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内部压力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813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02:44
在电梯升降时,因电梯轿厢内部压力的变化会产生耳朵阻塞现象。使电梯轿厢内部压力在两种不同的压力变化率之间反复变化,由此来诱发乘客咽下动作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缓和上述耳朵阻塞现象。可是,在现有的控制方式中,需要在短时间内反复地将电梯轿厢内的压力相对于大气压切换成正压和负压,存在控制装置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复杂的问题。在电梯下降时,在运行时间的前半部分(T<T0),仅以电梯轿厢内的正压状态来构成阶梯状的压力控制,在运行时间的后半部分(T>T0),仅以电梯轿厢内的负压状态来构成阶梯状的压力控制。由此,压力控制装置只需实施一次切换(即从加压状态切换为减压状态)就能够实现压力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674720.1、申请日为2013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电梯轿厢内部压力的控制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内部压力的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超高速或超大行程的电梯中减少因升降时的电梯轿厢内部压力的变化而引起的耳朵阻塞现象的压力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层大厦等中使用具有大行程的以高速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在上述电梯设备中,电梯轿厢内容易产生急剧的压力变化,会导致乘客产生耳朵阻塞和不舒适感。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有各种解决方案。作为本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超高层大厦中使用的电梯设备,在该电梯设备中,通过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随着电梯轿厢的升降呈阶梯状变化,能够切实地诱发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咽下动作,从而能够防止或缓和耳朵的异常感觉。该电梯设备中设置有增压调整装置,该增压调整装置具有分别对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进行检测的气压检测器、对电梯轿厢内进行增压的增压装置及控制该增压装置的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具有对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进行比较的比较单元和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增压装置的增压控制单元的功能,从电梯轿厢开始起动到电梯轿厢停止为止,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在规定值的范围内呈阶梯状变化。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呈阶梯状变化,能够使乘客意识到气压的变化,通过切实地使乘客进行咽下动作,能够缓和耳朵的异常感觉。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电梯设备,其在对电梯轿厢内的压力进行加压和减压时,能够消除急剧的压力变化,在使乘客意识到压力变化的同时,给予乘客进行咽下动作的时间。通过对电梯轿厢内的压力进行加压和减压的压力调整单元及其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电梯轿厢内的压力进行加压和减压,并且将加压和减压后的压力维持规定的时间。根据专利文献2,通过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来消除急剧的压力变化,能够缓和因急剧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乘客的耳功能障碍,能够切实地使乘客意识到压力的变化,通过将加压和减压后的压力维持规定的时间,能够确保进行用于消除由压力变化引起的耳朵阻塞的咽下动作所需的时间,由此能够消除乘客的耳朵阻塞和不舒适感。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的记载,在电梯进行加速和减速时,由于速度比正常升降时的速度慢,并且电梯轿厢周围的压力变化速度低,所以有必要降低呈阶梯状变化的电梯轿厢内的压力变化速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128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7737号公报根据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压力控制方法,通过给予乘客进行咽下动作所需的时间来消除耳朵阻塞。可是,根据专利文献2的压力控制方法,例如如图2和图5所示,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状态在相对于大气压为正压和负压的状态之间反复变化。也就是说,由于频繁地切换电梯轿厢内的加压和减压,所以控制装置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变得复杂,存在导致成本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电梯下降时,在运行时间的前半部分(T<T0),仅以电梯轿厢内的正压状态来构成阶梯状的压力控制,在运行时间的后半部分(T>T0),仅以电梯轿厢内的负压状态来构成阶梯状的压力控制,因此,压力控制装置只需实施一次切换(即从加压状态切换为减压状态)就能够实现压力控制。此外,在电梯上升时,在运行时间的前半部分(T<T0),仅以电梯轿厢内的负压状态来构成阶梯状的压力控制,在运行时间的后半部分(T>T0),仅以电梯轿厢内的正压状态来构成阶梯状的压力控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阶梯状地控制电梯升降期间的电梯轿厢内的压力,能够诱发乘客的咽下动作,能够在早期消除耳朵阻塞和不舒适感。此外,在电梯升降中只需要实施一次电梯轿厢内的正压状态和负压状态之间的切换,所以能够简化实现上述压力控制的压力控制装置的结构及控制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设备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压力控制模式的说明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正压时的送风机的作用的说明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正压时的压力调节阀的作用的说明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负压时的送风机和压力调节阀的作用的说明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压力控制模式的说明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比较例的说明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压力控制模式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电梯轿厢2 送风机3 压力调节阀4 压力测定装置5 配管6 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内部压力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由电梯轿厢1、对电梯轿厢1内进行加压和减压的一台或多台送风机2、连结电梯轿厢1和送风机2的配管5、通过送风机2使维持在正压状态或负压状态的电梯轿厢内的压力朝大气压侧变化的压力调节阀3、测定电梯轿厢1内压力的压力测定装置4及根据压力测定装置4测得的电梯轿厢内部压力来控制送风机2和压力调节阀3的控制装置6构成。送风机2通过配管5向电梯轿厢1送入空气或从电梯轿厢1排出空气,由此对电梯轿厢内部压力进行加压或减压。压力调节阀3通过从处于正压状态的电梯轿厢1排出压力或向处于负压状态的电梯轿厢1导入大气来调节电梯轿厢内的压力。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压力控制模式的说明图。图2表示电梯下降时的电梯轿厢外部气压(大气压)和电梯轿厢内部气压的经时性变化。电梯轿厢外部气压在电梯位于最上层时为规定值,并且随着电梯下降速度的变化,按照图2所示的缓慢的S形状的压力曲线上升。阶梯状曲线表示图1的电梯设备1的受控的电梯轿厢内部气压,在电梯行程的大致中央部,以电梯轿厢外部气压和电梯轿厢内部气压的倾斜直线部分的交点附近的时间(T=T0)为基准,从高于电梯轿厢外部气压的正压切换为低于电梯轿厢外部气压的负压。在第一实施例中,T0设定在电梯轿厢驱动运行时间的大致中央附近。另一方面,电梯上升时的压力控制模式,以图2的中央的时间T0的纵向线为中心,与图2的电梯下降时的压力控制模式形成对称形状。接着以图2所示的电梯下降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运行时间的前半部分(T<T0),从送风机2将空气送入电梯轿厢1内,使得电梯轿厢内部气压变为正压状态。如图3所示,送风机2的送风量需要设定成使电梯轿厢1内的压力曲线A超过电梯轿厢外部气压的以近似直线表示的压力所需的供气量和排气量。在此,将按照电梯轿厢外部压力的S形状的压力曲线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将电梯轿厢外部压力的S形状的压力曲线近似成直线而得到的近似直线定义为电梯轿厢外部压力的近似直线。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正压时的压力调节阀的作用的说明图。通过压力测定装置4测定电梯轿厢内部压力,通过控制装置6进行控制,计算使电梯轿厢1内的压力曲线B按照规定的阶梯状进行变化所需的压力调节阀3的开度,通过调节压力调节阀3的开度,使得电梯轿厢1内的空气适当地流出到外部,由此使电梯轿厢1内的压力呈阶梯状变化。通过以上的动作,能够在电梯下降时,在运行时间的前半部分(T<T0),将电梯轿厢1内的压力维持在正压,也就是说,通过从送风机2送入空气对电梯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内部压力的控制方法,通过使升降期间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轿厢内部压力在两种不同的压力变化率之间反复呈阶梯状变化,由此来控制升降期间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轿厢内部压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期间,将按照S形状的压力曲线变化的电梯轿厢外部压力近似成直线而得到近似直线,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压力具有比所述近似直线高的正压状态和比所述近似直线低的负压状态,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期间只进行一次切换,将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压力从所述正压状态切换为所述负压状态、或者从所述负压状态切换为所述正压状态,并且,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压力被控制为,在所述S形状的压力曲线与所述近似直线之间的区域内呈阶梯状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13 JP 2012-2719791.一种电梯轿厢内部压力的控制方法,通过使升降期间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轿厢内部压力在两种不同的压力变化率之间反复呈阶梯状变化,由此来控制升降期间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轿厢内部压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期间,将按照S形状的压力曲线变化的电梯轿厢外部压力近似成直线而得到近似直线,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压力具有比所述近似直线高的正压状态和比所述近似直线低的负压状态,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期间只进行一次切换,将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压力从所述正压状态切换为所述负压状态、或者从所述负压状态切换为所述正压状态,并且,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压力被控制为,在所述S形状的压力曲线与所述近似直线之间的区域内呈阶梯状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阳右石文良萩原高行宫田弘市三好宽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