轴6与前轮8安装方便、连接牢固可靠并有较好的同心度,所述的轮轴座9上设有三个轮轴座固定孔24,左右固定圈5、10上设有与轮轴座固定孔24相对应的固定孔,轮轴6与左右固定圈5、10的其中之一焊接固定后穿过轮轴座9和另一个固定圈,左右固定圈5、10上的固定孔与轮轴座固定孔24对准并通过螺杆11和螺母的配合与轮轴座9固定连为一体。图2所示,为脚踏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还包括把手19、车架20、坐垫21、后轮22、设置在后轮22左右两侧的辅助轮23。使用时儿童座在坐垫21上,双手扶在把手19上双脚踩踏左右脚踏板14,即可实现儿童脚踏车的功能。当需要作为学步车使用时,螺丝刀穿过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的通孔将固定在轮轴6两端螺钉7拆下,左右脚踏杆1、13反转从轮轴6两端的内螺纹孔拆下,此时结构如图3所示,即可作为学步车使用。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学步车脚踏杆拆装机构,包括前叉(18)、前轮(8)、轮轴(6)、左右脚踏杆(1、13)、脚踏板(14),前轮(8)的轮毂中心上设有轮轴座(9),脚踏板(14)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脚踏杆(1、13)上,其特征是:所述的轮轴(6)通过左右固定圈(5、10)与轮轴座(9)固定连接,轮轴(6)的两端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对应设有前叉接头(16),前叉(18)的两个叉头对应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前叉接头(16)上,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对应设有与轮轴座(9)外圆转动配合的轴座连接套(17),左右脚踏杆(1、13)对应固定在轮轴(6)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学步车脚踏杆拆装机构,包括前叉(18)、前轮(8)、轮轴(6)、左右脚踏杆(1、13)、脚踏板(14),前轮(8)的轮毂中心上设有轮轴座(9),脚踏板(14)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脚踏杆(1、13)上,其特征是:所述的轮轴(6)通过左右固定圈(5、10)与轮轴座(9)固定连接,轮轴(6)的两端可转动地对应设置在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对应设有前叉接头(16),前叉(18)的两个叉头对应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前叉接头(16)上,左右轮轴连接座(3、12)上对应设有与轮轴座(9)外圆转动配合的轴座连接套(17),左右脚踏杆(1、13)对应固定在轮轴(6)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学步车脚踏杆拆装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轮轴(6)的两端对应设有内螺纹孔,左右脚踏杆(1、13)上设有外螺纹接头,左右脚踏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华静,
申请(专利权)人:应华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