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轨制动器线圈及磁轨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7851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4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轨制动器线圈及磁轨制动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绕线匝数难增加的技术问题。磁轨制动器线圈包括:开口壳体、顶盖和绕线,开口壳体的开口朝上设置,顶盖盖合于开口壳体的开口处,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沉槽,顶盖的下表面位于开口壳体的内部,顶盖的侧面与开口壳体的内壁之间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开口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为筒状,第一绝缘层的外壁与开口壳体的内壁接触,开口壳体内位于第一绝缘层的上方、且位于顶盖的下方的区域为散热区,第一绝缘层的内腔为绕线区,绕线位于绕线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磁轨制动器线圈安装在磁轨制动器上,能够在有限的区域内增加磁轨制动器的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磁轨制动器
,尤其是一种磁轨制动器线圈及磁轨制动器
技术介绍
磁轨制动器是为适应轨道车辆普及与高速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动器,它主要依靠电磁铁与轨道吸合产生滑动摩擦力进而使轨道车辆减速。磁轨制动器主要有永磁式和电磁式两种,永磁式磁轨制动器使用永磁铁,在制动时除操纵外不需要消耗能量。与永磁式磁轨制动器相比,电磁式磁轨制动器不需要价格昂贵的稀土永磁体,且具有制动力大、维护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电磁式磁轨制动器的每个电磁铁均由一个磁芯和至少两组沿该磁芯轴向布置的、绕制方式相同的绕线组成,在制动时对磁轨制动器中的绕线进行通电,电磁铁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磁力并吸合轨道,使电磁铁与轨道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力,进而使轨道车辆减速。电磁式磁轨制动器一般通过增大磁芯上绕线的匝数来获得更大的磁感应强度,但电磁铁与轨道之间的空隙是有限的,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很难通过增加绕线的匝数来获得更大的磁感应强度,导致电磁式磁轨制动器的制动力受限;此外,传统的绕线的保护壳由铁质制成,容易出现生锈等现象,影响保护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轨制动器线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绕线匝数难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磁轨制动器线圈及磁轨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轨制动器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壳体、顶盖和绕线,所述开口壳体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开口壳体的开口处,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沉槽,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开口壳体的内部,所述顶盖的侧面与所述开口壳体的内壁之间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开口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筒状,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壁与所述开口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开口壳体内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顶盖的下方的区域为散热区,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内腔为绕线区,所述绕线位于所述绕线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轨制动器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壳体、顶盖和绕线,所述开口壳体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开口壳体的开口处,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沉槽,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开口壳体的内部,所述顶盖的侧面与所述开口壳体的内壁之间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开口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筒状,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壁与所述开口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开口壳体内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顶盖的下方的区域为散热区,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内腔为绕线区,所述绕线位于所述绕线区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轨制动器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壳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轨制动器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由不锈钢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阿尔法优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