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楠专利>正文

铝钒土生产硫酸铝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4867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铝钒土生产硫酸铝新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装锅、反应、放锅、沉降、中和、蒸发结晶,其要点是它的反应只分升压和恒压反应两个阶段。该工艺流程合理,操作控制简单,省略了常压反应阶段,还可以对铺底液进行预热,升温升压速度快,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温度高,有利于提高氧化铝溶出率,降低硫酸消耗。(*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涉及一种铝钒土生产硫酸铝工艺的改进。现有技术中,利用铝钒土生产硫酸铝的工艺,其铝钒土与硫酸在反应釜内的反应过程,通常分常压反应、升压反应和恒压反应三个阶段,常压反应阶段时间一般长达70分钟,反应釜的排气阀处于打开状态,其一是稀释热和反应热大部分被排放掉,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温度低,反应速度慢,加长了生产周期,同时待到恒压反应时的最高温度也只能达到161℃,不利于提高氧化铝的溶出率;其二是部分So2、So3气体也随之跑掉,增大了硫酸的消耗量;另外对铺底液也不予热,反应初始温度低。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为了克服现技术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铝钒土生产硫酸铝的新工艺,以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增加氧化铝的溶出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能降低硫酸消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装锅、反应、放锅、沉降、中和、蒸发结晶,其要点是铝钒土与硫酸的反应只分升压和恒压反应两个阶段,省略了常压反应阶段。流程中所说的升压反应是在装锅加完硫酸后随即关闭反应釜的排气阀直接进行,直到反应达到最大压力0.32MPa,省略了常压反应阶段。由于加硫酸后随即关排气阀,避免了稀释热、反应热及产生的So2、So3气体的排放损失,反应初始温度一般可以达到117~118℃,比原工艺高3~5℃,升温、升压快,反应时间一般在60分钟左右,比原工艺缩短80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硫酸的消耗量。流程中所说的原料准备、装锅、恒压反应、放锅、沉降、中和、蒸发结晶,采用常规操作,与原工艺相同。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应初始温度,加快升压反应过程,所说流程中的原料准备,除进行常规操作外,还对铺底液进行予热,予热可采用蒸汽加热,予热温度可在60~90℃,以70~80℃较为适宜,这样既可达到提高反应初始温度、加快反应过程的目的,又有利于减少燃料消耗。-->升压反应临近结束时,反应达到高潮,压力上升特快,为便于升压反应转入恒压反应的操作控制,当压力达到0.30~0.31MPa时,可轻开排气阀,稍排气,使釜内压力缓慢上升,防止迅猛达到最高压力0.32MPa,引起排气带液,甚至防爆片破裂,造成损失。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合理,操作控制简单,升温、升压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硫酸用量低,氧化铝的溶出率高。本专利技术采用7吨生产能力的反应釜进行试验,实施例一:底液为二、三遍液的混合液,温度46℃,装锅加完硫酸后随即关闭排气阀,其他同常规操作,反应初始温度为114℃,70分钟釜内压力为0.32MPa,比原工艺达到0.32MPa时间缩短70分钟,最高温度165℃,比原工艺提高4℃。实施例二:铺底液采用二、三遍液的混合液,先用蒸汽予热,温度为70℃,操作同实施例一,反应初始温度为119℃,比原工艺提高5℃左右,60分钟釜内压力达到0.32MPa,比原工艺时间缩短80分钟,最高温度165.5℃,比原工艺提高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钒土生产硫酸铝新工艺,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装锅、反应、放锅、沉降、中和、蒸发结晶,其特征是铝钒土与硫酸的反应只分升反应和恒压反应两个阶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钒土生产硫酸铝新工艺,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装锅、反应、放锅、沉降、中和、蒸发结晶,其特征是铝钒土与硫酸的反应只分升反应和恒压反应两个阶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升压反应,是在上道工序装锅加完硫酸后,随即关闭反应釜的排气阀直接进行,直至达到反应最大压力0.32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楠刘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