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5683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气囊压力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连通的气囊接口和充气接口;充气接口与充气装置可开闭配合连接,气囊接口与气囊充气阀可开闭配合连接;连接管上设有压力监测模块。由于本装置的气囊接口和充气接口均可在保证气囊不发生漏气的情况下与气囊充气阀和充气装置连接的状态下实现开启和关闭功能,因此本装置不仅可以实现随时监测气囊的压力和随时补气,而且在监测和补气的过程中还能够保证装置的密封,使监测过载简单高效,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且压力监测模块可采用压力传感器等部件,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气囊压力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气管插管(经口插管及气切插管)的气囊起到的作用包括固定气管插管的位置,密闭气道,防止漏气和误吸的。理想的气囊内压力即要求阻断气管插管与气道之间的漏气,又不会影响到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因此合理的气囊压力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上为了保证气囊压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普遍的做法是要求每4小时进行一次气囊压力的检测。当压力小于合理压力值的下限时,进行充气操作。目前进行压力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手指捏感法,气囊压力检测表,血压计测量气囊压。手指捏感法太依赖于个人操作感觉,无法量化操作,容易出现欠压或过压的情况。血压计有使用不便的问题。专用的气囊测压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的测压计如德国的VBM主要为指针表盘式加手握气囊,其缺点为检测时及断开时容易导致气囊漏气,设备体积较大,无法提供实时检测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有创机械通气用气囊的压力调节不规范、不方便,且调节过程容易漏气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连通的气囊接口和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与充气装置可开闭配合连接,所述气囊接口与气囊充气阀可开闭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压力监测模块。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还设有泄气阀。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监测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压力监测模块的开启和关闭。优选的,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压力监测模块所监测到的压力值。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控制器和压力监测模块供电。优选的,还包括电量监测模块,所述电量监测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优选的,所述气囊进气阀包括第一阀体和插设在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中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壁周向延伸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周向延伸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在所述第一阀芯由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拔出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形成限位配合,且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阀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对所述第一阀芯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拔出的方向上的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之间形成密封;所述气囊接口包括顶杆和排气端与所述第一阀芯的进气端连通的套管;所述顶杆的一端滑动密封插设在所述套管的进气端,所述顶杆的内部轴向贯穿设置有气道,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密封插接在所述气道中。优选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套管和顶杆之外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排气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中、并与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套管未插入到所述套管的部分的外壁上开设有通向所述气道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延伸;在所述凸杆向所述套管插入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延伸、并与第一滑槽的前端连通;所述凸杆的外壁上径向延伸出有凸杆,所述凸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优选的,所述顶杆与所述套管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顶杆上设有旋转把手。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排气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顶杆的进气端设有环形插接部,所述环形插接部与所述顶杆的外壁之间具有第二环状间隙,所述环形插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一环状间隙中。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排气端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层,所述套管的排气端通过所述橡胶层与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形成过盈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环形插接部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连接或粘接。优选的,所述充气接口包括第二阀体和插设在所述第二阀体的进气端中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壁周向延伸设有第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阀体的内壁周向延伸设有第四环形凸台,所述第三环形凸台在所述第二阀芯由所述第二阀体的进气端拔出的方向上与所述第四环形凸台形成限位配合,且在所述第三环形凸台与所述第四环形凸台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用于对所述第二阀芯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二阀体的进气端拔出的方向上的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所述第三环形凸台与所述第四环形凸台之间形成密封;所述第二阀体的进气端外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具有缩口部,所述缩口部为由所述第二阀体的进气端向内延伸的环形结构,且所述缩口部具有弹性;所述第二阀体的排气端与所述连接管的相应端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阀芯靠近所述第二阀体的进气端的一端设有第一立体网状结构。优选的,还包括手动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可弹性伸缩的手动气囊,所述手动气囊上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单向阀和用于排气的排气单向阀,所述排气单向阀与所述充气接口可拆卸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囊压力管理装置,通过在充气装置与气囊充气阀之间连通一个连接管,并使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开闭的气囊接口和充气阀接口与气囊充气阀和气囊接口连通,另外在连接管上再设置压力监测模块,由于本装置的气囊接口和充气接口均可在与气囊充气阀和充气装置连接的状态下实现开启和关闭功能,因此本装置不仅可以实现随时监测气囊的压力和随时补气,而且在监测和补气的过程中还能够保证装置的密封,使监测过程简单高效,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且压力监测模块可采用压力传感器等部件,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气囊压力监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气囊接口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套管上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气囊充气阀与气囊接口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充气接口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手动充气附件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气囊接口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气囊充气阀与气囊接口连接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气囊充气阀与气囊接口连接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气囊接口;10、连接管;11、套管;111、橡胶层;12、第三密封圈;13、顶杆;14、凸杆;15、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气道;18、第二环状间隙;19、第一环状间隙;2、充气接口;21、堵头;22、第二阀体;23、第二阀芯;24、第二弹簧;25、第二立体网状结构;26、第二密封圈;27、密封套;271、缩口部;28、第一立体网状结构;291、第三环形凸台;292、第四环形凸台;3、压力监测装置;31、第一阀芯;32、第一阀体;33、第一弹簧;34、第一密封圈;35;固定套;36、第一环形凸台;37、第二环形凸台;4、泄气阀;5、控制器;6、显示模块;7、电量监测模块;8、电源模块;9、按键单元;101、手动气囊;102、排气单向阀;103、进气单向阀;图中箭头为进气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囊压力管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管连通的气囊接口和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与充气装置可开闭配合连接,所述气囊接口与气囊充气阀可开闭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压力监测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管连通的气囊接口和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与充气装置可开闭配合连接,所述气囊接口与气囊充气阀可开闭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压力监测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还设有泄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监测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压力监测模块的开启和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压力监测模块所监测到的压力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控制器和压力监测模块供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量监测模块,所述电量监测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进气阀包括第一阀体和插设在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中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壁周向延伸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周向延伸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在所述第一阀芯由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拔出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形成限位配合,且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阀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对所述第一阀芯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拔出的方向上的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之间形成密封;所述气囊接口包括顶杆和排气端与所述第一阀芯的进气端连通的套管;所述顶杆的一端滑动密封插设在所述套管的进气端,所述顶杆的内部轴向贯穿设置有气道,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密封插接在所述气道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套管和顶杆之外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排气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中、并与所述第一阀体的进气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套管未插入到所述套管的部分的外壁上开设有通向所述气道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延伸;在所述凸杆向所述套管插入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鹏李小苗钱兆琛李小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雅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