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重固定装置及平衡重固定装置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9395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重固定装置及平衡重固定装置组,平衡重固定装置包括支座(2)和紧固件(3),支座(2)用于对平衡重(1)进行支撑,平衡重(1)上设有定位孔(11),支座(2)的第一端用于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第二端嵌设在定位孔(11)内,定位孔(11)与支座(2)的第二端相适配,紧固件(3)能够对平衡重(1)和支座(2)的第二端进行固定。此种平衡重固定装置可以提高平衡重的装配效率,以方便地增加或更换平衡重;而且将支座的端部嵌设在平衡重定位孔中的结构,能够同时实现定位和支撑,从而增加对平衡重固定的可靠性,在起重机械行驶或作业状态下平衡重不容易发生晃动和侧翻,进而提高起重机械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平衡重固定装置及平衡重固定装置组
技术介绍
起重机械在吊起重物时,重物会对起重机械产生一个倾覆力矩。为了使起重机械不发生倾覆,通常会在起重机械吊臂的另一侧配置平衡重。目前,由于受到整机行驶状态总重量的限制,起重机不能携带所有平衡重块,需同时设计固定平衡重和非固定平衡重,例如平衡重块。固定平衡重是在起重机行驶和工作状态下均不拆卸,固定在转台后尾框架的平衡重块。通常在组合式平衡重中,利用非固定平衡重块对桥荷进行方便的调节。在起重机械进行部分作业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后续更换或改变位置,有时不对非固定平衡重块进行固定,起重机在较差的路况行驶时,可能因为平衡重的颠簸,对车架造成损害,甚至出现平衡重块倾翻引发事故,存在较大的危险。为了保证安全性,最好对非固定平衡重块可靠地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大多采用长螺栓配合螺母的方式进行固定,即通过长螺栓穿过非固定平衡重块以固定在底盘车架上,但是这种方法装配比较困难,费时费力,操作效率低下。而且如果要在车架上固定两块或更多的平衡重块,就使得固定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平衡重固定装置及平衡重固定装置组,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平衡重的安装和固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衡重固定装置,包括:支座2和紧固件3,所述支座2用于对平衡重1进行支撑,所述平衡重1上设有定位孔11,所述支座2的第一端用于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第二端嵌设在所述定位孔11内,所述定位孔11与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相适配,所述紧固件3能够对所述平衡重1和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1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螺纹孔23,所述紧固件3穿设在所述通孔12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3内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支座2包括主体部21和设在所述主体部21上的安装部22,所述主体部21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螺纹孔23设在所述安装部22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22上设有卡合段24,所述卡合段24嵌设在所述主体部21的中空结构内。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21和所述安装部22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包括截面渐缩段,所述定位孔11与所述截面渐缩段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支座2包括底座25,所述底座25上设有安装孔26,所述支座2通过所述安装孔26固定在所述底盘车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26为长圆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平衡重固定装置组,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平衡重固定装置。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平衡重固定装置在所述底盘车架上相对于所述平衡重1的支撑面均匀排布。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平衡重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支座以实现对平衡重的支撑,并将支座的端部嵌设在平衡重的定位孔中,再通过紧固件将平衡重与支座固定。此种平衡重固定装置操作简单快捷,可以提高平衡重的装配效率,以方便地对起重机械增加或更换平衡重;而且将支座的端部嵌设在平衡重的定位孔中的结构,能够同时实现定位和支撑,从而增加对平衡重固定的可靠性,在起重机械行驶或作业状态下平衡重不容易发生晃动和侧翻,进而提高起重机械安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平衡重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平衡重固定装置中Ⅰ处结构的放大图;图3为通过图1所示的平衡重固定装置对平衡重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Ⅱ处结构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Ⅲ处结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平衡重;2-支座;3-紧固件;11-定位孔;12-通孔;21-主体部;22-安装部;23-第二螺纹孔;24-卡合段;25-底座;26-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本技术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和“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重固定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支座2和紧固件3,支座2用于对平衡重1进行支撑,平衡重1上设有定位孔11,支座2的第一端用于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第二端嵌设在定位孔11内,定位孔11与支座2的第二端相适配,紧固件3能够对平衡重1和支座2的第二端进行固定。此种平衡重固定装置能够同时适用于固定平衡重块和非固定平衡重块,尤其适合对非固定平衡重块进行固定,下面在给出各个实施例时将不进行区分,均以平衡重1进行描述。考虑到起重机械在作业的过程中,根据工况需求,有时会需要增加、减少或更换非固定平衡重块,即会经常涉及到非固定平衡重块的安装和拆卸。在需要对平衡重1进行固定时,将平衡重1从支座2的上方进行安装,使支座2的第二端嵌设在定位孔11内,相当于起到定位和导向作用,使装配误差较小,在后续通过紧固件3进行固定时,容易实现安装位对准,从而使固定平衡重1的操作简单快捷,可以提高平衡重1的装配效率,以方便地对起重机械增加或更换平衡重1。而且,将支座2的第二端嵌设在定位孔11内,既可以使支座2在竖直方向上为平衡重1提供支撑,在水平方向上也能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平衡重1在起重机械行驶或作业的过程中,固定较为可靠,不容易发生晃动和侧翻,不仅可以提高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而且能减小对底盘车架的损害。另外,在平衡重1受到外力冲击时,支座2嵌入平衡重1的长度部分,以及紧固件3共同承受冲击力,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螺栓承受冲击的固定方式相比,能够使固定装置的受力更加合理,极大地降低了紧固件3发生损坏导致平衡重1失去固定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起重机械安全性。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Ⅰ处结构放大图,定位孔1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2,即在平衡重1开设定位孔11处的剩余厚度上设置通孔12,支座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螺纹孔23,紧固件3穿设在通孔12和第二螺纹孔23内进行固定。具体地,紧固件3选取螺栓,可以在平衡重1的上表面上各个通孔12对应的位置依次设置平垫5和弹垫4,再将螺栓穿设在通孔12和第二螺纹孔23内进行固定。其中,第二螺纹孔23可以仅在支座2的第二端开设能够实现可靠连接的长度,由于支座2的第二端嵌入到平衡重1的内部,因而可以缩短紧固件3的长度。而且紧固件3可以从平衡中1的上表面进行安装,安装位处于可视范围内,使得操作较为方便,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在需要安装或拆卸平衡重1时,只需要一把扳手,即可实现操作,不需要其它辅助工装。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紧固件3。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给出支座2可选的结构形式。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平衡重固定装置及平衡重固定装置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2)和紧固件(3),所述支座(2)用于对平衡重(1)进行支撑,所述平衡重(1)上设有定位孔(11),所述支座(2)的第一端用于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第二端嵌设在所述定位孔(11)内,所述定位孔(11)与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相适配,所述紧固件(3)能够对所述平衡重(1)和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2)和紧固件(3),所述支座(2)用于对平衡重(1)进行支撑,所述平衡重(1)上设有定位孔(11),所述支座(2)的第一端用于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第二端嵌设在所述定位孔(11)内,所述定位孔(11)与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相适配,所述紧固件(3)能够对所述平衡重(1)和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支座(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螺纹孔(23),所述紧固件(3)穿设在所述通孔(12)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3)内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包括主体部(21)和设在所述主体部(21)上的安装部(22),所述主体部(21)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螺纹孔(23)设在所述安装部(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重固定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利石振猛张巍巍黄全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