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95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包括依次设在输送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侧的第一卸料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设在输送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一侧的第二卸料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在输送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第一卸料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对面设有第一下料溜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在输送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第二卸料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对面设有第二下料溜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挡板与输送带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所述第二挡板与输送带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塑料颗粒物料连续装车,缩短装车时间,且能提高装车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产品生产中的卸料器,尤其涉及一种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
技术介绍
塑料颗粒,常见的有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通用塑料有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氨酯等;工程塑料有尼龙、聚四氟、聚甲醛、聚碳、有机硅等;特种塑料有热固性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比如人工肾、心脏、血管、航天工业等。塑料颗粒可以加工成管材、泡沫制品等产品,在塑料颗粒加工成管材、泡沫制品等产品过程中,输送装置以及卸料器极为重要,目前装车的时候都是先通过皮带将塑料颗粒传送到固定的装车位置,再进行装车,不但不能连续装车,而且装车时间长,装车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它能实现塑料颗粒物料连续装车,缩短装车时间,且能提高装车速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包括依次设在输送带一侧的第一卸料器与设在输送带另一侧的第二卸料器;所述在输送带设有第一卸料器的对面设有第一下料溜槽,所述在输送带设有第二卸料器的对面设有第二下料溜槽;所述第一卸料器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体下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挡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体上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与第一气缸连接,第一气缸上设有的第一推杆与第一挡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卸料器包括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下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二挡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体上设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与第二气缸连接,第二气缸上设有的第二推杆与第二挡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输送带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所述第二挡板与输送带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前述的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中,所述第一挡板通过第一螺孔与第一推杆活动连接。前述的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中,所述第二挡板通过第二螺孔与第二推杆活动连接。前述的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中,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为带减速机电机。前述的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中,所述第一下料溜槽与第二下料溜槽均设计为梯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有的第一卸料器与第二卸料器,能实现塑料颗粒物料连续装车,缩短装车时间;第一挡板与输送带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第二挡板与输送带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能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在输送带上面转动更加灵活,提高了装车速度;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为带减速机电机,能调节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速,实现对不同量塑料颗粒物料的装车;所述第一下料溜槽与第二下料溜槽均设计为梯形结构,更利于塑料颗粒物料利用自身重力下滑至装车内。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实现塑料颗粒物料连续装车,缩短装车时间,且能提高装车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输送带,2-第一电机,3-第一支撑体,4-第一销轴,5-第一气缸,6-第一推杆,7-第一挡板,8-第一下料溜槽,9-第二电机,10-第二支撑体,11-第二销轴,12-第二气缸,13-第二推杆,14-第二挡板,15-第二下料溜槽,16-第一螺孔,17-球形滚轮,18-第一卸料器,19-第二卸料器,20-第二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构成如图1-4所示,包括依次设在输送带1一侧的第一卸料器18与设在输送带1另一侧的第二卸料器19;所述在输送带1设有第一卸料器18的对面设有第一下料溜槽8,所述在输送带1设有第二卸料器19的对面设有第二下料溜槽15;所述第一卸料器18包括第一支撑体3,第一支撑体3下端设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与第一挡板7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体3上设有第一销轴4,第一销轴4与第一气缸5连接,第一气缸5上设有的第一推杆6与第一挡板7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卸料器19包括第二支撑体10,第二支撑体10下端设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与第二挡板14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体10上设有第二销轴11,第二销轴11与第二气缸12连接,第二气缸12上设有的第二推杆13与第二挡板1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板7与输送带1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17;所述第二挡板14与输送带1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17。所述第一挡板7通过第一螺孔16与第一推杆6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4通过第二螺孔20与第二推杆1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与第二电机9均为带减速机电机。所述第一下料溜槽8与第二下料溜槽15均设计为梯形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卸料时,启动第一卸料器18,通过第一电机2和第一气缸5带动第一挡板7转动,将第一挡板7移动至第一下料溜槽8的一侧,根据第一挡板7的角度将塑料颗粒推入到第一下料溜槽8,继而落入第一辆装车,当第一辆装车装满后,第一电机2和第一气缸5将第一挡板7带动到装有第一卸料器18的输送带1的一侧。此时,塑料颗粒继续通过输送带1向前运动,启动第二卸料器19,通过第二电机9和第二气缸12带动第二挡板14转动,将第二挡板14移动至第二下料溜槽15的一侧,根据第二挡板14的角度将塑料颗粒推入到第二下料溜槽15,继而落入到第二辆装车内,以此循环,从而实现两辆车的连续装车。同时,第一电机2与第二电机9均为带减速机电机,能调节第一电机2与第二电机9的转速,实现对不同量塑料颗粒物料的装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在输送带(1)一侧的第一卸料器(18)与设在输送带(1)另一侧的第二卸料器(19);所述在输送带(1)设有第一卸料器(18)的对面设有第一下料溜槽(8),所述在输送带(1)设有第二卸料器(19)的对面设有第二下料溜槽(15);所述第一卸料器(18)包括第一支撑体(3),第一支撑体(3)下端设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与第一挡板(7)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体(3)上设有第一销轴(4),第一销轴(4)与第一气缸(5)连接,第一气缸(5)上设有的第一推杆(6)与第一挡板(7)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卸料器(19)包括第二支撑体(10),第二支撑体(10)下端设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与第二挡板(14)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体(10)上设有第二销轴(11),第二销轴(11)与第二气缸(12)连接,第二气缸(12)上设有的第二推杆(13)与第二挡板(1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板(7)与输送带(1)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17);所述第二挡板(14)与输送带(1)接触的端面设有球形滚轮(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的拐弯卸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在输送带(1)一侧的第一卸料器(18)与设在输送带(1)另一侧的第二卸料器(19);所述在输送带(1)设有第一卸料器(18)的对面设有第一下料溜槽(8),所述在输送带(1)设有第二卸料器(19)的对面设有第二下料溜槽(15);所述第一卸料器(18)包括第一支撑体(3),第一支撑体(3)下端设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与第一挡板(7)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体(3)上设有第一销轴(4),第一销轴(4)与第一气缸(5)连接,第一气缸(5)上设有的第一推杆(6)与第一挡板(7)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卸料器(19)包括第二支撑体(10),第二支撑体(10)下端设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与第二挡板(14)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体(10)上设有第二销轴(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年益段志强韩建军杨晓波刘贻宝
申请(专利权)人:白银中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