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064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涉及桥梁修复领域,该钢结构桥面板包括一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中设置有若干剪力钉,所述剪力钉固定在顶板上;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钢梁,相邻两横向钢梁之间设置有纵向钢梁;所述横向钢梁包括第一腹板和横向底板,所述第一腹板的顶端固定在顶板的底部,底端固定在横向底板的顶部;所述纵向钢梁包括第二腹板和纵向底板,所述第二腹板的顶端固定在顶部底部,所述第二腹板的底端固定在纵向底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于旧桥的修复,且能够降低桥梁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钢桁架梁公路的桥面大多采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铺设而成,现阶段,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大,桥梁的负载越来越大,由于传统的桥梁承载能力有限,在使用时,当超载车辆的轮载直接作用在混凝土桥面板上,会导致混凝土桥面板出现破损、坑槽甚至断裂。混凝土桥面板在轮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桥面板与原桥钢结构之间的砂垫层容易脱空,会进一步加速混凝土桥面板受损,而且会影响钢桁架梁公路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行驶车辆的安全性,需要更换新的桥面板,才能继续使用。同时,混凝土板与原桥钢结构之间通过预埋拉筋连接,长期使用后连接失效,而且混凝土板的抗渗性能差,雨水容易透过混凝土板厚侵蚀桥梁下部钢结构。公开号为10134385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中的桥面板是由纵、横向互相垂直的加劲肋连同桥面盖板组成,顶板设置有通长的U型加劲肋,增加顶板的承受能力,进而使得桥面板在使用时,能够承受较大的车轮荷载。传统的桥梁进行维修加固时,必须考虑原桥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桥头两侧路基接线标高的控制,由于该专利中的桥面板高度较大,难以用于旧桥的修复;且混凝土桥面板抗疲劳、抗冲击能力较差,容易
出现裂纹和破损等病害,出现病害后的桥面板需要及时更换,会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能够用于旧桥的修复,且能够降低桥梁的使用成本。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包括一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中设置有若干剪力钉,所述剪力钉固定在顶板上;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钢梁,相邻两横向钢梁之间设置有纵向钢梁;所述横向钢梁包括第一腹板和横向底板,所述第一腹板的顶端固定在顶板的底部,底端固定在横向底板的顶部;所述纵向钢梁包括第二腹板和纵向底板,所述第二腹板的顶端固定在顶部底部,所述第二腹板的底端固定在纵向底板的顶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横向钢梁采用钢材制成,且横向钢梁的纵截面呈倒T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纵向钢梁采用钢材制成,且纵向钢梁的纵截面呈倒T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相邻两个第二腹板之间的距离为300~400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相邻两个第二腹板之间的距离为350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桥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
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一种带有钢结构桥面板的桥梁,所述桥梁包括原桥钢结构,所述钢结构桥面板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固定在原桥钢结构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件包括垫块和高强螺栓,垫块位于原桥钢结构的顶部,高强螺栓的一端位于横向钢梁的顶部,另一端穿过垫块后固定在原桥钢结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其厚度为1~4m,与传统的钢桁架梁公路相匹配,能够用于旧桥的修复,行车区的顶板、底板和横梁均采用钢材制成,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混凝土桥面板时,抗疲劳、抗冲击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裂纹和破损等病害相比,本技术的桥面板抗疲劳、抗冲击能力均较强,使用寿命较长,能够降低桥梁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钢结构桥面板与待修复桥梁钢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层,2-剪力钉,3-第二挡板,4-第一挡板,5-顶板,6-第二腹板,7-纵向钢梁,8-横向钢梁,9-第一腹板,10-垫块,11-原桥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
钢结构桥面板,包括一顶板5,顶板5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1,混凝土层1中设置有若干剪力钉2,剪力钉2固定在顶板5上;顶板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钢梁8,相邻两横向钢梁8之间设置有纵向钢梁7;横向钢梁8的纵截面呈倒T型,纵向钢梁7的纵截面呈倒T型,横向钢梁8包括第一腹板9和横向底板,第一腹板9的顶端固定在顶板5的底部,底端固定在横向底板的顶部;纵向钢梁7包括第二腹板6和纵向底板,第二腹板6的顶端固定在顶部底部,第二腹板6的底端固定在纵向底板的顶部。相邻两个第二腹板6之间的距离为300~400mm,在实际生产中,相邻两个第二腹板6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技术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腹板6之间的距离为350mm。桥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3,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3能够防止雨水灌入桥面板内,避免顶板5、横向钢梁8和纵向钢梁7被雨水腐蚀。桥面板的厚度为1~4m,与传统的钢桁架梁公路相匹配,能够用于旧桥的修复,在实际使用中,桥面板的厚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桥面板的厚度为4m。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的钢结构桥面板的桥梁,桥梁包括原桥钢结构11,钢结构桥面板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固定在原桥钢结构11上,固定件包括垫块10和高强螺栓,垫块10位于原桥钢结构11的顶部,高强螺栓的一端位于横向钢梁8的顶部,另一端穿过垫块10后固定在原桥钢结构11上。本技术的具体施工步骤为:根据待修复钢结构桥的具体尺寸确定需要的的桥面板数量,并确定每个桥面板的尺寸,根据尺寸下料每个桥面板的顶板5、横向钢梁
8和纵向钢梁7,将顶板5、横向钢梁8和纵向钢梁7焊接成整体桥面板,在顶板5的顶部焊接若干剪力钉2,在顶板5的顶面绑扎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得到若干待安装桥面板。现场测量原桥钢结构11标高,根据现场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值,在原桥钢结构11顶面安装垫块10,安装比较方便,且连接比较紧密。将若干待安装桥面板运输到现场,通过高强螺栓将若干桥面板安装到原桥钢结构11上,将若干桥面板焊接成整体,完成后浇筑沥青铺装,即可通车。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包括一顶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1),所述混凝土层(1)中设置有若干剪力钉(2),所述剪力钉(2)固定在顶板(5)上;所述顶板(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钢梁(8),相邻两横向钢梁(8)之间设置有纵向钢梁(7);所述横向钢梁(8)包括第一腹板(9)和横向底板,所述第一腹板(9)的顶端固定在顶板(5)的底部,底端固定在横向底板的顶部;所述纵向钢梁(7)包括第二腹板(6)和纵向底板,所述第二腹板(6)的顶端固定在顶部底部,所述第二腹板(6)的底端固定在纵向底板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包括一顶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1),所述混凝土层(1)中设置有若干剪力钉(2),所述剪力钉(2)固定在顶板(5)上;所述顶板(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钢梁(8),相邻两横向钢梁(8)之间设置有纵向钢梁(7);所述横向钢梁(8)包括第一腹板(9)和横向底板,所述第一腹板(9)的顶端固定在顶板(5)的底部,底端固定在横向底板的顶部;所述纵向钢梁(7)包括第二腹板(6)和纵向底板,所述第二腹板(6)的顶端固定在顶部底部,所述第二腹板(6)的底端固定在纵向底板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梁(8)采用钢材制成,且横向钢梁(8)的纵截面呈倒T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梁(7)采用钢材制成,且纵向钢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群慧王夷夏刚张卫红李海军彭梦泽杨帆吴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