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学德专利>正文

一种膨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73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膨化机,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榨膛和出料箱,榨膛与出料箱的连通处设有锥环,锥环内插入装配有可伸缩的锥形塞,锥形塞的后端连接有可驱动锥形塞往复运动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锥形塞前端的外锥面上开有一条以上的沟槽,各条沟槽的长度走向与锥形塞的外锥面的母线走向一致,锥形塞的外锥面上的沟槽与锥环的内锥面之间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膨化机,所挤出的膨化料与锥形塞上的沟槽形状一致,进料有波动也不会对膨化料形状产生很大影响;膨化料的透气性得到有效改善,与溶剂接触的比表面积增大,因而浸出效果更佳,残油更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膨化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膨化机的榨膛与出料箱连通,榨膛与出料箱的连通处设有锥环,锥环内插入装配有锥形塞,锥形塞与锥环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大小可通过移动锥形塞来实现。膨化机在工作时,膨化料从榨膛经挤压、摩擦,然后经锥形塞与锥环之间的间隙被挤出后进入出料箱,形成膨化料坯。由于现有膨化机的锥形塞与锥环之间的间隙的形状为锥环形,因此只能进行形状单一的片状出料,当出料量波动时,膨化料坯的厚度、形状、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浸出的效果,而且溶剂消耗和浸出时间无法准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化机,可增大膨化料坯的出料截面并可以控制出料截面形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化机,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榨膛和出料箱,榨膛与出料箱的连通处设有锥环,锥环内插入装配有可伸缩的锥形塞,锥形塞的后端连接有可驱动锥形塞往复运动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锥形塞前端的外锥面上开有一条以上的沟槽,各条沟槽的长度走向与锥形塞的外锥面的母线走向一致,锥形塞的外锥面上的沟槽与锥环的内锥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各条沟槽是沿锥形塞的外锥面圆周均匀分布的。所述各条沟槽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所述各条沟槽的截面形状均为两侧带直边的半圆形。所述各条沟槽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各条沟槽的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所述各条沟槽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本技术所设计的膨化机,所挤出的膨化料与锥形塞上的沟槽形状一致,进料有波动也不会对膨化料形状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膨化料的透气性得到有效改善,与溶剂接触的比表面积增大,因而浸出效果更佳,残油更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锥形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沟槽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沟槽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沟槽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沟槽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膨化机的榨膛1与出料箱7连通,连通处设有锥环2,锥环2内插入装配有锥形塞3,锥形塞3的后端通过连接法兰5与液压机构8的活塞杆6连接,通过液压机构8可控制锥形塞3进出锥环2并调节锥形塞3与锥环2之间的间隙。锥形塞3前端的外锥面上开有多条沟槽4,沟槽4的长度走向与锥形塞3的外锥面的母线走向一致,且各沟槽4是沿锥形塞3的外锥面圆周均匀分布的,锥形塞3的外锥面上的沟槽4与锥环2的内锥面之间形成间隙,该沟槽4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本技术在工作时,物料在榨膛1内经过压缩螺旋后输送到出料箱7的入口处,经锥环2和锥形塞3之间的沟槽4挤出,形成截面为半圆的膨化物料。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沟槽的断面形状为两侧带直边的半圆形。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沟槽的断面形状为矩形。如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沟槽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如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沟槽的断面形状为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膨化机,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榨膛和出料箱,榨膛与出料箱的连通处设有锥环,锥环内插入装配有可伸缩的锥形塞,锥形塞的后端连接有可驱动锥形塞往复运动的液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塞前端的外锥面上开有一条以上的沟槽,各条沟槽的长度走向与锥形塞的外锥面的母线走向一致,锥形塞的外锥面上的沟槽与锥环的内锥面之间形成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化机,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榨膛和出料箱,榨膛与出料箱的连通处设有锥环,锥环内插入装配有可伸缩的锥形塞,锥形塞的后端连接有可驱动锥形塞往复运动的液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塞前端的外锥面上开有一条以上的沟槽,各条沟槽的长度走向与锥形塞的外锥面的母线走向一致,锥形塞的外锥面上的沟槽与锥环的内锥面之间形成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条沟槽是沿锥形塞的外锥面圆周均匀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学德张百川刘玉兰吴伟中孙庆玉王工
申请(专利权)人:汪学德张百川刘玉兰吴伟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