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博专利>正文

一种丹参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9409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丹参粉的制备方法,通过丹参原药处理、CO2超临界萃取、超声提取和大孔树脂分离提纯等步骤,对丹参原药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采用两种不同的萃取方法,既避免了水煮加热提取导致的活性成分失效,又对丹参原药中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均能充分提取,使丹参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II A和丹酚酸B含量比例均衡,更能发挥药性,改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丹参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其现代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舒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明显的钙拮抗剂作用;提高心室的顺应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增加微循环流速和流量,消除局部静脉血液瘀滞,改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作用;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等。丹参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包括二萜醌类、酚酸类等十几种有机成分,其主要活性成分通常被归为两大类: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传统的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是将丹参原药清洗粉碎后经两次纯水煎煮提取,然后纯化干燥制粉。传统方法存在脂溶性成分提取比例偏低,丹酚酸B受热分解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对于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涉及到: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二萜醌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丹参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丹参原药处理:将丹参原药洗净后粉碎,过60目筛;二,CO2超临界萃取:将处理后的丹参原药放入SFE萃取罐中,夹带剂用35%乙醇,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温度为35℃、CO2流量为20~25kg/h、萃取时间为1L/h,萃取1~2.5h,收集萃取液,滤过,浓缩,即得第一次萃取物;三,超声提取:将CO2超临界萃取后的丹参原药残渣加入10倍量95%乙醇,超声频率40KHz,提取时间30min,即得第二次萃取物;四,大孔树脂分离提纯:将第一次萃取物与第二次萃取物混合即得混合萃取物,调整混合萃取物的pH为3.5‑6,1BV混合萃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丹参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丹参原药处理:将丹参原药洗净后粉碎,过60目筛;二,CO2超临界萃取:将处理后的丹参原药放入SFE萃取罐中,夹带剂用35%乙醇,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温度为35℃、CO2流量为20~25kg/h、萃取时间为1L/h,萃取1~2.5h,收集萃取液,滤过,浓缩,即得第一次萃取物;三,超声提取:将CO2超临界萃取后的丹参原药残渣加入10倍量95%乙醇,超声频率40KHz,提取时间30min,即得第二次萃取物;四,大孔树脂分离提纯:将第一次萃取物与第二次萃取物混合即得混合萃取物,调整混合萃取物的pH为3.5-6,1BV混合萃取物以1-3BV/h流速注入大孔树脂柱,静置吸附30min,用2BV的0.01mol/L盐酸以2-5BV/h流速洗脱除去不被吸附的杂质,用3-8BV的15%乙醇以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郑陶
申请(专利权)人:陈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