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丽华专利>正文

一种防坠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857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坠电梯,包括轿厢,轿厢设置在电梯井道内,所述轿厢的顶部连接有上吊绳,轿厢的底部连接有下吊绳,上吊绳与上吊绳之间、下吊绳与下吊绳之间均间隔设有多道防坠网,且防坠网与电梯厅口的位置相对应,轿厢上升时,上吊绳的防坠网逐层收拢,下吊绳的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轿厢下降时,下吊绳的防坠网逐层收拢,上吊绳的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坠网,使得轿厢处于任何位置时,防坠网均可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伸展开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当电梯厅门失效时,防坠网能够阻止人们进入,有效地防止人们跌入井道,确保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坠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轿厢,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代步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乘坐电梯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发生的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电梯不安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井道的坠落事故,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其中的原因大部分是梯门机构失灵,或者人为的违章操作,导致轿箱未在该层,而梯门意外打开乘客或工作人员失足坠入井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目前大多数电梯采用机械式的防坠落保护装置,但机械式保护装置安全系数低,且需要频繁的人为检修,不但给使用带来了麻烦,且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坠电梯,通过在上吊绳与上吊绳之间、下吊绳与下吊绳之间分别间隔设置多道防坠网,在电梯厅门失效时,相应电梯厅口伸展开的防坠网可阻止人们进入井道,防止人们跌入井道内,确保人身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坠电梯,包括轿厢,轿厢设置在电梯井道内,所述轿厢的顶部连接有上吊绳,轿厢的底部连接有下吊绳,上吊绳与上吊绳之间、下吊绳与下吊绳之间均间隔设有多道防坠网,且防坠网与电梯厅口的位置相对应,轿厢上升时,上吊绳的防坠网逐层收拢,下吊绳的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轿厢下降时,下吊绳的防坠网逐层收拢,上吊绳的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所述上吊绳设有两条,且每条上吊绳的一端与轿厢靠近电梯厅口的顶角连接,每条上吊绳的另一端与电梯井道的顶面连接固定。所述上吊绳与上吊绳之间平行设置。所述下吊绳设有两条,且每条下吊绳的一端与轿厢靠近电梯厅口的底角连接,每条下吊绳的另一端与电梯井道的底面连接固定。所述下吊绳与下吊绳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轿厢的顶部与相邻的防坠网之间设有收纳盒,且收纳盒设置在上吊绳与上吊绳之间。所述防坠网的网面上开设有拉链,以供人员打开拉链进出电梯井道进行相关的维修。所述防坠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电梯厅口的长度,防坠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电梯厅口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坠电梯,通过在上吊绳与上吊绳之间、下吊绳与下吊绳之间均间隔设有多道防坠网,且防坠网与电梯厅口的位置相对应,轿厢上升或下降带动上吊绳、下吊绳将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逐层电梯厅口伸开,且防坠网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使得电梯厅门失效时,防坠网可阻止人们进入电梯井道内,防止人们跌入井道,确保人身安全,此外,防坠网采用间隔设置的方式有效的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成本投入。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坠电梯的结构示意图一(电梯厅门未画出);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坠电梯的结构示意图二(电梯厅门未画出);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坠电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坠电梯的俯视图。图中:1-轿厢;11-顶角;12-底角;2-上吊绳;3-下吊绳;4-防坠网;5-收纳盒;6-电梯厅口;7-电梯厅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坠电梯,包括轿厢1,轿厢1设置在电梯井道内,所述轿厢1的顶部连接有上吊绳2,轿厢1的底部连接有下吊绳3,上吊绳2与上吊绳2之间、下吊绳3与下吊绳3之间均间隔设有多道防坠网4,且防坠网4与电梯厅口6的位置相对应,轿厢1上升时,上吊绳2的防坠网4逐层收拢,下吊绳3的防坠网4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6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6覆盖;轿厢1下降时,下吊绳3的防坠网4逐层收拢,上吊绳2的防坠网4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6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6覆盖。所述上吊绳2设有两条,且每条上吊绳2的一端与轿厢1靠近电梯厅口6的顶角11连接,每条上吊绳2的另一端与电梯井道的顶面连接固定。所述上吊绳2与上吊绳2之间平行设置。所述下吊绳3设有两条,且每条下吊绳3的一端与轿厢1靠近电梯厅口6的底角12连接,每条下吊绳3的另一端与电梯井道的底面连接固定。所述下吊绳3与下吊绳3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轿厢1的顶部与相邻的防坠网4之间设有收纳盒5,且收纳盒5设置在上吊绳2与上吊绳2之间,当电梯上升时,可带动位于电梯顶部上方的上吊绳2及防坠网4逐层收拢并收纳到收纳盒5里面。所述防坠网4的网面上开设有拉链,以供人员打开拉链进出电梯井道进行相关的维修,方便维修人员进出电梯井道。所述防坠网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电梯厅口6的长度,防坠网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电梯厅口6的宽度,这样可以使防坠网4伸展开时处于相应电梯厅口6的正前方,并将电梯厅口6的正前方完全覆盖住,在电梯厅门7失效时,可有效阻止人们进入井道,安全性更高。当楼层有六层,上吊绳2与上吊绳2之间间隔设有五个防坠网4,下吊绳3与下吊绳3之间设有五个防坠网4,且防坠网4分别与楼层的的电梯厅口6相对应;电梯位于第五层时,上吊绳2上对应于六楼电梯厅口6的防坠网4伸展开,上吊绳2其余的防坠网4收拢,下吊绳3上对应于一楼至四楼电梯厅口6的防坠网4展开,上吊绳2其余的防坠网4收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坠电梯,通过在上吊绳2与上吊绳2之间、下吊绳3与下吊绳3之间均间隔设有多道防坠网4,且防坠网4与电梯厅口6的位置相对应,轿厢1上升或下降带动上吊绳2、下吊绳3将防坠网4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6逐层伸开,且防坠网4将相应的电梯厅口6覆盖,使得电梯厅门7失效时,防坠网4可阻止人们进入电梯井道内,防止人们跌入井道,确保人身安全,此外,防坠网4采用间隔设置的方式有效的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成本投入。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坠电梯,包括轿厢,轿厢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部连接有上吊绳,轿厢的底部连接有下吊绳,上吊绳与上吊绳之间、下吊绳与下吊绳之间均间隔设有多道防坠网,且防坠网与电梯厅口的位置相对应,轿厢上升时,上吊绳的防坠网逐层收拢,下吊绳的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轿厢下降时,下吊绳的防坠网逐层收拢,上吊绳的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电梯,包括轿厢,轿厢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部连接有上吊绳,轿厢的底部连接有下吊绳,上吊绳与上吊绳之间、下吊绳与下吊绳之间均间隔设有多道防坠网,且防坠网与电梯厅口的位置相对应,轿厢上升时,上吊绳的防坠网逐层收拢,下吊绳的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轿厢下降时,下吊绳的防坠网逐层收拢,上吊绳的防坠网在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口逐层展开且将相应的电梯厅口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绳设有两条,且每条上吊绳的一端与轿厢靠近电梯厅口的顶角连接,每条上吊绳的另一端与电梯井道的顶面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坠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绳与上吊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华毛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